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在 08-28-2008, 1:55 下午 由 become Barkeley 發表.第 40 篇回覆.
第 2/3 頁 (共 41 項)   <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8-22-2008, 10:19 下午 198970 in reply to 198962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或許我較想表達的意思

    應該在第7樓

    請諸位不要因為字面過長就沒看了

    耐心看完 謝謝!!


    Taiwan Rookie 4-star!
  •  08-22-2008, 10:42 下午 198972 in reply to 198970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TWBO-DR:

    或許我較想表達的意思

    應該在第7樓

    請諸位不要因為字面過長就沒看了

    耐心看完 謝謝!!

    看完了

    基本上計畫是不錯的

    不過我覺得國際賽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何況情蒐再怎麼做  也不如自己跟對手打看看才知道

    而且要達成你說的那些計畫  我覺得不見得非要靠全面退出國際賽才能完成

    成不成事主要還是要看管事的有沒有腦袋

     

  •  08-23-2008, 12:57 上午 199027 in reply to 198943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TWBO-DR:
    foreveryoung:

     a .  台灣SBL 精英化成 2~3 支球隊 加盟 CBA , 並且考慮多用歸化球員   (如  簡浩), 參加更多大型的國際賽事. ( 開放 與  出走) 

    資源整合 後的 球隊 素質提高, 加盟CBA 戰力跟市場會加大, 用歸化球員提升實力也是迅速有效的做法,(俄國,美國,德國都在做,這是正常)  

    積極參加國際賽事提升大型實戰經驗!

    短期內會被人說不愛台灣, 但是長遠看來才是台灣籃球的生路! 永續經營之道!  重返榮耀之路!

    b.   只經營 瓊斯杯 跟SBL.  參加亞錦賽    (鎖國 與 墮落)

    短期內是愛台灣,台灣妹妹會支持,但是球隊多, 市場小, 國際經驗少, 打來打去自己人,整體實力無法提升.  

    國際比賽漸漸失利, 觀眾失去期待. 不看球賽.   然後日漸凋零,  球隊沒有收入, 最後垮台, 球員被迫轉行, 經驗傳承再次中斷.   承接再次斷層.             

     只能等待天才出現,離開台灣自己奮鬥,然後被說成台灣之光.

    台灣是個小島  各方面 資源稀少   不做資源整合後  開放 與 出走 找尋生機    結局只有 日漸凋零

    但是我的看法是    命運 ( 大時代的包袱 +  狹隘的想法 + 對立的心態 = 共業 )    會帶領我們走向 b 

    所以台灣人民自己打球快樂 跟 打 NBA 2k 看 NBA 或是 FIBA 就好了

    其他的就隨緣了....

    這點我跟你不同看法

    以目前台灣籃球環境已經不是說開放或鎖國 就能改變得了的

    那倒不如  利用剩下的資源一拼

    我想大部份認為我開的板 思想是較頃向於鎖國   其實是錯的! 我比較認為在我們退出亞籃與國際籃球時刻

    我們必需在這段休養時間 大量且砸大錢的先改變我們的聯賽     如引進 洋將與洋教  藉此休養生息的幾年先透過這些洋將洋教

    進化我們軟弱不堪且落後的訓練模式  如 引進運動科學 藉此訓練體能球技等     我的板主要還是想說 用一種 類似封閉又不像封閉的方式

    在此讓台灣籃壇邁向更大的壯盛   與其 每次國際賽  我們 甚麼都不如人  情搜 不如人 體能 球技等都不如人

    那不入利用幾年的時間 來增強自己 以最佳精神與姿態出戰    畢竟以台灣目前的球員或是球技 再不改進  再過10~20年 一樣還是原地踏步

    畢需來個全面大改造!  但在改造的同時 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  球隊 球員都需配合 最重要的是時間 還是得定下來

    5年? 10年? 20年? 何時重返國際籃賽又不致於脫節?

