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SunnySha's MAGIC

  • 籃球季

        三月,的確是籃球的季節。國外NCAA季後驟死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NBA季賽也進入了競爭白熱化的後段;國內HBL精采決賽一場接一場,SBL依舊熱戰當中。打開體育台,十之八九是籃球的轉播與籃球的新聞,這時候的籃球迷,被這麼多好看的球賽包圍著,應該是最幸福的了。

        不過,雖然有這麼多好球賽,在這個週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場不受矚目的比賽。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我們的大專籃球聯賽,也就是UBA,也正在進行著複賽。上個星期六,我在大專盃甲三北區女籃複賽的現場,看到了一場可以媲美小牛對太陽二次延長的精采好球。

        這場比賽,是由東吳大學出戰文化大學,這一隊文化不是整隊國泰的甲一級文化,而是由普通學生組成的甲三級文化。這場比賽,場上沒有國手,沒有體保生,有 的只是對籃球充滿熱情的一般大學生。不過,效果卻遠超於國手間的對抗。就像田壘VS野獸,東吳的8號跟文化的3號全場互飆比分,其中東吳的8號更是兩度在 比賽結束前於兩三個人的防守之下,飆進關鍵的三分,把比賽逼進延長。最後在這兩位球員都各砍進三、四十分的情況下,東吳於第二次延長賽中脫穎而出,拿下了 辛苦的勝利。

        這場比賽讓全場觀眾沸騰,每個球迷都激動的又跳又叫,情形真的跟HBL與SBL決賽不相上下,但是在場上的選手,就技術面而言,明明就無法跟專業的選手相比擬,為什麼還是可以深深影響著場邊的觀眾,打出一場扣人心弦的好球呢?

        我想,這其中的魔法,就是一顆認真奮鬥與不放棄的「心」吧!只要是用心打造的球賽,不管是哪一級的球賽,甚至是系際盃、班際比賽,都可以精采無比。反過 來看,不管本身打球的技術有多好,球員在場上只要有一點懶散、不專心,場邊的球迷就可以馬上感受到,比賽也馬上會變的索然無味。

        在那一場甲三的球賽之後,我留下來看了幾場甲一級的比賽。甲一級的比賽國手如雲,但是因為球員都是甲組球隊與大專球隊蠟燭兩頭燒的狀況,大半已經出名的 球員,在大專盃岀賽,都是保留實力、愛打不打的樣子。很明顯的,有教練教不起,只好給予無限開火權,就讓場上幾個大牌的帶著其他普通球員打的狀況。十場比 賽當中,光看球員名單,大概就有八九場是不用打就可以預估出比賽結果的,這樣的比賽,也難怪一點都不受社會的關注。

        其實不論是男子組或是女子組的甲一級大專聯賽狀況都一樣,因為球員的身分與SBL重疊,球賽不但一點新鮮感都沒,比賽的內容也常是乏善可陳。所以在這裡 我也要呼籲有關當局不要再一直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只要球員身份的問題一天不解決,不論是SBL或是UBA,就都不可能更進一 步。   

        SBL因為球員要身兼數隊的緣故,只要一碰到大專盃,球員的狀況就難以掌握,以致於戰力下滑;UBA更因為其中有許多SBL的球員,戰力不均,球員與球員 間的立足點不一,有打SBL的球員接觸比賽的機會與強度都非常多,一般只打大專盃的球員根本就比不上,另外真正有整隊在正常練球的根本沒幾隊,所以比賽時 打不出團隊,只能流於單打獨鬥,造成根本沒人想看的狀況。

        在這個制度之下,被犧牲最多的,其實是這些蠟燭兩頭燒的球員。原本應該是只專注於一個球隊,一項大比賽的球員,卻要在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就被操過頭,一天 到晚為了不同的賽事疲於奔命,也難怪他們有時會不專心,有時會露岀疲態。難怪我們國家的國手,總是年紀輕輕的就要退休,28-30歲左右的年紀,本應是經 驗最好,技術也最好的時候,但是卻因為過度的練習與比賽,被迫於提早退出戰場。這樣的體制,好嗎?

