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特約專欄: Princeton、Triangle、Mike Brown's playbook

By schumi (原文完成於 2011/06/27)

寫作的起源是因筆者的先前一篇有關湖人新教練文章被轉載到PTT的湖人版上,引起了討論與一些回響,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的產生。其實這個題目有點大,寫來著實惶誠惶恐,特別是在圓球,有一堆比筆者還要更理解這些深奧的戰術的作者、老師與讀者們,若這樣的紙上談兵有甚麼地方寫的有所缺失,還請海涵。

有點不知如何起頭,就先從解釋戰術原理開始好了

Motion
剛盛行之初(最初發跡的代表應可算是B.Knight教練的印大的5 man-out Offense)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時,有一說是TO其實也算是PO,又將同時將兩者都歸屬於MO的範疇下。某方面來說很合理,主要這三者的相同之處都是藉由不斷的跑動來執行的,但MO本身在近代慢慢的開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加之P.CarrilPO在他當大學教練時發揚光大後,藉由細節上的不同與差異,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TO就是TO,讓PO就去當他的PO,把MO就當MO看,就不會將實際上不同的三者混為一談。

筆者個人猜測Mitch也是陷入以往不明究理的迷思才會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認為MB的很多戰術打法是源自於Triangle Offense

事實上TOPO還有MB慣用戰術在一些原則上的確是有些相似的,因為不管是哪一種,所注重的原則與精神就是球員彼此之間對球場空間的保持(約12~15英呎)、保持球與人不間斷的流動來製造出手空間或是錯位防守來進攻。

最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相同地方就是High-post的部分;很多時候都會需要由內線的大個子拉出來(Pop-out)到高位作策應分球,但就高位進攻的部分會在這邊開始產生結構性差異。

因為TOPO的本質是傳切(Passing game),MO的本質是切傳或稱檔切(Pick n Roll)針對傳切與切傳這兩者的不同,P.Carril教練的解釋是傳切基本上多空切跑動而不擋人(原文:CutDon't screen

接下來解釋之前提過TOPO的相似原則與細節差異點

首先模擬與還原現場:持球者將球帶過半場,將球交到由Low post迅速作pop-outHigh post的長人手中,場上的其他人再依戰術原則各自執行跑位(如下圖)。

 

POTO相同的地方是大多會在這位置作無球掩護(off the ball screen)來開啟攻勢,後續進攻的主要決定權會由高位持球的長人作決定,到這裡為止兩者還是很像,但PO另外強調的另一項重要原則是要清空禁區,以利場上在同一時間內跑動中的其他四個人能利用pop-out與設計好的流動路線上的效果來執行同向強邊的掩護後跳投or持球切入or空手切開後門(Back-cut)、換防錯位後的Miss-match或是反向弱邊的Back-cut、大角轉移球的空檔(Wide-open)進攻,亦可讓高位持球者藉由掩護中的換防與否來選擇給球作兩人or三人小組的配合或是不給球由自己來處理這一次的進攻...等。下面簡單畫出三種狀況

圖一:由1作無球掩護後自行切入或是側翼掩護(Wing Screen)分球給2處理球:
 


圖二:強邊交叉掩護後由
2跳投或由1開後門



圖三:由
3執行反向弱邊開後門


另外PO的優點是可藉著強調傳球流動與團隊的配合來藏拙,例如多利用傳球與空手切的跑動來掩蓋球隊中球員的個人能力與體能條件上不如對手的劣勢(這是當時最初PO誕生的背景),所以這套進攻體系本身更希望用傳球跑動來代替運球切入的方式以達到更接進籃框的目的;但這並非是非A則B的原則,如果能擁有強大切入能力的球員時當然會使這套系統執行起來更靈活更豐富更具變化性,只是說當缺少這項條件時一樣能發揮得很好。

但也不要誤會看到高位開後門的打法就說是Princeton,雖然這是PO十分經典與重要的元素,但那也只是清空禁區後特別容易產生的結果罷了,此外亦可作低位單打或是外圍跳投,並非是為了要開後門而作的動作,同時不一定會執著於強邊的進攻,利用一定的補位原則可以使弱邊的球員也能夠同時配合到戰術上的要求,依場上狀況的不同,某些時候弱邊的攻勢反而會更有效果。

TO
本身的話,同樣狀況下並不像PO那樣會去特別強調要作到清空禁區這點,舉個簡單的例子:P.Gasol在高位持球後,同一邊保持三角站位的兩個球員會從Gasol的左右兩側同時空手切入禁區(這裡已經跟PO強調的清空禁區原則完全相左了),然後Gasol可能一持球作迴旋步法就形成了一對一錯位單打(雖然結果跟PO真的很像);他可以自己跳投、切入、磨進Low post背框單打或者是將球轉移給藉由跑位擺脫包夾後得到一對一機會的Kobe,接著所有人拉開到兩側讓他自行持球進攻。

