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 兵敗如?談最近的塞爾蒂克

     

     

        從延長賽力克熱火,到輸給老鷹、然後又輸給公牛;艾,就讓我們冷靜從老邁與心理倦怠(burnout)、防守不力以及沒辦法一槍斃命,到判斷教練Doc Rivers的調整,來看看最近兵敗如山倒的塞爾蒂克

     

    老邁與心理倦怠?

        假如把波士頓的10位主力球員一字排開,你不難發現:「老將」竟然那麼多;從大當家Paul Pierce到射手Ray Allen,然後那個在NBA仿佛混了好幾個世紀的Kevin Garnett,緊接著就是那個技術犯規大王Rasheed Wallace,以及看起來很菜,實際上卻都已經32歲的Eddie House等人。哇,老將竟然佔去一半呢;包括,接受這樣「拼命防守」的教育與實務操作,也仿佛已經「拼了多年」。

    所以,這讓人懷疑:這開季至今、尤其最近的連續挫敗「欲振乏力」,其實應該和「老邁」有所關係;尤其,前述五人幾乎就是七大主力戰將,絕大多數都包辦了球隊的攻、守要務與多數的出場時間。

    不獨如此,這個老邁還隱藏著,對防守要拼命投入的「力不從心」,那像似訓練過度(over training)的「倦怠(burnout)」情事;因為如果,你在從事籃球運動過程裡,都只是盡做一些「數據」看不到的防守事,並且是經年累月的操作,還是連續幾年都要積極做,這檔吃力不討好的防守事,球員難以從實務上尋求「打籃球的快樂」,球員不倦怠才怪!

    為此,再從參與籃球運動的動機(motivation),除了賺錢之外,多數人總想要從得分中獲得快樂,甚至,藉由得分暴露於電視鏡頭之前等均衡作用(homeostasis)去看;這戮力於防守,間接促使倦怠的形成,其實已經「蘊釀許久」了。其實,許多現象已經告訴我們,塞爾蒂克球員的心理,已經於過度在意防守情況下有些失衡;看塞爾蒂克許多球員的受傷,以及接二連三的「情緒發洩」,所招引的技術犯規等等,這不是動機失調、心理不平衡,然後引起的倦怠現象是什麼?

     

    防守不力?

        討論塞爾蒂克隊的防守不力,不必去看數據,單看輸贏以及比賽結果的讓對手「得不少分數」,不難理解:塞爾蒂克隊的防守是「大幅衰退」了;這不僅僅是防守上有關於質的衰退,還包括有效防守的次數不能一再呈現。或許有些球迷會認為,主要防守悍將Kevin Garnett的缺陣,連帶影響了Paul Pierce防守態度的「鬆懈」以及,Rajon Rondo對對方運球者施壓防守的「無所謂」;加上許多球員的傷痛促使動作有所顧忌,不能為所欲為,不能認真投入去拼命防守等等,這防守績效就難以達到過往水準,這連續兵敗就不是意外了。

        由此,假設我們以一、對外圍球員的防守;二、對內線球員的防守,以及三、幫忙(help)與輪轉防守(rotation defense)為三大項防守重點去評估,球迷不難發現,這三項籃球防守要務,都已經在塞爾蒂克籃球隊裡「逐漸退色」,而且是嚴重衰退。並且,球迷可以從前段「老邁與心理倦怠」裡發現,心理因素嚴重影響了塞爾蒂克籃球隊球員的身體生理;所以,求勝意志,這已經難以「憾動」疲憊的身體態度了。

        從對戰熱火、老鷹及公牛比賽裡去探討,塞爾蒂克球員外圍防守不力,「任對手予取予求」是問題。對手採取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主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時候,主要防守者Rajon Rondo簡直像放置個垃圾桶樣,簡單的就被過人;此處要採取障礙緩衝(show or hedge)防守的執行者,如Glen DavisKendrick Perkins還有Rasheed Wallace等人,不是在防守時犯規連連,就是簡單被運球過人。

    再者第三個問題,就這三場球賽裡頭,塞爾蒂克內線球員,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對手在低位(low post)單打得逞;球迷從這幾場球賽,波士頓的內線防守,被這些聯盟二流的內線球員打爆可知,波士頓的內線如坐針氈。並且,每當外圍防守者被過人之後,其他防守者的幫忙總是「慢慢吞吞」;於是,不是被得分、就是以犯規收場,這根本就不像是過往,標榜防守重鎮的「綠色神盾」籃球隊。

     

    一槍沒辦法斃命!

        看波士頓塞爾蒂克隊這幾場球賽的進攻,還是一樣以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裡的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為主;不論是替Ray AllenEddie House專門設計的深切(deep cut),或者為Kendrick Perkins規劃的橫擋(cross screen)皆然。

    其中也夾雜著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戰術,讓主力控球後衛Rajon Rondo發揮,運球切入破壞禁區的戰術;也包括讓Kevin Garnett以及Rasheed Wallace、甚至Glen Davis發揮中距離投射,所設計的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可也是,曾幾何時、極其風光的進攻戰術,現在卻淪落到經常出現「難以出手糗事」;這種過往總是讓對手一槍斃命的戰術,如今似乎,已經風光不再了!

        對手已經被「一再教育」,如何去防守,已經學會了對付這些進攻戰術的因應技術,應該是波士頓進攻困頓、挫折的主因;其次,前述所提,波士頓球員老邁與傷病則是進攻乏力原因。當然,看到熱火、老鷹與公牛等隊的主力球員,概皆以「年輕力壯」球員為主,也是波士頓進攻火力乏善可陳關鍵;如果,加上波士頓極欲重返巔峰,變成「眾矢之的」,聯盟各隊的矛頭也總是指向塞爾蒂克,球迷不難理解:教練Doc Rivers和隊員們,每天總是會被攤在陽光下端詳個仔細,這樣情況下,處事要稱心如意就有些困難了。

        經常看球的球迷可以予以比較的是,波士頓的每一個進攻戰術,「有可能」是由那一位球員得球攻擊,然後利用什麼樣的技術攻擊,這個傳導球後進攻的模式,幾乎已經到人人「耳熟能詳」的普遍;反觀,看看在進攻上,同樣採取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裡的普利斯頓進攻(Princeton offense)之火箭隊,她們也是經過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後的得球攻擊;可相對問題是,火箭隊的主要攻擊點是誰,就我們一般泛泛之輩的球迷,要從戰術中看出端倪,恐怕就有所困難,這是火箭隊進攻與塞爾蒂克隊截然不同之處。

        因此,波士頓的進攻什麼時候,才能夠「豁然開朗」呢?就眼下傷兵滿營,一些年輕球員以及新加入球員等,還有待時間的「融合」情況,這些進攻戰術,做且戰且走、以培養年輕球員信心為主,可能是磨合時期的下下之策。

     

    調整?