        如果事實真的如同我之前所說,只要是用「心」打造出來的球賽,都可以扣人心弦,都會吸引大眾的目光,那麼不論是SBL或是UBA,在解決球員身份這個關 鍵的問題之後,只要再搭配上周邊適度的行銷與管理,那麼這兩項賽事都會是運動場上的「金庫」。就如同HBL一樣,如果每一隊都可以全心投入,每一隊都有專 業教練的帶領與一致的目標,那麼滿場的觀眾跟無數的贊助,就不遠了、、、
       

  • Student Athletes

    Student Athletes,在台灣人的觀點中,就等於體保生吧!不知道你對體保生的印象是什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從小就開始接受嚴格的訓練?個性活潑開朗?畢業後只能從事體育相關行業?不管一般大眾對體保生的刻板印象是什麼,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中西體保生的不同。

    ※就讀科系:台灣大部分的體保生,選擇的都是就讀體院或是體育相關科系,但這個現象在美國並不普遍,多數的Student Athletes反而都是就讀一般科系,像是企管、大眾傳播等等。當然在美國也有一些備受爭議的easy major,顧名思義就是那種感覺混一混就能畢業的,有時候當你發現某校的Football team或是籃球隊整隊幾乎都選同一個major的話,大家就會開始懷疑這個major是不是特別會對運動員有所優惠。不過這種現象並不常見,多數的學校裡多數的運動員都還是乖乖的照著學校的規定唸書,而且在學業上有優秀表現的運動員也不少。雖然現在台灣也有許多普通大學的普通科系開放給體保生選擇,不過比較起來台灣的體保生還是比較被限制在體育相關科系當中,畢業後的出路也比較不廣一些。

    ※練習時間:據我所知,台灣並沒有規定學生的訓練時間,但美國可就是有明文規定了。在球季中時,每週只可訓練20小時,在非球季中時每周8小時,而且規定每週至少要有一天放假不進行訓練。當然根據一些真正的Student Athletes所說,很多球隊還是會偷偷的超時訓練,不過同時也有很多球隊是遵守規定的。不論如何美國對於保護選手這一個觀念非常注重,不像台灣很多選手才二十來歲就過度訓練,以致於還不到三十歲就要面臨遍體麟傷,被迫退休的狀況。下列是一個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足球隊員的練習schedule,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下運動員每天的生活:

    Monday: 球隊練習 8am - 10 am, 重量訓練 4 pm - 5 pm
    Tuesday: 球隊練習 8 am-10 am
    Wednesday: 球隊練習8 am-10 am, 重量訓練 4-5pm
    Thursday: 球隊練習 8-10 am
    Friday: 球隊練習 8-10 am, Game friday night
    Saturday 球隊練習 9-11 am
    Sunday : game

    練習的時間隨著每週比賽的時間會有一些變動,基本上每天早上的7點到10點,以及每天晚上的9點到10點,都有可能進行練習。另外有時候晚上需要全隊一起觀看比賽影片,而星期四晚上與星期五通常還要坐車或飛機到客場比賽,所以根據這位球員他的親身體驗,感覺上這些事情加起來耗費他們超過20小時。

    ※ 待遇:我不知道台灣的體保生是不是都有減免學雜費,不過美國的Student Athletes大部分是免學費的(每個運動項目每學期可以免學費的人數是固定的,所以如果那個隊裡的隊員有超過人數,表現不夠好的選手可能就無法得到這一項優惠),另外學校還會負責他們的吃(一天至少兩餐)、住(學校宿舍)、上課所需的書本、以及運動用品及設備(比賽與練習時所有身上穿的、佩帶的,以及用的到的運動器材)。除了這些之外,學校還會額外給予課業上的幫助,會有專有的讀書區與電腦區給他們使用,而且只要提出要求,學校就會配一對一的家教給他們(學校會為他們聘請優秀的大學生或是研究生來當家教),以確保他們都有跟上課業。

    ※旅行:台灣本身面積就小,而且大專的比賽通常都是以盃賽的形式進行,所以旅行的距離與頻率就不如地廣人稀的美國運動員多。通常到同一州的學校比賽,學校會派bus載,如果是到別州,通常就會搭乘客機移動。就我問到的兩個運動員來說,一位就讀於Florida的學校(在美國的最東南),他最遠曾經到Navada州(拉斯維加斯附近,接近美國的最西)比賽,飛行時間至少要四小時;另一位就讀於Kentucky的學校(在美國的中部偏東),他最遠曾到Oregon州(美國的最西北)比賽,飛行時間至少也是要三四個小時。

    ※未來出路:就跟台灣一樣,美國大部分學生時代的運動員,畢業後都不是繼續從事運動員這個職業,真正能當國手與職業球員的,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一小群人而已。其餘的人,因為在大學時就就讀於不同的一般科系,所以其實就像一般的大學生一樣,畢業後遍布於各種行業。台灣比較會出現運動員畢業後較難找工作的情況,不過我想這多半跟本身就讀的科系與大眾的刻板印象有關,相信也希望日後這個情況會有所改進。