圖四:


這些場景有沒有很熟悉?比起PO來,TO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強調走位後藉由保持一定的空間來製造持球者或是其他四個空手跑位的人能形成一對一單打的機會免去被包夾的情況來讓進攻增加效率或是分球給藉由跑動製造出來的空檔,而Princeton裡頭並沒有特別強調這點,沒錯,一切都是為了讓進攻者得以一對一來進攻!maybe也會看到有大空檔或開後門的狀況產生,但形成背景與理由卻是大不相同,所以基於這點筆者也是主張TOPO只是很像,但絕不一樣,認為兩者是一樣的東西就是誤將馮京作馬涼了。

好,最後是本文重頭戲Motion Offense,以及MB的戰術風格。

但在講MB的戰術之前還是要扯一下很無聊又沒人愛看的戰術原理。

Motion Offense
最初並沒有特定的型式,但近年慢慢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例如1in-4out5-out2in-3out等,又或是前一陣子興起的有別與早期強調不下球就完成進攻的理念的DDMDribe Drive Motion;運球驅動的MO,運球的目的更多在於給予跑位暗示,告訴隊友:這球我傳不出去,你該跑位流動了),但相同不變的是一樣注重的都是場上五個人不斷的重覆執行保持空間、跑動、檔人掩護後馬上切走、傳球、面框、切入分球(DDM)等動作來完成或達成進攻目的,同時場上五個人都要互相了解彼此在做甚麼與作這個動作的目的何在,並且在執行前面所述的每個動作之前都要先想清楚接下來該做甚麼,而非只是盲目的跑個不停或隨意檔人。

基於其中一些點來看TOPOMO三者的確有雷同處,但若光要以此為歸類依據而稱都是Motion的所屬範疇也未免太過上綱Motion的定義,因為這樣一來連歐陸許多國家隊常用的Flex進攻戰術也必須歸類到Motion底下,也會變成萬般戰術皆Motion的奇特狀況了。

畢竟Motion本身並非是固定set play的打法(它也許會有,但那只是萬千變化中可能比較為人所知或是刻意設計出來的一種罷了),MO本身比較像是一個觀念,同時並不是說是因應隊形缺憾而生,相反的卻是需要場上五個位置上的球員都有著良好的觀念、基本動作、一定的進攻與防守能力(TOPO也是一樣),路線本身並非重點,也因此這三套進攻戰術才能靈活的在遵循既定原則下去應對各式各樣的防守。所以嚴格來說當某一支球隊的隊形上有所劣勢的話,採用這些進攻戰術可以幫助掩蓋缺點,但當擁有上述的條件(良好觀念、紮實的基本動作等)之時卻更能將這些打法的效果發揮的更好。

在演進的過程中,Motion吸收了很多其他戰術的特點,相對的很多戰術也陸陸續續有納入Motion的一些優點,廣義來說,你可以說很多戰術都是Motion;但若要稍加精確的以挾義觀點來看,也可以說Motion就是Motion,所以站在這個立場,筆者還是強調只是部分原則相同,但真要分類或定義還是要看細部作法來決定的想法。

前面筆者提過傳切與切傳的不同,除了老教練主張的檔人與否外,筆者本身也有一點觀察心得:進攻決定權所有人的不同。

切傳(或說是檔切)很大時候與傳切的不同在於,傳切體系決定當下進攻是如何的人比較多是持球者(在TOPO體系中自然是作策應起點的長人居多),而切傳(檔切)體系則是以被持球者作無球掩護的接應者居多,有了這點認知與默契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看MB的戰術思想了。

MB
是個善於防守檔切,同時也善於執行檔切的教練,在他的體系下,高位或是腰位的檔切set play涉入程度會比較深,也時常會很容易看到1in-4out的落位來作為戰術的啟動型態(Motion的味道),而當執行到這些擋切的set時,中鋒與搖擺人之間的配合是最常見的(LBJ+Z or LBJ+Gooden or LBJ+巴西人),隨著搭配人員的不同,可以執行Pick n RollPick n Pop或是切入分球轉移到弱邊投外線等不同型態的進攻,所以當時的騎士隊養了一票外線的三分射手,一些功能性的射手型球員都可以在騎士隊中有好過於在其他隊時的發揮,由檔切開始,是騎士隊時期MB的戰術特色,因為你沒有理由不去利用LBJ這個吸引防守者的強力磁鐵,但他一定也時常處於重重包夾難以持球,所以為了讓檔切更容易執行,MB的球隊會讓鋒衛搖擺人藉著大量的Flare screen來擺脫防守好接球,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LBJ能在防守球員比較不密集的地方接球來啟動戰術,他可以自己跳投、切入突破或分球、跟掩護者玩三人或兩人小組進攻,也就是先前說過的差異點:決定接下來要怎麼打的人是持球者而非無球掩護者。

