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Re: 專訪周俊三:問題募集與調查

  •  07-14-2011, 4:09 下午

    Re: 專訪周俊三:問題募集與調查

    打完後才發現deadline更改到昨天了,不過既然都打了,還是就PO出來吧,

    給往後圓球團隊的訪問內容參考。而且我問題有點太多有稍微有點犀利,本來就不太可能全問 哈哈

    ---------------- 

    想問阿三哥, 是否覺得台灣欠缺負責抓籃板和防守的苦力中鋒?

    台灣長人不多 具備良好運動能力的更少 但就我長年觀察,

    中華隊三大長人雖有運動能力 但籃板能力尚不能稱上優越,

    只有田壘偶爾在奮力一搏時 才會在國際賽抓到10以上的籃板。

    如果中華隊擁有運動能力稍差 補防能力也沒很夠 但卡位扎實又積極拚戰的中鋒

    不一定要很會衝搶進攻籃板 但常在禁區附近埋伏找機會。

    這樣對中華隊是否會有正面助益?


    籃板球的意識並非只有中鋒才能有,NBA的Jason Kidd便以精準籃板落點和拼搶精神(Hustle)著稱

    中華隊也有李學林,常可以看到他抓下中華隊最多的籃板。

    若要從現今台灣籃壇中(不限於有入選中華隊集訓者),挑選出可上場,籃板能力又最強的五人,

    阿三哥心中的人選是哪五位呢?


    另外,大幅提升後場高度和第一線防守能力,

    阿三哥是否認為這樣可以降低對中華隊禁區負擔 彌補禁區高度不足的劣勢?

    像是排出 林書豪 張宗憲 陳信安 田壘 曾文鼎 這樣的陣容

    雖然禁區是劣勢 但1-3號在亞洲有機會有高度身材優勢。


    前幾天的報導中,曾刊出即便是中華隊第一主控李學林也不夠讓阿三哥滿意。

    想請問對於李學林的優缺點看法是甚麼呢?

    其實我更想知道四位PG的優缺點, 不過可能礙於時間, 我想問問第一主控就好。


    前面有人提到中距離。我想請問阿三哥,是否認為大換血後十年來,

    中華隊運用中距離的比例過少?

    所謂的「外線攻勢」,就真的是指在三分線外拔起來投的攻勢嗎?

    南韓的射手群也會嘗試中距離出手,像東亞資格賽中,

    控衛梁東庚就以快速切入後的急停跳投逮到攻擊機會,

    吃了李學林幾球;

    日本隊的得分王射手川村卓也,大家都知道要防堵他的三分,

    然而他也常靠優秀的運球和橫向移動能力,在中距離拔起來出手,

    這才是他成為日本JBL得分王的主要原因。

    在籃球最高殿堂NBA中,幾乎沒有哪屆的得分王不擅長中距離。

    我發現許多球員似乎都要等到年事稍長後才會常以中距離攻擊,

    像陳志忠大約到了30歲,才開始常以中距離攻擊,

    常常把球帶到罰球線就跳起來穩穩命中,

    像這樣的武器沒在中華隊出現,我是深感可惜。

    如果阿三哥覺得中距離比例確實過少,

    那是否在這次集訓過程中,戰術上增加中距離出手的比例?

    另外,楊敬敏近年也常以中距離作為主要武器,

    前年第六季他拿下SBL得分王(平均19分)靠的就是他的中距離。

    然而他在國際賽似乎中距離並沒那麼穩定,

    阿三哥身為他母隊的教練,可否分析楊敬敏國際賽中距離拿不太出來的原因?

    他去大陸打球,對於如何站穩腳步,阿三哥給他的建議是甚麼?


    以往中華隊在關鍵時刻常常出現人人有攻擊機會,

    個個沒進球把握的情況。

    雖然還沒選出12人,但阿三哥是否會先設定好第一個處理球的首要人選,

    並賦予他們機會、責任與期待?

    例如日本隊可能會先把球交到田臥勇太、川村卓也或竹內公輔手上,

    南韓隊交給梁東庚、趙成愍、金周成或歸化混血Stevenson

    中國交給易建聯或王治郅

    伊朗交給巴哈拉米或哈達迪

    黎巴嫩交給歸化洋將或法迪

    卡達交給新混血Ngombo。

    中華隊會設定誰呢?


    最後還想問, 阿三哥覺得國際賽的成績 在短期內來講是否很重要呢?

    毛前理事長去年剛上任時曾說 先辦好國內比賽比較重要,

    您是否支持這樣的論點呢?

    如果中華隊要在國際賽有個好名次,至少以打進奧運外卡賽和世錦賽為目標,

    也就是亞洲前三名,您覺得國家隊應該要有怎樣的集訓計畫?

    例如拉長集訓時程到四個月以上? 至少在前一年就決定好隔年的集訓大方向?

    您贊同以單以球隊為主體領導國家隊嗎? 而且這樣可能造成母隊訓練事務停擺,

    會不會造成困擾? 是否支持長期聘請外籍教練?(如果經費夠)

    還是說,其實先辦好國內聯賽,自然就會對國際賽成績有所助益?

    就算是外籍教練,不管是中華隊以前的買利嘉、或是中國和日本現在的外籍教練,

    其實也大都是在他們國內聯賽的單一球隊執教後,才受邀帶領國家隊,

    如果國內聯賽發展良好,那您會贊成球隊聘請外籍教練,

    而後國家隊再進一步考慮聘用這些外籍教練嗎?

    還有聽說顏行書打算去張宗憲的學校擔任實習教練,

    而且被授予幫助張宗憲轉型成PG的任務,所以中華隊不考慮請顏行書當張宗憲的個人指導嗎? (笑)

    您認為顏行書這樣去國外長時間進修,是否也可以當國內新興教練努力的目標?

    而顏行書歸國後,您是否期待他成為另類的「外籍教練」呢?


    另外,韓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的全國打球風格都很一致,

    這似乎讓他們在國家隊集訓的過程中 省去許多統一風格的功夫,

    您贊成在國內聯賽打出統一風格後 國家隊訓練也會比較有效率這樣的觀點嗎?

    這似乎也合乎毛前理事長的先安內後攘外理念。

觀看完整的討論串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