        NBA許多球隊慣用的商業經營與管理,多數都設定以「季後賽」來看待塞爾蒂克隊;現階段循序漸進讓傷兵「養精蓄銳」,讓菜鳥多加磨練是唯一兩全其美的辦法。包括剛剛傳來受傷的大當家Paul Pierce,以及Kevin GarnettRasheed Wallace等人皆然,必須要做好萬全復健,讓傷害完全隔離才可以重返球場;其實,這不正是給予Brian Scalabrine以及Tony Allen二位搖擺人磨練機會,更是建立小胖Glen DavisKendrick Perkins等內線球員信心的機會。

    當然,從Scalabrine以及T. AllenDavisPerkins等人,必須要「扶上檯面」去和對手頂尖人物廝殺;波士頓塞爾蒂克教練Doc Rivers的「調整」,想必有其不得不的苦衷,更有他無可奈何的一面。那麼,後續比較讓人擔心的,不外乎主將的「上場時間」之控制;尤其,Ray Allen經常都被拿來當「雙能衛」、主打替補控球後衛思考,Eddie House顯然、仍然得不到教練Doc Rivers的信任。

    沒錯,House實務上較適合主打純得分後衛,擔任R. Allen替補的問題,從長遠計畫,這是利多於弊;只是,未來大當家Paul Pierce屆時復出,控球的替補還是沒有解決,仍是塞爾蒂克進攻樞紐上一個嚴重的大洞。尤其,看主力控球Rajon Rondo身上也有多處舊傷思考;過度使用他,對他只有害處沒有益處可言。因為此時,他已經不必像似二年前,還要利用球賽去「吸取經驗」,然後尋求成長的了;現階段Rondo的使用,應該和Kevin Garnett一樣,需要「多加保護」才是正確。

    最後討論部分需要調整的是,如果,從運動傷害個案去思考,Garnett的「復出與否」,教練Doc Rivers應該做「最壞的打算」準備,更應該是球隊後續要注意、觀察的另外重點;由於,Garnett的協防與防守籃板球、進攻策應以及中距離攻籃的穩定性等四項,在塞爾蒂克隊裡是無人可以取代。

    所以,這個Kevin Garnett的復出,實在值得我們球迷仔細一看;看去年球季,在季後賽的失敗簡易可知,Garnett的「保護、復出與使用」,都要異於常人才是。否則,千方百計找來Rasheed Wallace以及Marquis Daniels,積極塑造冠軍杯的美夢,恐怕就要等待來年了。

  • 瑕不掩瑜!談火箭戰尼克

     

     

        前篇「仍有瑕疵」裡,輕描淡寫說火箭缺失,引起網友質疑:根本就沒談;因此,忙完專書,接連看了火箭幾場球賽後,就讓我們來討論火箭隊的快打、球員能力以及防守問題缺失。

     

    快打不夠成熟

    火箭隊的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愈來愈快;而且,從最近幾場球賽來看,已經有「快的不像話」趨勢。主要在於,那些缺乏快打基本條件的球員,也一窩峰的操作快打戰術,根本沒有控制節奏;像過去你很少看到快速移位、接球跳投的Shane Battier,他現在也和隊友,搞起快攻雙箭頭(lopper)的快跑、接球就投動作。

    觀察後發現,最主要還是「主嫌疑犯」,Aaron BrooksTrevor Ariza二位先發球員,總是經常「打鐵」奪眶而出讓人扼腕;連帶影響、帶動那些根本很少練投,而且投籃命中率又總是低迷的隊友,例如David Andersen Chase BudingerMike Harris以及Kyle Lowry等人,讓他們也群起傚优,快攻推進中有機會就接球跳投。

    網友別忽略的是,優秀NBA射手的中長距離(3分線)投籃,也只是45%上下水準,他們個個卻都是天生好手感,又經過苦練而來;可也是,你火箭隊的所有外圍球員裡,那一個是像那些射手天生就是好手,或者像咱家姚明一樣的,技術是「經過苦練」而來?從你火箭隊這些球員命中率那麼低,卻猛想上樑山打劫去看,這快打戰術、猛投3分線,根本就是笑話一樁、不夠成熟。

    其次,在火箭隊快打過程,所衍生出來的「機遇戰(early action)」單打,成功率不夠高也是此處該檢討的事;當然,就Aaron BrooksKyle Lowry以及Trevor ArizaChase Budinger等人,甚至David Andersen新人皆然,他們多數都很少「具備」在,快速度、高強度對抗情況下去攻籃的經驗,成功率不高就可想而知了。

    讀者必須瞭解,你沒有那種在,百公尺以11.5秒情況下,完成有人封阻的攻籃經驗;尤其,過去你都只是用,百公尺以12.5秒的速度情況下去完成攻籃,並且都沒有人封阻狀態。你此時,要在比賽實務當中,做11.5秒的快速度前進攻籃;並且還是遇到身材不錯、爆發力也不錯的防守者封阻,你的攻籃成功率當然不可能很高。這就是籃球教練經常強調的:「訓練的質與量不足」所致;因此,訓練量(次數)不足,訓練強度不夠(也可以說是訓練的質或訓練的對抗性不夠高),甚至訓練敷衍了事等,都是前述問題所在。

    沒錯,從抓到籃板球後,由Kyle Lowry主控運球推進的一條鞭切入禁區(coast to coast)破壞力很強大,有很大的效果;很多時候Aaron BrooksTrevor Ariza以及Chase Budinger的雙箭頭,做接球強行切入攻籃也有高水準演出。甚至,Chuck HayesLuis ScolaCarl Landry以及David Andersen的快攻中拖車(tailor),多數都會獲得驚奇表現;問題是,從最近的輸球去看,「沒辦法天天過年」的稱心如意去獲得快打裡的3分線投籃高命中外線,和前段所述的,主要在於火箭隊外圍球員在此的訓練不足、穩定性不夠是關鍵因素。