    ※大眾印象:就像我一開始說的一樣,你對體保生的印象是什麼?是好的還是壞的?相信大部分台灣人對體保生的印象都是比較不會唸書,除了運動之外比較沒有別的專長等等的壞印象,但是在美國來說,作為一個Student Athlete是一生的驕傲,只要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出自己學生時期曾經是運動員,大家都會覺得你很cool,我想這也就是運動在台灣與美國間最大的差異。對大部分台灣人而言,運動只是一個休閒,但是對大部分的美國人來說,運動已經融入生命中了,光是這個在認知中的"重要性",就足以影響整個環境與市場了。

    不論是台灣的體保生,還是美國的Student Athletes,他們都付出了無數的努力,一邊讀書一邊接受訓練。或許台灣的體保生所受到的待遇有些地方不如美國的student athletes好,但是美國的競爭卻是比台灣高過百倍千倍。希望大家可以多關切一下自己國家的體保生,不管他們日後會是另一個王建民,或是在普通公司行號上班的上班族,他們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這條路上他們得到學到的一定比一般人多。要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體育,我們才會不斷進步,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看到許多父母不是只送自己的孩子去補數學、學英文,而是送去學不同的運動;也希望有一天台灣的父母在聽到自己的孩子喜歡運動的時候,可以感覺到這是個很好的興趣,而選擇支持他們。

     

    P.S. 感謝我的同學JR Kenny 與 Sara Scheeren 接受我的訪問告訴我他們Student Athletes的平日作息。由於每一間大學的練習schedule與習慣不盡相同,所以如果有比較不具代表性的內容,請不吝告知與見諒!
     
  • 向Boykins致敬

    今天突然看到Boykins被交易的新聞,最近才覺得他跟Iverson組成的超矮後場很有看頭的說,沒想到維持不了幾天就拆夥了。

    Boykins身高五呎五吋,體重133磅,換算下來等於165公分以及60公斤,這樣一個連走在台灣街上都毫不起眼的身材,竟然可以在NBA闖蕩九個年頭,而且平均有9.4分、3.4助攻、1.4籃板的成績,除了佩服二字,真的不知道還能如何形容了。

    我非常的幸運有在現場看過Boykins打球,遠遠望去,那種"小孩開大車"的感覺比在電視上看的時候還要明顯,尤其是他經過或是站在高大球員身邊時,真的會為他捏把冷汗,不知道以他這樣的身材要如何生存下去。不過你從來都不會在Boykins臉上看到一絲的恐懼,他總是照著他的節奏打球,該投就投,該切就切,得分、妙傳、抄截、甚至是籃板,所有別人做得到的事情他都做得到,至於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像是在長人陣中拉竿挺腰上籃,殺入禁區後妙傳助攻,他也一概不缺。

    看Boykins打球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好像他代表著我們這種普通人在NBA場上奔馳一樣,看著他經過O'Neal時大概就可以知道我們站O'Neal身邊時差距有多大,看著他被高出幾十公分的防守者防守時我們就知道下次要騙過這種防守者該用哪些招式。更重要的是,Boykins是許多人的榜樣,他證明了"只要努力,一定有成功的希望",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差,不管你的環境有多惡劣,只要一直用心去做,一定會有希望成功的一天。所以當你有害怕與不如意的時候,看看Boykins打球吧!他會讓你重燃信心,他會鼓勵你重新站起來。

    其實Boykins對NBA來說,不只是一個好球員,也是一個好賣點。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特別注意他,對他投入的感情也與眾不同。另外他的名字真的跟他的人很配,聽起來就像boy-kings,人如其名就像是個孩子王,不知道他是不是聯盟中唯一一個穿kid's size球衣的球員,如果真的是的話那就是個完美的代言人了。相信公鹿隊的球迷對於他的到來一定十分興奮,應該可以提高不少球迷支持度與球衣銷售量吧!

    不知道Boykins轉去公鹿之後命運會是如何,會比在金塊時表現更好,還是又因為身高而被埋沒呢?很可惜台灣不太轉播公鹿的比賽,所以看到他的機會銳減,不過不管怎樣,相信他還是會一直秉持著不放棄的態度而努力,希望他可以繼續加油,打出更多的好球來激勵大家。

  • 請多為女籃加加油!