    但我們還是必需忍痛放棄國際賽事,說真的我們參不參加都改變不了亞洲局勢

    (但不放棄一些各國私下的邀請賽) 如果能利用更長的休兵期參加賽事  最好是能夠在世界四處參加 這樣最好

    但不參加亞洲籃賽 不代表不理  也還是得觀察各國發展情況 當做借鏡 才成

    我比較想講的還是  要有大目標前  得先從小目標做起  但是 又得放棄一些東西

    就拿個 例子 來講 伊朗吧

    伊朗 我們以前可是連鳥都不鳥 輕鬆亂打就能贏的     但現在呢?  是他們輕鬆亂打我們就能贏的

    這幾年他們發生那種變化? 我們還是一直到他們把我們打趴了才徹底清醒    他們能夠在這幾年養出這種實力   實在值得我們借鏡

    但他的重新出現確打趴了幾個亞洲強國

    你的意思是再回到早期CBA 的洋將  洋教練 模式,

    可惜    要先花太多錢,而  過去已經試過了,結果倒了,證明 小市場  無法  搞大成本.  企業都是花錢要有收益的.

    沒有企業家是慈善家!  你的立意好 ,但是太過理想化.  沒有人會去做的, 因為洋將洋教練成本高. 真正買票看球者少, 連小巨蛋都租不起了.......

    台灣現在百夜蕭條,人們都快活不下去, 大企業都出走了,甚至縮減編制省成本,你要台灣商人們花大錢去投資一個一定虧錢的事業,幫助國家體育發展,說難聽一點沒有人這麼愛台灣!!   這麼愛體育!   就連政府也不會做!!

    看看我們那些參加奧運拿銅牌的舉重選手,那一個不是家人老師在投資培養,要等她們出名後,媒體才注意到她們.......

    看透台灣了, 政府是商人, 企業家是商人,要有利益才會培育!   然而體育強國除了種族,環境之外 , 國家 跟 企業 的 栽培 與  資金投入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短視的台灣政府跟企業是不會有的!  

    所以台灣的體育不可能有飛躍性的整體提升!  只有靠偶然產生的天才!   最後台灣天才只有靠自己努力  甚至   離鄉背井才能成功!  因為淺攤難養蛟龍!

    況且閉門造車,  成效有限. 蒐集情資,偏向於紙上談兵,  籃球的經驗只有比賽才實際能獲得, 這是對抗性運動. 只有持續對抗才能進步!

    世界籃球的進步是很快的. 就好像是我們在台灣上補習班,從小學英文, 花了10年,成效等於放洋2~3年.

    大環境才是進化論的根基.  

    只有選擇  精英  (SBL 濃縮成2~3 隊讓  有心要經營的  大企業投標  這2~3 隊的人馬就是 中華國家隊 的骨幹班底  其中可以包含 歸化球員  )  出走  去  更有市場   更高等級 的 場所 打拼, ( 講難聽一點這就是還在世界活躍的 成功台商的做法! )

    (CBA 是最好的地方, 1.同文同種,沒有融入問題, 2.亞洲最高實力殿堂,脫亞入歐的大門   3. 市場大有 收益性,不論是收視率 ,曝光率, 話題性 或是 廣告代言   4.本身就有洋將可以對打, 節省成本.  5. 更有機會參加大型比賽  6. 說遠一點, 未來甚至可以爭取共同組隊打奧運 , ex. 陳信安+姚明   )

     積極參加有一定素質的國際賽,  加上積極 歸化好球員  或是潛力球員 加入國家隊  ( 把錢花在刀口上 見效最快,  就好像世界先進國家都是用好的移民政策提升人口素質跟數量,如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直接提升國家競爭力,    落後國家主要靠生育率提高數量.  缺點是一堆, 國家跟家庭要先背負成本.很不實際.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缺人, 只要有計畫性的分配即可滿足需求.  )

     像我之前說的 a 計畫, 才是 台灣籃球  未來的出路. 

    a .  台灣SBL 精英化成 2~3 支球隊 加盟 CBA , 並且考慮多用歸化球員   (如  簡浩), 參加更多大型的國際賽事. ( 開放 與  出走) 

    資源整合 後的 球隊 素質提高, 加盟CBA 戰力跟市場會加大, 用歸化球員提升實力也是迅速有效的做法,(俄國,美國,德國都在做,這是正常 不做是笨蛋 落後)  

    積極參加國際賽事提升大型實戰經驗!

    短期內會被人說不愛台灣, 但是長遠看來才是台灣籃球的生路! 永續經營之道!  重返榮耀之路!