    因此,降低快攻中採取3分線投籃攻擊的次數;並且,雙管齊下的要求,外圍球員要找時間做3分線投籃的練習。因為,競技運動是現實的,沒有充分的訓練,難以在比賽中獲得優異的表現。

     

    能力不佳

        冷眼旁觀,火箭隊球員的「攻擊能力」不佳,其實是最近輸球的主要原因;這裡的攻擊能力不佳主要有三種,一是運球過程的失誤,二是傳導球,總經常失誤並造成對手快攻輕鬆得分;三是當傳導球後,仍然沒有辦法獲得有效空檔,自己不得不單打攻擊情況下,這樣的攻擊成功率相當低迷。

        運球過程的失誤,多數在主力控球Aaron Brooks以及得分後衛的Trevor Ariza二人身上。Brooks的控球失誤,明顯的是情境狀況下的「訓練不足」;那是處於防守方設下障礙緩衝(show or hedge),要阻撓Brooks運球破壞的情境。假如防守方有所經驗,二位防守者之間的空間()與位置(90)適當,Brooks卻不懂得解讀、仍要強行硬闖通過,這當然就容易造成運球失誤了。

        Trevor Ariza的「運球失誤」,多數則是他先天不足以及他一寸長一寸短的結果。從他現在是屬於,邁向第五年、卻又是身高203cmNBA球員來說,過去主打小前鋒,就以先天敏捷性,要去和普遍身高都是195cm左右的後衛廝殺,坦白說有些勉強;這剛好應驗中國話的,寸長(身高長)、寸短(敏捷性較差)俗諺。

    至於傳導球的失誤,包括主力控球Aaron Brooks3分線圈頂區做掩護變化(screen away)後的切傳,以及運球誤入歧途、步入對手禁區底線的陷阱區,以至要傳導到弱側(weak side)對邊的傳導球失誤;還有,另一替補控球Kyle Lowry,在快攻運球推進過程的傳導球失誤,則多數是「過於理想」,甚至是隊友籃球智商不及所致。

    小前鋒Shane Battier和後衛Trevor Ariza等人的傳導球失誤則是,在準備將球傳導到低位(low post)時,「傳球企圖」動作過於明顯;並且,很多時候不懂得解讀防守,利用傳球假動作去變換節奏,讓防守者失去身體重心、失去防守位置後再做傳導球所致。尤其,他倆經常會做,沒看到防守者在那裡,就一箱情願的要做換邊攻擊(ball reversal)的傳導球;這當然,容易被抄截、被打快攻了。

    當然,新人David AndersenChase Budinger等人的受迫性失誤,也是最近讓人跺腳、直呼「太天真」的情形;基本上,新人遭遇強隊,尤其防守質量都很高情況,容易緊張。此時,一箱情願的「誤以為」沒有遭受阻傳,或者不認為防守方會阻絕(deny);然後,視對手於「不存在」的將球傳導而出。接下來,嗯,傳導球被攔阻而失誤,傳導球被阻絕而遭致對手快攻等,就是可想而知的事。

    至於最後單打成功率的問題,除了Luis Scola較有經驗、信心充分但是身體對抗性不足之外,多數火箭隊球員明顯的缺失是「經驗不足」,連帶影響「自信心」缺乏是,單打成功率不高主要因素。從許多球員的得分起伏很大,總是三天打魚、四天晒網;遇到列強,更是畏首畏尾來看。這裡,其實包含著,技術訓練不足與教練的鼓勵、信心喊話仍然欠缺,則應是後續值得一看的事。

        以上問題,剛好應驗了火箭隊教練Rick Adelman所說,「連續客場」征戰,是沒有辦法改善球隊問題的事;因為,連續客場征戰,那來時間做「補強訓練」?尤其,以火箭隊現有球員多數都還很年輕,技術都尚未成熟、觀念並不健全等;這種強化的訓練,假如不能在季前「充電」,當然只能寄望在主場,擁有多餘時間時候去強化了。

        其次,讀者可以去回憶,火箭隊開季至今的輸球,多數都是面對「聯盟列強」情況下輸掉球賽。這主要還是在於,列強的防守質量都很高;你火箭隊這些「要不得」的運球、傳球失誤,不只容易製造列強快攻輕鬆得分。你火箭球員單打「能力不強」情況下,更明確的可以讓列強控制好防守籃板球,進而來打你快攻,甚至進行成功率較高的系統戰;如此一來,你火箭隊要贏球,當然有所困難。

     

    防守不佳

        火箭隊的防守,客觀的看(沒有數據比較情況),質與量都在逐年下降當中;這裡包括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的不足,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的防守不佳、解讀進攻不當以及防守不夠兇悍等問題。火箭隊球員的對球施壓的不足主要在於身材過於矮小、身體太過單薄、對持()球者干擾不夠等。

        NBA水準來說,主力控球Aaron Brooks身高183cm73kg,替補前鋒Carl Landry身高206cm、體重112kg都是屬於身材過於矮小、而且身體太過單薄類型;中鋒Chuck Hayes身高198cm,以及控球Brook183cm身高偶一為之打得分後衛,身高過於矮小是問題。還有後衛Trevor Ariza身高203cm、體重95.3kg,替補Chase Budinger身高201cm、體重98.9kg,中鋒David Andersen身高211cm、體重111kg等,都算是身材過於單薄類型。

        身材過於矮小,對於對手的攻籃封阻當然受限,進而帶給對手的壓力就減低不少。其次身材假如過於單薄,在身體接觸時候,往往就會有所畏懼,包括要做阻止對手運球前進(stop the ball)的技術動作,也往往吃虧;緊接著,也由於這個對持()球者的「對抗性不足」,防守者想要帶給對手的壓力,一定有所不足。

    再者,有關對持()球者干擾不夠部分,從許多鏡頭看到,主力控球Aaron Brooks或者替補控球Kyle Lowry等人,在對方控球指揮打系統戰時候;往往過於「被動、保守」,總是目迎目送的讓對手順利將球傳導到理想位置。這防守動作距離合理的阻止傳球,伸手干擾傳球的動作還有段差距,似乎是教練團在小細節上的要求不足所致。

    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的防守不佳,指的是對方在3分線圈頂區(top of the circle),要採取掩護變化(screen away)進攻戰術時候,BrooksLowry等人趨前緊迫不夠;並且,往往繞道而行做跟隨緊迫時,總是被運球者拋在腦後,進而讓運球者「予取予求」。從對戰黃蜂、太陽二隊的球賽可知,這根本就是這幾個球季以來,火箭隊的「」;當然,此處,火箭隊最近總是採取障礙緩衝(show or hedge)再障礙還原(show and recover)的技術不佳,其實也是罪魁禍首。