    今天上NIKE網站看了女籃界第一把交椅錢薇娟錢姐的紀錄片,看完之後覺得感動,同時也覺得不捨。

    在國內,男籃跟女籃比起來,一個像天之驕子,一個像沒人要的小孩。男籃不管打好打壞,都有一大群人在注意。這屆瓊斯盃男籃賽大熱賣,場場爆滿;前幾天亞運輸給日本,圓球馬上湧現一大堆批評的文章。那女籃呢?女籃的瓊斯盃不但被放到上班日去辦,進場的人更只有小貓兩三隻;而亞運拼贏了南韓,在圓球卻看不到幾篇關心與鼓勵的文章。讓我更心酸的是,在錢姐紀錄片的背後,看看那些觀眾席,幾乎每一個都是空盪盪的!

    在選手付出了一輩子的光陰在籃球上時,得到的是什麼?除了獎牌與榮譽,她們是不是也應該得到更多的掌聲?甲組女籃的練球絕對不輕鬆,我可以打賭,十個男生去練至少會有五個受不了,更不要說是先天體能就比較吃虧的女性了。而且在世俗的眼光裡,男生可以壯,女生卻不行,男籃球員在球場上威風八面的同時可以得到一堆女性球迷關愛,女籃球員卻只會被大家嫌壯,嫌太像男生。女籃球員的付出與犧牲絕對不比男籃球員少,甚至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兩者收到的回饋,卻完全不能比。

    大家常在罵國內SBL賽制不好,球員同時身兼學生身分,比賽不夠精采。但是就算是這樣人人嫌,卻還是人人看。那WSBL呢?有多少人去關心女籃的環境與生態?其實更該救、更需要改的是女籃吧!甲組女籃現在只剩四隊,觀眾進場人數感覺兩隻手就數的出來。有多少人跳出來要大家支持女籃、改善女籃?在國際賽的成績上,女籃也是比男籃優秀,女籃有很濃厚的希望可以打進奧運,男籃卻連亞運前八強都很危險,不過球迷好像不太在意這些,大多都還是對女籃視而不見。

    想要打球隊帶球隊的人,其實不妨多看看女籃的比賽,因為與男籃比較重單打獨鬥的打法比較之下,女籃更重觀念與團隊,這對於想要學習團隊籃球精隨的人來說,會是比較有幫助的。

    不可否認的,女籃的生態的確有問題,各個球隊都太為自己著想,只想著自己怎麼變強,卻沒有去想要怎麼讓整個聯盟一起成長。很多打的不錯的球員,可能因為待在很強的球隊裡出不了頭,卻又被綁死不能去別隊效力,只好放棄,所以造成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一小群人留下來繼續以籃球為業的狀態。這樣子缺乏競爭,要怎麼進步?縱使原本打的再怎麼好的球員,在每天碰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對手的情況下,要再突飛猛進也不容易吧!但是整個生態的問題不代表是球員個人的問題,我相信,不論是大小女籃球員,每一個人都是全心全力的付出與努力,朝著她們的目標前進的。

    所以可不可以請你(妳),在閒暇之餘,多關心一下女籃,多支持一下女籃,多鼓勵一下女籃!好想要看到女籃球員打出精采好球的時候,身後有爆滿的觀眾在為她們喝采。好想要看到女籃球員在打的不如預期的時候,也有熱情的大眾來監督與批評。我相信有更多人的關心與支持,女籃的環境也會隨之進步的。所以下次有女籃的比賽時,不管只是打開電視機或是親身到現場都好,請你(妳)多放一點感情為這些辛苦的球員加油打氣,相信她們不會讓你(妳)失望的喔!
  • 幸福的球員

    感恩節的週末佛羅里達Disney的Wide World of Sports Complex主辦了一個NCAA Division one 的男子籃球比賽叫做Old Spice Classic,在美國的人這幾天於ESPN2都可以看到轉播。

    由於地利之便,所以我有機會去當這項比賽的志工。這是我第一次到現場觀看NCAA第一級男籃的比賽,更是第一次在美國可以隨意的進出所有平常只准工作人員進入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了美國辦比賽有多麼的專業與嚴謹,也很羨慕場上的球員可以在這麼好的環境之下比賽與成長。