     

     可是一些因素 如我之前所言      命運 ( 大時代的包袱 +  狹隘的想法 + 對立的心態 = 共業 )    會帶領我們走向 b    

    b.   只經營 瓊斯杯 跟SBL.  參加亞錦賽    (鎖國 與 墮落)

    短期內是愛台灣,台灣妹妹會支持,但是球隊多, 市場小, 國際經驗少, 打來打去自己人,整體實力無法提升.  

    國際比賽漸漸失利, 觀眾失去期待. 不看球賽.   然後日漸凋零,  球隊沒有收入, 最後垮台, 球員被迫轉行, 經驗傳承再次中斷.   承接再次斷層.             

     只能等待天才出現,離開台灣自己奮鬥,然後被說成台灣之光.


    我欣賞伏爾泰的話:「雖然我百分之百反對你的意見,但我百分之百支持你說話的權力!」
  •  08-23-2008, 3:13 上午 199037 in reply to 198943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我也很好奇 退出容易 但回去是不是也這麼容易

    大家都知道體育跟政治常常都是難捨難分的   這點先不談了

    首先為什麼要全面退出?!

    難道是因為參加國際賽影響了我們的表現?

    這影響恐怕不是最主要,而是大大說的聯賽問題、訓練問題、洋將洋教以及籃協

    如果最主要的問題目前都無法解決了  就開始想說次要問題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目前都還沒有經驗能夠証明兩者無法並行

    況且我認為與其為了訓練國家隊的主力球員必須犧牲參加國際賽的機會   那也用不著全面退出

    而是改派二軍或大學隊作為國家隊的替補或下一代國手的試煉

  •  08-23-2008, 7:03 上午 199040 in reply to 199037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中華籃協曾經是被棄養的孩子,現在如退出亞籃聯,想回去是不是又要再等好幾年?甚至以中國越來越強大的狀況看來,會不會永遠無法回去?

    全面退出,就算英明如王人達,我想也不會如此決定。

    我有個想法,SBL比賽期間,不曉得能不能將所謂的國際賽常客集中起來,一週訓練兩次,等到季後賽開打,未進前四的球隊中,再挑選表現良好的球員來集訓,季後賽打完,再把四強中,除了國際賽常客之外的潛力球員集中,一起訓練一兩個月,等到七月打完瓊斯杯,就開始去國外打比賽,如此一來,我們的球員應該會有進步,而且當他們失敗了就是自己打不好,不是國際賽經驗不足了。

    但重點還是在於..錢!

  •  08-23-2008, 10:24 上午 199062 in reply to 199040

    • JC莊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9-29-2009, 2:36 下午 JC莊
    • Top 5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12-15-2006
    • 籃球名人堂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台灣的籃球已經分配到極高的體育預算和經費了,  原因是籃球迷非常多, 政府不得不"從善如流".  相對於在國際間還佔有一席之地的棒球運動來說,  籃球運動所享有的公帑已經是極度的不合情不合理了. 

    尤其是台灣的女籃界更是忿忿不平,  以男籃那種成績卻要吃掉80%的預算,  女籃為何而戰?  我常說台灣的男籃的問題是環境太安逸了.  球員全部都變成公務員了, 籃協也是那種超級公家機關,  所以整個"籃球施政"給人的感覺就像"衛生所在舉辦防蚊宣導活動"一樣,   一切都是為了對上級交差了事的表面功夫.

    我認為應該先將籃球預算砍掉一半,  而且只讓女籃享用剩餘的預算(還比現在的多),  聘外籍教練, 長期集中訓練, 密集和強國訓練比賽....如果 3年內還是未能站穩亞洲第三的位置,  就算是實驗失敗了.  如果女籃從亞洲第四名都無法推進到第三名,   那麼亞洲排名七上八下的台灣男籃也沒必要再花錢了.

         

     


  •  08-23-2008, 10:42 上午 199063 in reply to 199062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我想就如莊老爹之前講的籃協完全不缺錢!

