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協調性訓練的理論與實際

 

 

    有網友問道:柔軟度與速度、爆發力都不錯;但是教練說他身體「僵硬」乙事,請問協調性怎麼樣訓練?肌力不足、技術不熟、不懂得放鬆等可能是三大主因;以下並就問題解釋,然後附上在臺灣體院運動訓練法協調性相關資訊講義給讀者參考。

 

『問題可能所在』

 

    從實務討論,協調性包含肌力與柔軟度、技術熟練水準與身體肌肉收縮的鬆緊控制能力。肌力不好,單就柔軟度、優異速度和超人一等的技術也沒有用;你就一個簡單上籃就可以明顯看出,肌力不好,跳的不夠高、後半場當然也跑的不夠快,這上籃動作看起來就「難以入目」了。其次,為什麼說技術不純熟,也會讓你看起來動作僵硬?你也簡單以「非習慣手上籃」為例;不會非習慣手上籃的球員,讓旁人看起來就是動作「不流暢」。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運動訓練法裡頭,很多教練「講究運動經驗」道理之一;因為,有經驗的專項選手,其各專項技術一定相當熟練,不會做起來生硬無比。

 

接著說,技術動作熟練水準與,身體肌肉收縮的鬆緊控制能力相關指的是,假如技術動作熟練,身體那個部位要「用力」,那個部位該「放鬆」,然後能夠恰到好處的於某個時機操作,這需要相當長久時間、訓練次數之後,才能夠圓滿操作。你就想想一個練習、操作過上萬遍的習慣手上籃,與你可能只做過幾百遍的非習慣手上籃比較就好,你操作時候的技術熟練水準、肌肉收縮與放鬆水準有沒有很大差別?所以,由以上簡單討論,多多鍛鍊肌力、技術動作多多練習二大重點應該是問題所在。其他部分,讀者也可以參考以下資訊,或許會有些助益。

 

『協調性相關資訊』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林輝雄,1990)。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係、身體重心平衡(關係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1990)。

 

協調性分一般協調性(general coordination)與專項協調性(specific coordination);一般協調性就是指選手是否能合理完成各種一般運動技術的能力,因此多方面發展是許多選手在,從事某一運動的初期就要重視的訓練項目;專項協調性則代表選手是否能夠迅速、省力、流暢、準確地完成專項運動各種動作的能力,因此,它需要經過多年累積訓練才會有突出的效果(Tudor1999)

 

協調性有三個主要影響因素(Mitra Mogos1980)

一、學習一個專項和需要精確以及配合節拍(速率或節奏)複雜技能所需的時間。

二、對信號或對手動作的反應時間(因為這種協調性與選手反應的時間和動作時間密切相關,因此對成績的影響極大)。

三、在新情況下或高難度動作中,使自己適應並調整技術動作的時間。

 

評定協調性的三個標準有(Zatzyorski1980)

一、難度:技能或動作有難有易,從事非週期性項目的選手通常難度較大。

二、動作準確性:一個動作在時間、角度和動力學方面接符合需求,這即是準確性,也就是符合力學和生理學。

三、掌握技能的時間:技能的複雜性也與掌握技能所需的時間有關。

 

影響協調性的因素有(Tudor1999)

一、選手智力:記憶精密技戰術且快速的思維,是構成選手分析能力的主因。

二、感覺器官的靈巧度與精確性:感覺器官是運動分析器與本體感受器的關鍵。

三、運動經驗:技能在不同情況、環境中適應,那是更協調、準確與有效的關鍵。

四、其他體能的發展:因為協調和速度、力量、耐力與柔軟性有關。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阮如鈞,1983):

一、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衝動之抑制或阻止。

二、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三、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四、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五、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1990):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遊戲方式完成複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採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複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範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複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準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協調性訓練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準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林輝雄,1990):

一、縱跳:雙腳併攏手彎向上跳。

二、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三、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四、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五、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六、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七、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八、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九、站蹲撐立: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複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改善協調性的方法(Tudor1999)

方法

練習實例

從特殊的位置開始運動

各種側向或向後跳躍如跳遠、深跳

以非慣用肢或特殊位置完成各項技能

用非慣用手擲鐵餅或鉛球;用非慣用手或腳打或踢球

改變完成動作的速度或節拍(節奏)

逐漸增加節奏;變換節奏

限制完成各種技能的空間

縮小球類比賽場地

變化技術的要素或各種技能

採用不熟悉的跳遠技術;以起跳腿或非起跳腿進行超過器械或障礙跳遠技術

透過各種輔助動作來增加運動的難度

採用多樣化器械、和難度做各式穿梭跑

結合新學會的技能

完成部分或指定的體操或花式溜冰動作;選用新學技能進行遊戲或比賽

增加練習同伴的對抗能力或阻力

增加對方隊員人數並使用不同戰術;與不同隊伍(同伴)進行比賽

製造特殊的運動環境

改變跑步或滑雪場地形;在有浪的水中進行游泳或划船訓練;負重完成各種技能;在各種比賽場地比賽(柏油路、草地、塑膠和木板場地等)

從事相關與不相關的運動

各種比賽遊戲;完成各種運動技術要素

 

Published 2007年12月12日 下午 02:53 by a徐武雄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