    這個比賽主辦單位邀請了八隊,分別為West Virginia, Virginia Tech, Arkansas, Marist, U of Minnesota, U of Montana, Southern Illinois, 與Western Michigan,來進行單循環的排名賽。所以只要輸一場就等於跟冠軍無緣,比賽感覺上就特別的刺激,跟一般NBA球賽那種"職業表演"的氣氛差很多,每個球員打起來都像在拼命,雖然不像NBA有許多赫赫有名的球星,但是團隊的那種凝聚力與專注力,表現出來的內容絕對比NBA精采許多。

    為什麼說那些球員很幸福呢?先說他們自己隊上的工作人員好了,教練加助理教練總共就四個,另外隨隊都還會有五個左右的隊職員,每個負責不同的工作,有的做紀錄統計,有的遞水遞毛巾,有的擔任球員教練與媒體間溝通的橋樑,再加上防護員訓練員,整個球隊加起來浩浩蕩蕩的超過二十個人。基本上球員真的就只要專注在好好比賽就好,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有人幫他們打點好了。

    再來談談比賽現場的工作人員,在台灣一個盃賽,大概加志工只要十幾二十個人就足夠了,不過在這裡有太多太多不同的細項工作需要不同的人負責,我約略估計至少超過五十人。就說我做的工作好了,我負責的基本上只有一項,就是把攻守紀錄分給現場的轉播單位與記者。而且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負責這項工作,這項工作總共需要三個志工來做。乍聽之下很不合理吧,分個紀錄表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做?而且整場比賽一刻都不得閒?美國大學籃球是打上下半場的,上半場有四個Media Timeout,下半場有五個,在每一個Timeout與中場、比賽結束時我們都要衝去影印室把最新update的攻守紀錄拿出來分送給所有在場的媒體,換句話說整場至少就會發送十一次攻守紀錄!每場比賽結束之後,還有球員與教練記者會,所有的規格都比台灣辦國際賽的時候還要高出許多。

    除了跟媒體有關的工作人員,加上保全、紀錄、球賽企劃、執行、志工等等的所有工作人員,全都用心打造出一個最佳的環境讓球員進行比賽,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放過。我自己也當過球員,在那裡我心裡的感受是「如果我可以有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打球,那我的球員生涯應該就無憾了吧!」因為在台灣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環境,在HBL看不到,大學籃球看不到,連SBL也看不到!我不禁為我們的球員感到可惜,我相信他們的付出絕對不輸這裡的球員,但是卻沒有辦法享受這樣的待遇。

    還有一項球員最夢寐以求的,就是球迷的加油與吶喊。這八支球隊,大多位於美國的東北方,而佛羅里達卻是在美國的最東南。不過地理位置並沒有影響到球迷的熱情,成群的球迷全都大老遠的飛來,有的學校甚至還有大批的樂隊跟著飛來,所有人都穿著繡有自己學校LOGO的服飾,幫他們最愛的球隊加油。而且不像NBA球迷頂多進球之後拍拍手罰球的時候干擾一下,NCAA的球迷有點像我們在台灣看棒球的時候一樣,是一刻不得閒的。整場比賽不停的吶喊,各校還有自己特別的口號與加油方式,看到激動處所有人還會跳起來嘶吼,整個場地都熱鬧沸騰了起來。建議有機會到美國的人,除了去看NBA之外,一定也要去看一下NCAA,這兩種比賽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我也想介紹一下Disney的Wide World of Sports Complex,這是一個專門承辦比賽的地方,我來美國前就有聽說過這樣的地方,不過我一直很懷疑,這樣的單位會有多少生意可以賺多少錢?但是我來了才知道原來他的規模這麼大,他不但負責MLB亞特蘭大勇士隊的春訓、NFL坦帕灣Buccaneers的Training Camp、無數的業餘聯盟比賽、世界性的馬拉松賽、PGA的巡迴賽之一FUNAI Classic、另外今年初的世界棒球經典賽這裡也是預賽的場地之一。他們的客戶群小自少棒的小朋友,老至打高爾夫球的老先生老太太,從1997年開始營業至今已經服務了超過十五億的運動員了!不管是剛學運動的小朋友,或是運動界的超級巨星,都有機會在同樣的場地來運動或比賽。美國的運動人口真的多到難以想像,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人才源源不絕,一直都是運動強國的原因吧!

    不知道有沒有一天,台灣也可以給所有想要從事運動的人這樣一個好的環境,我始終還是樂觀的相信只要我們願意,是可以做到的。不過我們需要更多人的督促、支持、與付出,所以當你有機會的時候,也請別忘了多幫台灣的運動界加油打氣!

更多發表 下一頁 »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