    而是不知道怎麼用

    還有建議男女籃退出亞籃比賽我是覺得說

    倒不如就用沒參加亞洲賽這段期間 讓男女籃四處去打國際賽

    也要比打短時間的亞洲賽要好太多了

    所以我不主張去打亞籃賽  而是花錢四處打更強的國際賽

    你說這種分小組賽打的杯賽  有強的對手  有極弱的對手  這種 弱強相差太多了  對球技上實際培養沒有意義

    打個比喻

     大家可以想想花了1~3個月集訓  打亞洲賽 然後落個6~11名回來  一點意義都沒有

    還是先花1~3個月集訓後  每年固定在亞籃賽比賽這段時間或更長 去像 歐洲 美洲等地

    花錢 找靶子隊 來練要划算多呢?  還是繼續爭這種沒意義的名次 完後就讓球員 自砍重練呢?

    同樣是 練等級

    我覺得 四處找強隊練身體被電爆 要比亞洲賽短期被電爆要強很多

    但球技是需要培養的  所以才建議 先全面退出 亞籃賽幾年

    不過先爭取亞洲籃總許可  讓我們再重返時有能順利重返 

    這跟將我們踢出亞洲籃總是不同的

     

     


    Taiwan Rookie 4-star!
  •  08-23-2008, 11:25 上午 199076 in reply to 198894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组2-3个队参加大陆CBA联赛,不要说什么赚不到钱太少,要想提高水平就要有牺牲的,政府多给点补贴。请个高水平欧洲教练教技战术,美国教练教身体训练,2年内可以回到亚洲前3,3年内可以进国际比赛场
  •  08-23-2008, 8:00 下午 199134 in reply to 199063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TWBO大大說的意思是,讓亞洲籃總先將我們停權(這樣不用擔心是否能重返?),如此一來,我們不能參加亞洲籃總辦的任何比賽,但就有時間不斷的在國外移地訓練打比賽,原來男籃獲得了籃球項目80%的補助款,那是不是應該查查王先生有沒有a錢..感覺籃協似乎沒做什麼事啊

  •  08-23-2008, 8:30 下午 199137 in reply to 199062

    • CaoCao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4-14-2012, 11:24 上午 CaoCao
    • Top 50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8-13-2008
    • 北京
    • 麥當勞高中明星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JC莊:

    台灣的籃球已經分配到極高的體育預算和經費了,  原因是籃球迷非常多, 政府不得不"從善如流".  相對於在國際間還佔有一席之地的棒球運動來說,  籃球運動所享有的公帑已經是極度的不合情不合理了. 

    尤其是台灣的女籃界更是忿忿不平,  以男籃那種成績卻要吃掉80%的預算,  女籃為何而戰?  我常說台灣的男籃的問題是環境太安逸了.  球員全部都變成公務員了, 籃協也是那種超級公家機關,  所以整個"籃球施政"給人的感覺就像"衛生所在舉辦防蚊宣導活動"一樣,   一切都是為了對上級交差了事的表面功夫.

    我認為應該先將籃球預算砍掉一半,  而且只讓女籃享用剩餘的預算(還比現在的多),  聘外籍教練, 長期集中訓練, 密集和強國訓練比賽....如果 3年內還是未能站穩亞洲第三的位置,  就算是實驗失敗了.  如果女籃從亞洲第四名都無法推進到第三名,   那麼亞洲排名七上八下的台灣男籃也沒必要再花錢了.

    个人以为JC莊老师所提出的多和强队比赛是对的,但长期集训并不是正道,大陆在八,九十年代已经搞过类似的模式了:行政足球,行政篮球什么的,尤其是足球,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成绩越来越烂,连朱彦硕老师都说中国足球是"狗熊"(其他方面我们都会争辩一番,惟有足球是没脾气的).我不是说大陆人做不到的事情台湾人也做不到,但长期集训,这种封闭环境对球员的身心伤害是很大(不管女球员,男球员都是年轻人,不能总关着他们),球队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矛盾,处理不好,球员就有可能集体炒掉教练.要想提高水平,根基还是在联赛.像本贴的一位大大提出SBL精简成两到三只球队参加CBA是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CBA不能说水平极高,但在亚洲还是不错的,市场也大,赞助商自然会增加,也比较容易受到NBA的注意。至于政治上的阻碍,加拿大的球队不也在打NBA,而且人家还计划接纳三支欧洲球队。两岸都应该有智慧和耐心处理这件事。说了这些话,希望不会被认为外人多事。谢谢。


    昨晚在小石城我如坠云里雾里,甜心connie尽职尽责。

    最压抑的城市往往有最好的姑娘,像盐湖城和匹兹堡。
  •  08-23-2008, 8:41 下午 199139 in reply to 198970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籃協的錢有沒有弄"溼"呢?

