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阻絕、強邊防守的技術與其爭議

 

 

應李鴻棋老師之邀,擔任95年大專籃球教練講習會的主講,也在王泠老師忙碌於中華女籃的訓練工作之下,代打捉刀於部分課程;於是,在各人見解不同之下,講習會出現了二個比較有所爭議的技術問題,那是阻絕(deny)、強邊(strong side)二種防守技巧。

 

當事者我、李老師、王老師會後討論總結:技術動作沒問題,只要教練用心從事於指導與訓練,將以上二種防守技術動作的訓練效果呈現,這三種技術的各自差異並沒有好、壞之別;為了讓讀者或者一些籃球教練瞭解,以下將爭議的阻絕、強邊防守提出以供大家參考,下回再介紹輪轉防守爭議之處。

 

『阻絕(deny)

 

    阻絕,杜克大學Krzyzewski教練(韓念錦等譯,1991)解釋,所謂阻絕就是阻絕回傳球(deny ball reversal)之意,亦即是防守者不讓空手的進攻球員接獲傳球;但是,我研究所指導教授、也是籃協的理事、羅馬奧運籃球國手鄭錦和老師將阻絕解釋為,積極性的防守動作,絕對、且積極的要去阻止空手的進攻球員接獲傳球,甚至應該抄截其傳球。阻絕防守動作例如左下圖1與右下圖2穿著黃色球服球員,或圖3與圖4裡紅色箭頭所指的白色球衣球員(穀保中學的初)

   

     1  球場左側阻絕           2  球場右側阻絕

     3 對方空手切的阻絕        4  不能讓對手接獲傳球

 

    有關二線阻絕(two pass away)與三線阻絕(three pass away)各動作要領,以後有機會再詳細介紹。問題爭議如9210月我發表在大專體育雙月刊第68期的文章「阻絕動作要領與探討」裡討論的,當一位空手進攻球員,由球場的某側空手走位到另一側時,防守的阻絕動作「適合轉身」因應嗎?也就是例如圖2的白T恤紅長庫的進攻球員,從球場右側空手切到左側(如圖1),這中間過程黃色球服的防守球員,右手舉起做阻絕到轉換成左手舉起做阻絕,我們建議不能轉身,身體都要保持面對空手的進攻球員。

 

    這部分在NBA比賽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幾乎全部的NBA球員防守時候,都是如我們所述的保持面對進攻球員、背對球繼續做阻絕;我所知道美國教練Herrin(1999)的觀點是說:不轉身保持看到進攻的球員才是重點;他說:如果防守球員被迫要在「球、人」其中選擇一個,將會發生什麼事?他說:一些教練相信,看見球在哪裡是比較重要,可是這又會造成另一個問題,假如防守球員為了要看見球在哪裡,而被迫放開他的防守位置,她可能會完全看不見所要防守的對手,這將會給予對手在甩開防守球員後,有機會由其他地方切入得分。

 

Herrin觀點是,假如把防守全部放掉,然後知道球在哪裡,這有什麼重要性?可能因此將發現要在防守籃下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寧願讓球員把精神集中在防守對象,這將使防守者能夠防止對手繼續切入及搶到進攻籃板。但關鍵是,在美國另有一票的教練認為,當防守球員跟隨阻絕到籃框底下時候,應該做轉身去面對球,然後再以另一隻手伸出持續做阻絕;他們的觀點是,看到球在那裡比較重要,這部分也獲得國內一些教練迴響。

 

    我在籃球教練講習會上解釋,不轉身要看到進攻的球員比較妥當是:進攻球員假如從左側空手快跑到右側,他有可能在防守者轉身瞬間的中途就轉折,再快速跑回到原來左側;如此,防守者根本追不上去做阻絕。其次這個防守動作,雖然有一瞬間沒看到球,但是,防守者還可以藉由空手進攻球員,快要接球瞬間的伸手動作去阻絕,如此也可以達到防守目的。尤其有一美國教練提出觀點是,空手進攻球員的「肢體」可以傳達一些訊息;這對有經驗的防守者更是容易判斷,可由他(進攻球員)的肢體來判斷是否要接球,進而彌補有一瞬間沒看到球的遺憾。

 

    在我們討論裡,這動作結論沒有對與錯,請大家不必費思量去頭痛。我再建議一次會做阻絕的讀者、教練,去模擬一下圖1(左側)到圖2(右側),或由圖2(右側)到圖1(左側)的動作變化;一種是要轉身、背對進攻的空手走位球員去看球,然後再換另一隻手去做阻絕。另一種是,不轉身保持面對進攻球員,只有頭轉向由另一邊去看球,也在這動作瞬間,伸出另一手去做阻絕。

 

『強邊(strong side)防守』

 