    解讀進攻不當,多數發生於菜鳥等NBA一、二年級球員身上;像前述所述,對手採取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進攻的防守,其他防守者應該適時、適地的輪轉防守(rotation defense)去補位。問題是,多數火箭隊的球員,總是「不知道」對手要怎麼樣進攻;想當然,沒有解讀進攻,就難以進行輪轉補位防守了。此處包括,很多時候,「搶著要幫忙」防守;以致,就產生2人同時衝出去,要防守一位持球者的窘態。這些都是不懂得解讀進攻,輪轉防守不佳所致。

    打從咱們姚明加入火箭隊以來,不知是中國儒家思想影響,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這種退讓思維觀念所致;「防守不夠兇悍」,基本上就是火箭隊這幾年存在的問題。這裡除了前述對球施壓的技術動作,身體抗壓性等問題以外;心態上,是否能夠「得理不饒人」,可能才是問題關鍵。因為,從籃球教練角度思考,我防守方一定要視「禁區為家」;不能讓對手為所欲為,不能讓對手視禁區為菜市場般的隨意進進出出,防守者一定要擁有這樣態度才符合水準。

    所以,防守者的視野必須要掌握球體動態,並在對手運球切入之前,就已經「得理:佔據有利防守位置」;緊接著一定就是,無情封阻或者,製造帶球撞人等,讓進攻方吃不完兜著走。當然,前面幾年有可能是咱家姚明的敏捷性不佳,造成的移位過慢,經驗不夠,造成防守判斷不當等所致;另一頭,Luis Scola身體對抗性也不夠,在姚明受傷時,他不能挺身而出也可能是關鍵所在。

    現在,包括Chuck HayesCarl Landry以及新人David Andersen等,都還只是「溫文儒雅」的戰士;怎麼樣去改善,可能有待教練團努力「心戰喊話」。讀者不要忽略的是,去年季後賽,火箭隊第二輪輸給湖人最主要因素,其實也是此處所提的防守問題;那是湖人的對球施壓很強大,湖人的解讀進攻做的相當好,尤其是湖人隊的外圍防守者相當兇悍,湖人隊防守身材與身體對抗性相當高等等因素促成。

    因此,此處思考,可能是火箭隊教練團因為要改善進攻,不得不做分門別列的「循序漸進」規劃,去設定球隊進步目標的籃球教練戰略思維;畢竟,多數球員都還年輕,要進攻與防守的魚與熊掌兼得、雙管齊下,實務上有些困難。所以,火箭隊的防守質量,儘管逐年下降;但是,目前還能夠以一些角色球員和各對廝殺,並取得水準以上戰績、成果,我們球迷必須坦然去面對這個事實。

     

    總結

        從火箭隊實務戰績2116負,目前在西區排名第七來看;缺少姚明與Tracy McGrady二位超級巨星,誠屬難能可貴。客觀討論,如果能加上這二位超級巨星,要在全聯盟獲得領先的,絕對有火箭隊的份;所以,在這樣算是優秀、也可以說是亮麗的戰績成果。如果,能夠把本文所提缺失逐一改善;有朝一日的季後賽,姚明回歸、又能夠藉由T-Mac的「交易」巨星級球員,然後,衝擊季後賽、甚至直指NBA冠軍,絕對不是夢想。

        很簡單事實是,火箭隊的快打戰術假如能夠獲得改善,不唯獨成功率提高,得分提升之外;其實,也可以間接打擊對手士氣,提振這些多數都是年輕球員的信心。尤其,我們看Kyle LowryAaron BrooksTrevor Ariza以及Chase Budinger等人的特色,根本還沒有在快打戰術中獲得「完全釋放」;因此,教育、提高籃球智商、加強技術練習量等多方改善,此部分增加團隊得分10分以上,絕不是癡人說夢。

    至於提升個人單打與處理球能力部分,從教球與比賽實際討論,教練團的訓練、球員勤加練習,以及教練團不斷指導,與不斷藉由比賽來「加強、教育」是,這個部分可以預期的事;如果,我們也設定火箭隊的球員在此部分,到季後賽階段都可以提高團隊得分10分的目標,那是減少失誤、提高成功率等,等到姚明回歸、交易來超級巨星等助力,這個火箭隊就不是現況的火箭隊了

        最後提到改善防守之處,單看火箭隊多數球員的年輕、態度積極,防守經驗欠缺的可塑性相當高,一些球員的身材高大、條件又皆屬於上乘,可以藉由訓練與營養的強化,在身材厚度上給予改善等等;等到姚明回歸、交易來超級巨星等助力,火箭隊的防守前景,應該就不只是減少團隊失分10分而已。她(火箭隊防守),應該是變成追求尋回「聯盟防守首強」的目標才是;屆時,火箭隊獲得NBA冠軍,就不應該是「夢想」了。

  • 仍有瑕疵!談火箭戰小牛

     

     

        新年,能看到火箭分別戰小牛、黃蜂實在高興;但看瑕不掩瑜事實,火箭缺失明顯。以下就火箭隊五大得分鑰匙,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孤立單打(isolation)、圈頂區投籃、跑轟得分點以及進攻籃板球等,讓我們逐一去探討。

     

    空手掩護戰術

        火箭隊進攻採取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的普利斯頓進攻(Princeton offense),主要藉由高個子內線球員,如左下圖紅色實心()圓圈在高位(high post)持球;然後,橘色圓圈空手球員移位往底線區,幫黑色圓圈的隊友做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的下擋(down screen)。緊接著變化,橘色圓圈空手球員擋完人後,再如左下圖裡的橘色箭頭所指,空手跑位埋伏在3分線外的底線,準備接球投外線;至於黑色圓圈空手球員,則利用橘色隊友的掩護後,如左下圖黑色箭頭所指空手往圈頂區移位;並且,藉由紅色實心隊友的持球掩護(亦稱外側掩護:out side screen),伺機接球攻擊。

     

    前述戰術假如沒辦法獲得空檔接球攻擊,後續變化如右上圖。多數是由紅色圓圈和綠色圓圈隊友做,對持()球者掩護(on ball screen)主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假如是主力控球Aaron Brooks,則多數如右上圖的黑色箭頭所指,運球切入上籃結束;再不然就是切到底線區,再如右上圖的藍色虛線所指,傳到弱邊底線給橘色圓圈隊友投3分球而結束。這裡也有多數情況,控球Brooks會和隊友Luis Scola或者Carl Landry以及David Andersen搭配的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讓ScolaLandry以及Andersen攻中長距離投籃。