    好好奇喔~~


    Taiwan Rookie 4-star!
  •  08-24-2008, 10:43 上午 199219 in reply to 199139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我觉得TWBO提出的多打国际赛的方法虽好,但也要看到国际赛和国际赛不一样。像一般的友谊赛,邀请赛,商业赛(其实差不多都一回事),对手派什么阵容来和你打,又使出几分功力都不好说。像中国男篮奥运前的热身赛,很多对手很水,根本达不到锻炼效果。95,96年那会中国足球也乐衷于请大牌强队来打商业赛,当时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打国际赛还是不行。究其原因,中国打别人当正式比赛打,可别人可没认真踢,那些大牌怕受伤,你稍微踢的狠一点他们就躲着你,过一会就换下休息了。而且经常有球队宁交罚款也不带齐主力的情况。而像亚锦赛就不同了,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而且还有资金问题,一般来说你想和比你强的队热身是要给人家钱的,谁来出这个钱?要是比赛在岛内打还有门票收入,要是去欧美呢?

    至于SBL整队加盟CBA的问题,是一步险招,有没有必要搞这种赌博值得商讨,倒是多增加球员级的交流是个稳妥的办法。

    另外,其实现有的SBL制度也有改善的余地,比如说总决赛可以从别的队临时借用球员,把总决赛搞成F5的聚会应该很有卖点,可以给借用的球员和他的球队一点提成什么的,这样皆大欢喜。当然这样也有问题,比如F4都在两队,田磊给谁不给谁可能有纠纷,还有可能会影响年轻球员的培养,这个就需要组织者做好协调工作了。
     

  •  08-24-2008, 4:50 下午 199353 in reply to 199219

    • liuxm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7-21-2011, 9:39 下午 liuxm
    • Top 15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9-06-2007
    • 大學明星隊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WikiMonkey:

    我觉得TWBO提出的多打国际赛的方法虽好,但也要看到国际赛和国际赛不一样。像一般的友谊赛,邀请赛,商业赛(其实差不多都一回事),对手派什么阵容来和你打,又使出几分功力都不好说。像中国男篮奥运前的热身赛,很多对手很水,根本达不到锻炼效果。95,96年那会中国足球也乐衷于请大牌强队来打商业赛,当时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打国际赛还是不行。究其原因,中国打别人当正式比赛打,可别人可没认真踢,那些大牌怕受伤,你稍微踢的狠一点他们就躲着你,过一会就换下休息了。而且经常有球队宁交罚款也不带齐主力的情况。而像亚锦赛就不同了,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而且还有资金问题,一般来说你想和比你强的队热身是要给人家钱的,谁来出这个钱?要是比赛在岛内打还有门票收入,要是去欧美呢?

    至于SBL整队加盟CBA的问题,是一步险招,有没有必要搞这种赌博值得商讨,倒是多增加球员级的交流是个稳妥的办法。

    另外,其实现有的SBL制度也有改善的余地,比如说总决赛可以从别的队临时借用球员,把总决赛搞成F5的聚会应该很有卖点,可以给借用的球员和他的球队一点提成什么的,这样皆大欢喜。当然这样也有问题,比如F4都在两队,田磊给谁不给谁可能有纠纷,还有可能会影响年轻球员的培养,这个就需要组织者做好协调工作了。
     

    SBL球队整队进入不太现实,受到管理和体制问题的制约,同时SBL球队的人才培养体制也不相同。到最后很容易发展成云南红河一样的雇佣军球队。而且这也打击了下级联赛进军CBA的信心。所以公平的考虑就应该从下级联赛开始,以其他球队同样对待。不过如果去下级联赛要出头,有点难。

  •  08-24-2008, 9:30 下午 199432 in reply to 199353

    • CaoCao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4-14-2012, 11:24 上午 CaoCao
    • Top 50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8-13-2008
    • 北京
    • 麥當勞高中明星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liuxm:
    WikiMonkey:

    我觉得TWBO提出的多打国际赛的方法虽好,但也要看到国际赛和国际赛不一样。像一般的友谊赛,邀请赛,商业赛(其实差不多都一回事),对手派什么阵容来和你打,又使出几分功力都不好说。像中国男篮奥运前的热身赛,很多对手很水,根本达不到锻炼效果。95,96年那会中国足球也乐衷于请大牌强队来打商业赛,当时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打国际赛还是不行。究其原因,中国打别人当正式比赛打,可别人可没认真踢,那些大牌怕受伤,你稍微踢的狠一点他们就躲着你,过一会就换下休息了。而且经常有球队宁交罚款也不带齐主力的情况。而像亚锦赛就不同了,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而且还有资金问题,一般来说你想和比你强的队热身是要给人家钱的,谁来出这个钱?要是比赛在岛内打还有门票收入,要是去欧美呢?