    籃球訓練與指導裡有一個概念叫強邊(strong side),我在「XXL」雜誌裡提出它是單指進攻時候的名稱,那是將兩邊籃球場的籃框連結成一條線(如左下圖5藍色虛線),當球在這條線的某一邊,該處就叫有球邊(ball side)、也叫強邊,另一邊則叫弱邊(weak side)或以防守稱幫忙邊(help side);這強邊的概念是,籃球比賽裡是有球才可以得分,因此,當球在某一處的時候,該處的攻守變化就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稱之該處為強邊如下左圖5、右下圖6

5 強邊與弱邊的界定           6 另一種界定強弱邊

 

    那麼所謂強邊防守,那是指球其次討論到所謂進攻方在低位(low post)或腰位(middle post),準備做內外組合(inside out)的內線單打(inside play)時候,防守方的防守動作。我們的觀點是,當球傳導到內側,外圍防守球員(如左下圖7紅色箭頭所指白色球衣之球員),要做沉退準備協防如左下圖7,而當對手內線球員下球準備單打內線,則外圍球員則要移位做協防甚至包夾,如右下圖8白色球員。

  

7 箭頭所指白色球員準備協防   8 對手下球就協防包夾

 

    而在教練講習會上解釋,有時候進攻方內線單打,往往一接球就直接下球往禁區進攻;此時,假如由弱邊移位過來協防可能來不及。其次,以現有球場來看,在內線球員於腰位持球準備單打之際,外圍防守球員就算移位協防,他距離外圍進攻球員應該也不到三大步;如此,就算這球在準備協防之際外傳,外圍防守者還原的距離還是在可以掌握之中。尤其再加上還原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的封阻,不一定要封到球、只要做到嚇唬、威脅即算達到目的、就算達到防守要求情況下;所以,強邊的外圍防守者,可以移位到內線協防。

 

    這部分王泠老師提到,中華女籃或者一些球隊,都採取由弱邊(weak side)外圍球員移位到強邊來做協防包夾,而不是直接由強邊(或稱有球邊)外圍球員移位做協防;她解釋理由是,有球邊的外圍球員經常在靠近球情況下,很容易做接球跳投。如此,這強邊的外圍防守者去做協防、甚至包夾的話,很容易發生所謂外圍空檔(wide open),漏掉這瞬間的防守。從這裡讀者或教練,應該在NBA的比賽實務中也有所發現以上兩種不同的防守策略、技術才是;只是,就我們觀點:不同防守策略是,因為需要去因應不同進攻隊伍而設,因此,兩種防守策略沒有對與錯之別。

 

    其次,有關強邊的內線防守技巧,當球在3分線外圍45度,內線防守者都被要求,至少要做到貼身半側面在前防守,有部分教練是認為應該叫做「3/4在前」防守;從這個爭議不大的問題裡顯示,內線防守者,在進攻者處於禁區外一步以內,就應該做貼身半側面(3/4)在前防守技巧。假如球又傳導到3分線底線位置,此時防守者應該馬上採取,交叉步跨出以在前防守(over play)因應;我們的觀點是,此時合理情況是,內線進攻球員會做競爭卡位(posting)藉以佔據有利位置要球,所以,交叉步是最理想、可行的步法。詳細如下圖9與圖10不同防守位置的因應動作。

  

9 球在圈頂與45度都半側面在前   10 球在底線則在前防守

 

11 半側面在前                 12 跨出在前防守

 

    然後,讀者可以藉由圖11與圖12的白色球員之防守動作看出,當球在3分線45度位置時候,是如左上圖11的貼身半側面在前防守動作;右手與右腳都比進攻方球員,還靠近球去做阻絕。而當球傳導到底線區域如圖10情況時候,此時右上圖11之白色球員,右腳不動、把左腳往右前方跨出的交叉步動作,如此即可變換成圖12的在前防守。這裡,王泠老師認為,應該採用轉身(spin)步法完成在前防守,而且是用阻絕那隻手扶住對手,也就是如圖11狀態後,採取右腳不動逆時鐘方向轉身動作。

 

    在這裡我們認為,採取交叉步變換成在前防守的觀點是:簡便、可以保持看到球的狀態,尤其持()球者的對手假如瞬間運球切入,都可以在掌握之間;就算內線對手,持續以滑步想要卡住有利角度接球,這內線防守者至少都還是在半側面在前防守。

 

    從以上分析與討論,讀者們應該可以清楚的發現,這些技術動作會有所差異,關鍵都是在於不同論點、不同角度的思考;也因為如此關係,Dr. David Hoch 2000SCHOLASTIC COACH AUGUST這本雜誌的第69卷第9期裡說到,他說:你訓練或指導的每個球員、每個動作,都必須確保這是個有效且有建設性的;假如教練以自己所認為有效的方法且確實地練習,那球員一定會在不久之後發覺這個訓練,就像每個禮拜多出了一個小時的訓練課程,甚至像是增加三個月的課程一樣,會幫助你培養出更好的球員和球隊。也就是,有周詳和有系統的練習計畫,將會明確地幫助教練或教師達到他的訓練、指導計畫。

Published 2006年12月24日 下午 08:38 by a徐武雄

Comments

No Comments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