     

        這個戰術的第三種變化是如右上圖的紫色虛線,持球不做掩護變化攻擊,馬上如紫色虛線傳導球給另一側3分線外45度的紅色圓圈隊友,讓他如紫色虛線所指將球傳導到內線,然後打內外組合(in side out);此時,就時間管理而言,進攻權限24秒也應該快結束。

     

    孤立單打

        火箭隊這個球季的另外一個戰術是孤立單打(isolation);但是,礙於姚明腳傷,ScolaLandry以及Andersen等內線球員能力不足,多數僅是選擇性運用。也就是選擇對手缺乏優秀內線球員時,才會採取這個孤立單打;尤其,採取孤立單打時,多數都以投3分線攻擊,搭配Trevor Ariza或者Kyle Lowry的接球切入而結束。

     

    圈頂區投籃

        火箭隊今年這個球季,增加了一個圈頂區(top of the circle)的進攻戰術;她的因應與變化,還是藉由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的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情況下進行,詳細如左下圖。黑色圓圈這位球員通常都由控球後衛Aaron Brooks或者由隊長Shane Battier擔任;一開始黑色圓圈球員如左下圖黑色直線所指,由弱邊(weak side)到有球邊(ball side)的低位(low post),去幫紅色圓圈隊友做空手掩護的橫擋(cross screen)。他幫隊友擋完人後,在原地等候;紅色球員就利用空手掩護後,如左下圖紅色箭頭所指,空手切到弱邊。

     

    緊接著如右上圖。橘色圓圈球員由高位(high post)往低位,去幫黑色圓圈隊友做空手掩護的下擋(down screen);然後,橘色球員就在低位伺機搶籃板球。而主要則是黑色圓圈球員,利用隊友空手掩護裡的下擋,然後如右上圖裡的黑色箭頭所指,快速跑到3分線圈頂區做接球投籃;看最近這幾場球,Aaron Brooks或者Shane Battier的命中率都很高,讓人佩服。

     

        此處前述空手掩護尋求空檔攻擊的同時,另外二位空手球員也快速進行空手掩護,那如右上圖;綠色球員先由弱邊45度往底線區,做空手掩護的下擋。緊接著,綠色球員在擋完人後,如綠色箭頭所指快速跑位到有球邊底線區,伺機而動的接球攻擊;另一頭如右上圖,紅色圓圈球員利用隊友的下擋,然後如右上圖的紅色箭頭所指,空手跑位到3分線45度做,萬一Aaron Brooks或者Shane Battier沒辦法接球攻擊的後續接球攻擊。

     

    快打戰術

        眼尖球迷應該會發現,這個球季的火箭隊,在轉換快攻(transition offense)的進攻節奏上,比起上個球季又快了許多。這主要關鍵有七,一是,「防守質量」比起前個球季高出一些;因此,防守籃板與抄截更多,當然容易打快攻做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二是,Trevor Ariza比起Tracy McGrady還「願意去跑」快攻;甚至,Ariza很多時候,還變化成搶到籃板球後的快速運球推進者,去執行快攻的傳導球角色。三,Chuck HayesCarl Landry以及David Andersen,比起姚明還跑的快;尤其,這個球季的Hayes以及Landry,常常就是快攻的「終結者拖車(tailor)」,做接球上籃。

     

        第四,由於Kyle Lowry天生麗質的爆發力;因此,在「運球推進」的破壞,快攻運球切入上籃、快攻運球傳導球等等,都讓對手應接不暇。此處還包括,主力控球後衛Aaron Brooks,在運球推進到前場3分線區域時候,做迅雷不及掩耳的3分線跳投,在在都讓對手措手不及。五,也由於Shane BattierAaron Brooks、甚至Trevor Ariza以及新人Chase Budinger3分線都頗具火候;因此,他們4人就經常變化成快攻「雙箭頭(lopper)」,做推進後的傳導球接球跳投攻擊。

     

    六是,由於Trevor Ariza以及Kyle Lowry還有主力控球後衛Aaron Brooks、甚至新人Chase Budinger與剛加入火箭隊的Jermaine Taylor等人,都具備「運球切入」的破壞能力;因此,在快攻接球不能投籃情況,這些擅長切入的球員特色,就能夠在快攻中發揮的淋漓盡致。七,從一場球賽裡的統計數據去看,平均一場球的快打戰術,佔有火箭隊全隊得分的1/51/7比例;球迷不難理解,火箭隊「年輕化」的結果就是,快攻比例更多。

     

    進攻籃板

        如果說,已經進入聯盟「最佳第6」競爭的Carl Landry,是火箭隊那個「不見籃板死不休」的代言人;那麼,火箭隊其他的那些角色球員,他們那種拼命似的「爭相邀功」,去搶進攻奪籃板球,恐怕才是各隊難以入夢的「夢魘」。

     

    細心的球迷觀察了沒?火箭隊幾乎每一場球賽,都會藉由進攻籃板球的搶奪,進而獲得全隊得分的1/51/7比例;Chuck HayesCarl Landry,以及Trevor ArizaKyle Lowry,還有Aaron BrooksChase Budinger與剛加入火箭隊的Jermaine Taylor等人,個個都是「活蹦亂跳」的好手。球迷不難理解,給火箭隊這些角色球員,冠上「球場恐怖份子」的稱號,應該不為過才是。

     

  • 愛在那裡?2010年HBL複賽所見所聞

     

     

        應基隆商工教練之邀,觀賞球賽;就二天和老前輩、老友們打招呼、聊天,並和鄭老師聊籃球,從中尋找對籃球的愛。其中就裁判與規則、運球需求、防守質量以及教練團運作、周儀翔等討論。

     

    裁判與規則

        假如有球員「抽筋」跌坐在地上,他們是進攻方;請問:裁判該不該、可不可以自動「請求暫停」?

    從規則上討論,規則她是講「球員受傷」,裁判也判斷受傷,則可以請求暫停;問題是:球員抽筋。某甲相關裁判解釋是,我當時判斷是受傷;某乙相關裁判反問我說:抽筋不是運動傷害嗎?