圖五:2&43Flare screen完接3&5PnR


看完上面這一段,搭配前面的戰術原理說明,你還認為是源自於三角嗎?應該是充滿濃濃的Motion Offense的風格吧!雖然可能有些時候的set play看起來會像三角的部分進攻(中鋒的Pop-out後高位持球策應、其他人陸續掩護或走位、中鋒可能不分球自己進攻),但執行上的細節與想法卻截然不同...

但這裡要額外強調,MB的戰術系統只是引用了Motion的概念在其中,並非是正統Motion的打法。講到這裡一定很多人一頭霧水吧!其實只要從最源頭的想法去看就不會感覺似懂非懂了,順便也可以解釋一下之前在PTT上也曾有網友針對筆者上一篇對韓式球風的詮釋裡提到MO而提出的疑惑:

強弱邊轉換,內外轉換,快速的攻守轉換、掩護,這些不都算是團隊籃球的基本概念嗎?所以motion的概念到底是?有沒有人能提出哪隊打得不是motion或跟motion無關的?

前面曾提過所謂的
Motion Offense沒有固定路線可循,不是一種套路式的戰術,更像是一個概念,雖然近代它開始有一些像1-42-35-outset存在,但那只是基本的落位構成,並沒有一定要照著那樣打才叫Motion。鄭錦和老師曾將MO譯名為"檔切戰術",筆者在戰術研討的資歷與學習歷程沒有鄭老師來的深,所以光就這點不能說鄭老師與筆者誰是誰非,然筆者對MO的詮釋更傾向譯名為"動態進攻",或許這邊來舉個例子會更容易了解MO的真貌;例如J.Slone教練帶領的猶他爵士隊最著名的就是檔拆戰術。一樣是檔拆,為什麼大家不叫它作Motion呢?因在J.Slone教練的戰術系統下,進攻都是循一些既定路線在走,有一定的ABC的程序,這跟Motion的作法不同,MO不強調要遵循既定路線跑動,而是強調遵循既定原則跑動。

好比說在非MO而屬固定套路的系統下,作有球掩護者在一掩護完的跑動方式就是"固定"的要下檔掩護或是空手切走到禁區準備持球攻擊,同時場上其他人也有一定的走位方式來執行這次進攻,一但遇到行不通的狀況下也需要按照原先設計好的應變路線去進行下一波進攻,或者是可能沒有應變路線設計下這個PLAY就算打死了,場上要停止攻擊來重新組織一波新的進攻。

MO系統呢?一樣是有球掩護者在一掩護完的跑動方式卻沒有固定路線需要遵循,只要他的跑動方式不違背Motion的原則(保持好距離空間、準備要球進攻,或是幫其他隊友執行另一次掩護等),跑動方式是五個球員同時依場上狀況來判斷進而有許許多多的選擇,如一樣往禁區空手切準備進攻或是反向切走掩護或是退到外圍準備接應內切後送到外圍的分球等,而更巧妙的地方在MO很難打到死掉,因為場上五個人的角色與分擔的進攻責任是一樣的,所以只要跑動都能遵循那套既定原則與補位觀念,就算一個PLAY打不順都可以自然流轉成另一波進攻或是不刻意的就能回到戰術啟動時的落位(這時人員的站位可能跟原本會不同),或許這也是歐陸長人普遍都擁有外線能力同時鋒衛球員也都有基本的低位進攻能力的緣故(因應MO系統的跑位可能造成需要在任何位置作到持球進攻),這也是為什麼POTOMO這三套同樣只需要遵循既定原則運作而沒有固定跑位路線的進攻系統可以應對各種不同防守的原因之一,但相對的也都需要場上五個球員都要擁有良好的基本動作、觀念跟一定的進攻能力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而現今世界籃球潮流在NBA的盛行與美洲與歐陸的交流融合下,其實很難找到完全不打MO或是完全打MO的球隊,很多戰術都會互相吸收別的戰術的優點,所以有哪些球隊是完全打MO或是完全不打MO筆者在這邊沒辦法給予切確的答案,但或許能借由這篇文章拋磚引玉來讓其他人作出解答。

 

Published 27-06-2011 04:46 by schumi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