    至于SBL整队加盟CBA的问题,是一步险招,有没有必要搞这种赌博值得商讨,倒是多增加球员级的交流是个稳妥的办法。

    另外,其实现有的SBL制度也有改善的余地,比如说总决赛可以从别的队临时借用球员,把总决赛搞成F5的聚会应该很有卖点,可以给借用的球员和他的球队一点提成什么的,这样皆大欢喜。当然这样也有问题,比如F4都在两队,田磊给谁不给谁可能有纠纷,还有可能会影响年轻球员的培养,这个就需要组织者做好协调工作了。
     

    SBL球队整队进入不太现实,受到管理和体制问题的制约,同时SBL球队的人才培养体制也不相同。到最后很容易发展成云南红河一样的雇佣军球队。而且这也打击了下级联赛进军CBA的信心。所以公平的考虑就应该从下级联赛开始,以其他球队同样对待。不过如果去下级联赛要出头,有点难。

    SBL球队加入CBA还有个问题,就是SBL球队是否愿意和大陆球队进行球员的自由转会,我觉得球员流动是件好事,这样也会有大陆球员在台湾球队打球,但台湾的球员也可能四散到大陆的球队里,这样可能造成台湾的球队却没剩几个台湾人,就像英超的Arsenal一样,到时候还会有台湾球迷来看球吗?不好说.


    昨晚在小石城我如坠云里雾里,甜心connie尽职尽责。

    最压抑的城市往往有最好的姑娘,像盐湖城和匹兹堡。
  •  08-25-2008, 1:24 下午 199555 in reply to 199432

    Re: 台灣男女籃全面退出亞洲籃球圈的可能性..............

    沒成績就退出 ?未免太沒志氣了吧? 為什麼一直退步要檢討而不是爛罵.   沒成績 籃協是要付最大責任 但是從來沒有付過責任 為什麼我們一直退步? 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們沒有跟上"世界的潮流"  

    什麼是"世界的潮流"  基本上三個步驟  但是三個步驟台灣都沒做  有一點像過去八年臺灣的經濟

    1國內競爭的提升 這當然就是外來球員的刺激 強如西班牙俄羅斯希臘中國外籍選手都是強化競爭力提升國內球員實力的方式90年代希臘 意大利籃球的發展也是有大量南斯拉夫美國球員的加入如Zoran Savic, Drazen Bordriga,Sasha Danilovic, Toni Kukoc, David Rivers,Dominique Wilkins 臺灣勒?

    2保送年輕到外發展 例子可多嘞 NBA選手Kliza, Sangala,Alexaznder Kaun,Nash,Jasicavius,非NBA韓國 徐章勳,前年去年都送一披15歲203-208公分的 小鬼大概8個左右印度,中國,日本 ,中亞,更不用說歐洲,南美洲了

    3歸順boseman球員,俄羅斯的JR Holden是03年俄羅斯superleague的MVP也在俄羅斯總統Putin的公證下成為俄國人他在07年就幫俄羅斯拿下歐錦賽冠軍,卡達一個幾百萬人的國家幾乎全隊都是美國人連Zendon Hamilton都在隊中約旦有 Jamal Shamala, Sharan Wright,Soobzokov,日本有Henderson (Sakuraki)菲律賓有Taulava 敘利亞有Maadanli, Marcello Correa, Thiago Makluf 在巴西 

    看看臺灣有做任何的一項嗎?  每年SBL, 瓊斯杯, 門票收入去那兒了? SBL一年好歹也有2000萬 支出都有值行單位買單

    籃協只有一句”培養中華隊經費” 我看籃協退出臺灣籃球 臺灣籃球才有機會吧

第 2/3 頁 (共 41 項)   <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