    我觀點是,球員跌坐在地上,裁判應該過去瞭解後再「響哨」;尤其是3人制裁判,你不能「遠觀」而馬上響哨請求暫停。其次,從運動訓練法看待,抽筋是「訓練不當」所致;不能用:運動傷害去看待,除非你裁判不懂運動訓練,何況抽筋是非流血、沒有生命關係。

    因此,我的解讀是,你自己球隊訓練不當以致球員抽筋,進攻過程變成4個打5個的不利狀態;彼時,裁判響哨暫停、並且讓他們做替補是「助紂為虐」。

     

    運球動作需求

        看了將近二天的球賽,我稍微統計了一下,各隊球員所採取的運球技巧,概略有七種;原地跨下運球、背後運球、快速運球、轉身運球、晃動運球、換手運球與一般運球等。

        原地跨下運球的時機,都只在防守者遠離情況,運球者沒有被抄球疑慮狀態下操作;由此觀察,存在與否在HBL裡似乎有討論空間。背後運球時機,都是在快攻過程中,運球推進遭阻,反應很快的採取背後運球繼續過人;問題是,二天、那麼多場球賽裡,採取背後運球過人總數並沒有超過5次。快速運球時機,當然是快攻推進,與瞬間要過人時採用;想當然,使用頻率非常之多。

    轉身運球採用時機,多數在快攻推進,以及禁區攻籃受阻,夾帶著收球後轉身情況下使用;這技巧使用頻率,幾乎居於快速運球之後,處於第二位。晃動運球採取時機,則多數有二,一是快攻運球推進接近3分線過程,想繼續運球過人時採用;另一晃動運球過人則是,面框時,運球者堅持單打過人採取。

    換手運球採用時機,則和快速運球一樣;其次最後一種是一般運球,則像是從後場緩慢的運球推進情形下操作。由此,我觀察的心得,高中精英球員的運球技巧,對於花俏的跨下、背後等技巧,實在沒有必要多花時間去練習;除非,某球員想要往控球後衛角色著力的球員,那麼,才需要多花點時間練習背後與跨下運球。

     

    防守質量

        什麼叫「防守質量」?我對此的定義有二個條件,一是,「對持()球者施壓」;他應該讓運球前進者難以如願,或者讓原地持()球者難以如願傳導球,甚至讓原地持()球者有所威脅、有所顧忌而視野受限,或者讓他傳導球受限等,或者讓攻籃者不能在習慣位置攻籃,甚至於讓攻籃者不能採取習慣動作攻籃等等。

    其次二是,「對空手球員的阻絕」防守,讓他很難接獲傳導球;就算接到球,也是遠離3分線的沒有攻籃威脅地區,或者讓空手球員他在不習慣攻擊的區域接到球,甚至,就算空手球員他接到球,也是身體重心不穩、難以實施攻籃的狀況下等等。

    然後三是,每一次防守方都能達到以上的標準,這表示防守的質夠高,量也夠高;假如防守方在100次的防守裡,只有50次對持()球或空手進攻球員的防守造成壓力,這就稱做對球施壓防守的量只有50%水準。假如防守方在100次的防守裡,在條件一(或二)裡,只有半數達到施壓水準,這表示防守質不足,只能稱該防守的質只是50%水準;例如,雖然阻絕了空手進攻球員,卻還是讓他在習慣攻擊的位置接球去攻擊,這樣只做到條件二的半數水準。

    這幾天看HBL各隊精英在防守的心得,泰山高中的防守有70%,對持()球防守質量則更高,有90%水準;松山高中,他們則在二項的防守質量,都高達是90%。基隆商工對持()球的防守質量,則約有60%水準,他們的阻傳比較差,總是讓持()球者輕鬆傳導球,對空手進攻球員的防守則只有30%水準;因此,整體防守質量還不及格。

     

    教練團運作

        很多HBL精英球隊的教練團,總是多不勝數;上至校長、學務長、家長會長,下至畢業校友的義工、防護員等等。可是,這麼多的HBL球隊裡,並不是每個球隊的教練團,都能夠將「成員能力」完全釋放,能夠做到「人盡其材」水準;壓抑、干擾、無視與吵雜是所見所聞。

        有些教練團成員,礙於自己角色是「約聘制」的教練,或者,面對總教練他有「考核自己」的職權;因此,在總教練底下,只好「悶聲不響」的看球,然後壓抑自己。這樣教練團的總教練,多數都不知道自己屬下「有二把刷子」;而這些習慣壓抑自己才華的教練團,往往首先考慮的是「自己飯碗」。可惜,也很可憐!

    什麼人會干擾?現場看球就知道,多數有三種人,一是家長(含家長委員或家長會長);二是自視甚高的智囊團,例如老球棍、校友或者,像我這種根本不懂高中籃球的人。三是學校行政人員,例如,看球看了10幾年,且一直都教數學的學務長等人。這些人很讓人覺得好笑;就我的助理教授論文結論所述,高中籃球教練壓力,其實少數都是由這些人「間接促成」。

    什麼人會無視於HBL的緊張與刺激?我指的是教練團喔。我發覺的是,那些球隊勝負對他的「名與利」都無關緊要;或者,他對籃球已經和我一樣,接近「冷漠與不會期望」的人。這些人處於教練團當中,有些不搭調、有些礙眼、莫名其妙;不過,奇特的是為數還不少!

    電視轉播是促成教練團吵雜的主要因素;因為,誰不要瞬間「搶鏡頭」?這時候,我才發現台語的「109屁股」,竟然形容的這般貼切;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群策群力不也是這個鏡頭嗎?只是,彼時,就看總教練與球員,怎麼樣去「接受建言」了!

