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  09-27-2011, 2:18 下午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staycool:

    我看了一些大家的讨论,诚然有不少见解是针扎弊病的,但也有不少球迷的发言是大而无当的,至少在我作为一名篮球工作者而言,是这么一种感觉。

    以前我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跟大陆的易建联,王磊,易力他们是一拨的,当然,我是没什么名气了。后来,到国外读书,在HAWAII,跟吴岱豪曾经一起打球,他在BYU,我在UH。我说这些,并不是代表我就多么地具有代表性,也并不代表我说的一定是有说服力的,只是,既然我切身地参与到这项运动,相信有些观点是比较靠谱的。

    要说台湾篮球的问题有很多,归结为制度、经营、规模、氛围,这些宏观的东西就不多说了。从微观的具体的竞争场面而言,不够高只是一个层面,关键是对抗性太差了。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台湾队员的落位不够快,挡拆做得不扎实,三分不稳定,下快攻失误,篮板保护不佳,罚球不稳定,其实这些几乎全是因为对抗性不佳所造成的。譬如罚球为例,即便不是职业运动员,随便在街头篮球找个不错的人,都能达到70%以上的命中率,但一到比赛中,就很难了,在高对抗的转换中,你的手指、肌肉、呼吸、频率、甚至习惯,都会不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世界上好的球队,一般罚球都不错,越是差的球队,罚球就越差,这很大程度是对抗造成的。

     对抗性的问题,不是只有我知道,任何一位篮球工作者自己都知道,哪个篮球工作者,甚至说体育工作者不希望自己有强健的体格和优越的协调性。台湾篮球人自己也知道,但要改变,乃至提高对抗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最能得到锻炼的场所就是联赛的强度,不是到健身房练就能出来的。

    我给大家说个小事,当年,我记得在HAWAII,有一次我跟吴岱豪打完球,他说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我问他怎么打算,他说要么回台啤,要么去日本,但他自己最想去的是大陆。我开玩笑说,好啊,大陆现在人傻钱多,你快去了。他回答说,除了赚钱以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保持高强度,如果回台湾或者去日本,刚去的时候会很好,但时间久了,对抗就下来了,水平也降低了。我调侃他说,那你去NBA啊。他笑笑回我一句:我也想啊。

    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是,任何篮球运动员都想把球打好,请不要过度苛责运动员本身。

    那天我在武汉现场看了台湾对韩国那场,我记得第一节台湾打得很好,但全部都没有对抗,陈信安的空手切,李学林的投射,但对方金周成、吴世根、文泰中,全部是靠身对抗的,我就感觉后面台湾可能顶不住了。虽然这么说有点马后炮,但台湾篮球要不提高对抗,水平很难提高。

    一家之言,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不足挂齿!

     

    說得太好了  

    我也覺得基本上 台灣球員的基本功跟亞洲強國的選手比較起來 有差一階 , 基本的動作做得不夠扎實, 導致戰速執行不出來, 或執行力很低.  最後很免強的濫投.  跟亞洲強國比起來, 我們打球有點客氣, 就算衝進去搞個進攻犯規 至少氣勢上有壓過對方  接下來的比賽才不被壓著打

     很多東西不是去健身房bulk up 就能提升對抗性 , 懇請staycool解說 要如何提升 (本身也算是一名業餘球員, 這也正是我的缺點)

      

     

     

     

觀看完整的討論串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