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誰來疼惜女籃?

中華女籃結束2011年亞洲女籃賽,負南韓、大陸、日本,獲「合理」的第四名,所有的努力、心血、成長,都在兩場大輸日本27分的比賽中,被遺忘了。

 

聽到中華女籃技術顧問王泠老師的心聲,「怎麼最近突然好多媒體都很關心女籃,我們不是一向爹爹不疼姥姥不愛嗎」,讓我有話想說。

 

女籃自己要爭氣

 

王泠的心聲,過去10年聽多了,我想不是大家不關心,而是女籃自己要爭氣,不是怪媒體不捧場,球迷不支持,電視不轉播,廣告不進場,WSBL電視轉播收視爛到爆,誰來轉?女籃沒人看,問題還是在球隊本身經營心態和聯賽體質太差,行銷太弱,女籃本身就是個弱勢商品,你如何怪電視不捧場,媒體不買帳。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中華籃協就只是公事公辦,WSBL五隊也只是你防我,我堵你,大家處心積慮只想拿冠軍,你們自己誰在乎過聯賽定位、品質、比賽內容和精采性,誰又真正想要投資,決定革新,改變女籃體制和聯賽體質。說真的,憑什麼怪媒體、球迷、轉播大家不捧場。

 

過去10年,我發表過無數專欄,也一再強調女籃就像SBL一樣,不能當例行公事來做,聯賽體質真的要強,球賽要精采,要有行銷,要有氣勢,要有宣傳,要有真正的定位、願景與吸引力,要給球員和教練、行銷單位與籃協壓力,球團自己就要爭氣,要投資,要制度化,更要職業化,而不是靠籃協。

 

女籃就像SBL七支球隊一樣,自己不爭氣,不投資,不建立行銷體制規範,每隊只想著贏球、拿冠軍,怪籃協無能無力,這一切都於事無補。空口談改革,多說無益,大家都不爭氣,這是台灣籃球整體性衰退的問題。

 

國家隊集訓的迷思

 

每次談到國家隊集訓,男籃、女籃都一樣,一怪集訓時間太短,二推球員報到或投入不夠,造成凝聚力不足,三歸因於身材太矮小,媒體、專家、球評、球迷似乎也都認為理所當然。

 

中華女籃亞洲女籃賽再獲第四,集訓兩個月時間到底夠不夠?訓練比賽打個12-20場,是不是合理,強度夠不夠,我也有話要說。

 

1、國家隊集訓6-8周,我認為是很恰當,也是足夠調整與提升的時間,如果是8-10周,那麼就很完美。集訓時間超過12周,那太長了,球員可能都會練疲、練垮、練到變成例行公事,強度張力提升也會因為集訓時間太長受到影響。

 

我不認為兩個月的集訓時間太短,我想全世界除了共產國家,或者採取國家隊長年獨立整編集訓的卡達、菲律賓,才有可能集訓時間超過三個月。否則,以國家隊組訓的節奏與內容看來,8周是足夠調整與建立一支球隊的時間。

 

這不是在練高中、大專球隊,這是國家隊的組合與用人、戰術設計、球員功能定位,8周已經足夠建立系統與團隊。 

 

2、像大陸國家隊,在正式比賽之前,經常到處打超過30場訓練比賽,奧運和世錦賽前打4050場訓練比賽也是常有的事,那是他們有錢、有經費、有不同機制強力約束,才可能辦到。一支球隊在賽前可以打10-20場訓練比賽,其實已經非常足夠。

 

中華女籃、男籃在今年亞洲籃賽前,從瓊斯杯到移訓到平日的訓練比賽,至少都打了20場左右,再說訓練比賽不足,那真的很荒唐。別忘了,我們SBL例行賽也不過30場,WSBL更少,大約只有20場左右。

 

走上職業化

 

女籃自己要爭氣,五隊就要自己職業化,男籃要突破SBL目前一路下滑的聲勢與現況,留下精英球星,也要職業化,才能創造願景。

 

職業化已經是聯賽未來發展的藍圖與唯一目標,也是女籃自我升級,提升重視程度,男籃突破格局,改變SBL聯賽要死不活現況的唯一道路。

 

職業化是一個「概念」,一種提升品牌價值的「創意」不是一定要把球員的月薪拉到3040萬以上,球員的薪水應該是要以聯盟總體營收、市場反應和球團投資能力去制訂。

 

誰來疼女籃?女籃自己要先疼惜,先看清楚形勢,了解市場,並認清籃協的作為與功能。

 

誰來解放男籃?男籃自己要先爭氣,再因循下去,不事投資和革新機制,品牌價值和電視收視率,還會往下滑落,國家隊戰力也很難提升。

 

(附註:發表於2011年8月29日yahoo運動專欄,借圓球一隅,跟大家分享)

 

 

 

 

Published 29-08-2011 01:19 by 裘必勝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