     

    周儀翔

        對這個「傳說中的人」,經過親眼目睹後的感覺是:百聞不如一見;他,可以「SBL」了。因為,就我觀察,在SBL裡的2號得分後衛,或3號小前鋒等眾多球員的85%裡,沒有人像他兼具身材、彈性、籃球智商、跑位技巧、投籃手感、攻守的解讀能力等等,能夠勝過儀翔的;也就是儀翔勝過85%SBL球員,所以,他當然可以打SBL

        他不止已經懂得「分配自己體力」,能夠因不同人、事、時、地、物等,去施力打球;並能夠針對不同人、事、時、地、物等,去用腦袋輕鬆打球。對這個即將滿19歲,身高191cm體重90kg的球員,我發覺他在球隊多數擔任小前鋒,偶一為之得分後衛;然後,重要關鍵總是由他主打攻擊核心,並能夠適時擔任大前鋒這樣角色。

    假如他能夠聘請專職的「體能訓練員」,並及早去「優良培訓環境」,例如NCAA,然後把他的身體素質發揮,他的成就應該會超過陳信安;因為,他已經擁有現在張智鋒的籃球智商,也擁有林志傑的身體素質,欠缺的只是高層次的對抗與經驗。

        這個球季的預賽3分球投96命中率67%2分球命中率68%、罰球命中率80%、平均得16分、平均9.75個籃板(8個守31)、助攻2.75次、抄截0.75次、封阻1.75次、失誤2.5次。

    已經打完的二場複賽數據,3分球命中率33%(31)2分球命中率51%、罰球命中率25%、平均得23分、平均18.5個籃板(16個守21)、助攻1次、抄截2.5次、封阻2次、失誤2次。

    對照去年HBL23場球賽的統計數據,3分球命中率24%(5012)2分球命中率40%(310124)、罰球命中率63%(8050)、平均得分14.52、平均7.87個籃板(61個守120)、助攻2.65次、抄截1.70次、封阻1.43次、失誤2.74次。

        加油,儀翔」!

  • 把愛找回來!談籃網對戰雷霆裡的易建聯

     

     

        最近二個月,對籃球幾乎失去了「」;那是,提不起興緻去撰述籃球的點點滴滴。北上「充電」卻依然興緻欄柵、繼續沉淪;於是只好,咱們就從易建聯的問題裡,再去尋找吧!

     

    把愛找回來

        撰述這篇,意在「激勵一些失意人」;所以,刻意引用,前天和老婆一齊看的電影片名:「把愛找回來」。電影她,敘述一個男吉他手,和一位女大提琴手相識、進而產下一位「天才音樂兒童」後,三人便失散;於是,在女主角天涯海角尋找,以及天才兒童的流離奔波後,情節曲折的意外聚首。這就是,女主角對於她的「」始終如一;並且在事過境遷之下,猶積極努力去尋找而不懈怠之結果。

     

        而我知道,這陣子的國中籃球聯賽、高中聯賽以及大專籃球聯賽裡,也有很多籃球教練與選手,都和我一樣的「失意」;這好像非常關注姚明存在的火箭隊,卻在姚明受傷、火箭隊人事皆非,加上現實環境的不如意,因而失去了「對籃球的愛」一樣。許多人應該需要始終如一,且積極、努力不懈怠的,重新把,對籃球的愛「找回來」。

     

    由此期望,不論中華籃協的SBL難以捉摸,讓人幾要放棄;或者,中國男籃二隊在亞洲的屢敗屢戰,讓人心灰意冷等。籃球,都會因為妳、我對她的愛堅持不變而更好!

     

    對易建聯分析

        由於收訊不良,以下撰文只依據第一、二節,以及第四節後半段實務的技戰術討論。

        第一節還剩1052秒,雷霆隊利用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在低位(low post)由有球邊(ball side)的空手球員到弱邊(weak side),替另一空手球員做掩護的橫擋(cross screen);然後雷霆隊的Jeff Green得以順利的在球場右側低位禁區線上接獲傳球準備攻擊。彼時原本對位Green防守的易建聯,因為移位防守來不及,只好趕緊貼身雙手高舉做無奈、被動的防守;從這個動作以及後續Green並不能得逞顯示,易建聯的防守經驗已經大有進步,他已經懂得利用「身材優勢」。

     

        但是,有機會看錄影帶重播的讀者,可以發現這個play,基本上主要問題是易建聯的「解讀進攻」不足,也就是在進攻方要做空手掩護的橫擋時,易建聯不能適時會意、不瞭解進攻方要做什麼,並適時繞道或跨出因應;因而,才造成Green有機可乘、獲得空檔接球。

     

        其次第一節還剩916秒,易建聯在球場右側45度面框接球;極短時間觀察防守者位置不大適當以後,他就毫不猶豫下球切入,終得Green的犯規,進而獲得罰球得2分。另外,從這個動作觀察,易建聯的「自信心」相當充分;尤其,最後要出手攻擊「買犯規」的動作,顯示他已經充分掌握「主場優勢」的概念。

     

        第一節還剩下750秒,易建聯在罰球線高位(high post)接獲傳球;在雷霆隊固守禁區、退縮包夾籃網隊Brook Lopez情況,易建聯彼時就出現很大空檔接球。猶豫了一下的易建聯,瞄了瞄籃框之後,再躍起出手投籃;這個不當的「投籃節奏」,致使易建聯的投籃是奪眶而出。以彼時狀況討論,易建聯疑似一箱情願的,想要做高低位打(high low)的傳導球;所以,根本就沒有想要投籃攻擊。這是個不當的舉動;這裡顯示易建聯的接球缺乏三種威脅(triple threat)概念,並且在快接到球瞬間,沒有做好「解讀防守」。因為,假如易建聯在快接到球瞬間,已經利用眼睛餘光觀察防守者在那裡;那麼,當他一接到球瞬間就知道已經獲得空檔,不會再猶豫不決要傳球還是投籃了。

     

    第一節還剩下524秒,易建聯同樣是面框接球投籃這個play,就和前述問題是「天壤之別」了。基本上,當籃網以易建聯做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準備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的時候,籃網隊都主打易建聯的中長距離投籃以及敏捷性切入;因此,他只要做好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或者像這個play,解讀防守方的內線球員是往禁區沉退幫忙(help)瞬間,易建聯就採取掩護(screen)後停留在高位(high post),這一定會獲得空檔攻擊契機;所以,這個接球投籃的節奏,可以說是在預料之中,緊接著就當然進球得分了。

     

        第一節還剩下409秒,雷霆隊Nick Collison 接獲Russell WestbrookAll oop 妙傳接球上籃這個play,基本上易建聯防守不當要負一半以上責任;因為,籃網隊對雷霆隊的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採取的防守因應技戰術是,障礙緩衝(show or hedge)後障礙還原(show and recover)。彼時易建聯面對Westbrook的運球,雖然做到了障礙、也阻撓了Westbrook前進;但是,由於距離Westbrook太遠。因此,在Westbrook要傳球時,易建聯就難以「阻傳(pressure the ball)」,進而讓Westbrook傳出好球助攻了。這個技巧,讀者可以參考火箭隊的阿根廷人Luis Scola;那是相當強悍的對球施壓,堅持不讓持()球者,輕鬆把球傳導到空檔的地區。

     

        第一節還剩下327秒易建聯抄截、撿到球的play,事實上隱藏著,易建聯相當優異的「三線(three pass away)防守」概念;彼時易建聯的防守對象,處於弱邊(weak side)禁區低位(low post),而易建聯並沒有採取貼身防守,而是合理的遠離防守對象、比較靠近球邊的處於籃框正下方,伺機而動準備幫忙防守。於是,在雷霆隊傳導球、期望在有球邊低位攻擊的時候,球不甚被籃網球員撥、觸及而掉於籃框下方;因此,易建聯就順勢將球撿起獲得一次抄截。

     

        第一節還剩下129秒,易建聯在球場右側底線區的接獲隊友Terrence Williams傳球後雙手灌籃,則顯示了易建聯超人一等的「身體素質」;彼時籃網快攻,Williams運球從中路推進,彼時雷霆隊中路有人準備阻運(stop the ball)。而原來位置處於二線(two pass away)阻絕(deny)易建聯的另一雷霆球員,看Williams欲罷不能的往籃框衝;於是,當然採取迅速移位協防。Williams一看機不可失,快傳獲得空檔的易建聯;想當然,易建聯就憑藉著優異的身體素質,持球一步、二步後騰空而起,然後雙手灌籃。

     

        捫心自問,客觀的從今天的比賽去看,籃網隊的球員基本上都有些「能力不足」的缺憾;籃球觀念不佳造成無謂的失誤、技術不成熟以致單打成功率低落、多數球員身體素質不佳因而特色不夠明顯等等。因此,讓我們相當期待的是,籃網後續的進攻戰術,會不會進一步規劃,讓易建聯的身體素質發揮到淋漓盡致?尤其,經過去年暑假的特訓,這易建聯的身體素質尚未完全釋放,這才是值得一看的事。

     

        第一節還剩下031秒,雷霆隊球員Thabo Sefolosha做卡位(box out)準備搶奪防守籃板,對易建聯的非持球犯規(loose ball foul);以致讓易建聯罰球,則讓我們見識到易建聯「原地投籃缺失」。易建聯的罰球動作是,持球瞄準籃框、雙腳微微蹲下去、上半身過度前傾、雙腳蹬直(蹬起)瞬間,利用腰背之力將上半身挺起;於是,彼時就變成易建聯雙腳的蹬起之力是往「正上方」。但是,由於籃框是在:前上方;所以,易建聯的手臂之力不得不往前上方。然後,這就變成,易建聯的雙腳往上蹬、手臂卻需要往前上方推的「不協調」投籃現象;這裡和John Wooden所說的:投籃時候,頭(球員的腦袋)應該要有「跟著球投進籃框」,這種雙腳、手臂與球體結合為一體的力量、方向一致之理想動作背離。

     

        這投籃動作和前述第一節還剩下750秒,易建聯沒抓住節奏而投籃不進有些相同(該球也是過度彎腰);她都隱藏著易建聯持球、投籃動作的缺失。要改善,首先應該在雙腳微蹲瞬間,上半身適時跟隨的稍微前傾即可;那是腰背部要保持挺直的腳彎,而不是「彎腰駝背」的彎,兩者是迥然不同的。否則,以他現有的投籃動作是,分段、缺乏借用雙腳蹬起之力投籃,這就不協調、只能憑藉良好手感投籃了。

     

        第二節還剩下632秒,易建聯在球場右側底線區的3分線內一步,接獲隊友Courtney Lee傳球投籃命中的play,則各有好、不合理的二個問題;好的現象是,在Courtney Lee運球切入一步而吸引雷霆隊員移位幫忙瞬間,易建聯能夠適時「移位離開壅塞的禁區」,進而獲得空檔接球攻擊,這是相當好的解讀防守後的因應動作。在現實比賽裡,很多內線球員總忽略解讀防守,然後一箱情願的往往在隊友運球切入同時,總想要跟切(跟隨空手切)搶進攻籃板球;於是,這跟切就造成內線球員處於:對手旁邊;更甚的,彼時的跟切往往造成禁區更壅塞,運球切入的隊友也難以尋獲傳球對象。

     

        這個play易建聯處理的比較不合理的是,在Courtney Lee運球切入之前,另一內線隊友已經在腰位(middle post)和防守方競爭卡位,想要在禁區內得球單打;可也是,易建聯卻「不知道隊友在做什麼」的,一箱情願的順勢(掩護切走:pick and roll)也想在另一側腰位卡位要球單打。因而,Courtney Lee不得已才往圈頂區3分線外運球,藉以舒緩一下,二位內線的隊友都想要在禁區要球單打的糗態。這個問題顯示,易建聯的視野「不夠溜」,還有待改善。

     

        第三節還剩下032秒,易建聯在球場右側底線區的傳球失誤,則顯示他的籃球觀念有待改善,並且明顯的是「經驗不足」;該球是他在低位接球難以單打情況,沒考慮身材較為矮小的外圍球員之隊友,他正處於壅塞的禁區裡,卻仍然堅持的、沒有經驗的把球往裡傳。想當然是失誤;從實務上討論,彼時情況既然壅塞,隊友根本就不是空檔,也很難在該處接球單打情況,易建聯硬往裡頭傳球就相當不智。合理的,他應該繼續運球,並且是往禁區外去運球,脫離壅塞的地方;假如評估難以採取運球處理,也應該往外圍其他隊友傳導,或者呼叫隊友接應才是。

     

        第四節還剩下911秒,易建聯在球場左側底線區,接獲隊友傳球跳投不進,則是「不瞭解自己」的個案;彼時隊友從球場右側底線運球切入,易建聯就仿佛自己是個外圍球員射手的,在底線區等球,然後接球跳投。其實,從特性、能力去討論,易建聯從來就不是一個擅於接球跳投的球員;所以,他彼時做這個等球、接球馬上跳投就明顯不智,需要再深入瞭解自己。

     

        總結今天易建聯的表現,雖然他超水準的,拿了個「29分、55%命中率、7籃板、2抄截」的帳面優異表現;可是,明眼人瞭解,這個前後休息了將近半個NBA球季,仔細計算起來還只是NBA的二年級生,還是擁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嗯,當我們把「籃球的愛」找回來;此同時,對易建聯這個許多人都「不看好」的中國球員,應該同樣「寄以厚望」才是。

     

    加油,那個可以在NBA飛天鑽地的中國人!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