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Re: 籃協是不是應該有人出來負責??

  •  09-25-2015, 8:19 上午

    • 朱彥碩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5-28-2024, 11:35 上午 朱彥碩
    • Top 1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7-13-2006
    • 台灣台北
    • 籃球名人堂

    Re: 籃協是不是應該有人出來負責??

    alansocool:

    烏托邦愚民 ─ AhUtopian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9960

      首場比賽對黎巴嫩在許多的因素下以92比87五分之差落敗,當然我們從統計數據上會直接看到的是投22中10的罰球,不過檢討球員在場上的罰球準確與否,對於我們球迷在看球的觀點上其實幫助不大,因此本篇會著重在教練團的因素居多。

    一、從場上安排的防守策略來看有無完整、或充分利用情蒐?

      首先是關於對手情蒐,前國家隊總教練許晉哲教練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的時候一再提到情蒐的重要性,你的情蒐將可以決定你整場比賽要採取的大方針為何,我們當然相信國家隊等級的情蒐應該要更深入,不過我們從同是運動視界的寫手分享的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這篇預賽對手分析,第二個並沒有刊登在運動視界上的介紹,大概可以清楚知道一個重點:過往熟知的法迪(Fadi el khatib)不在的黎巴嫩,主力的重點將會擺在三個後場球員,194公分高的Arakji、192公分高的Jasmon Youngblood還有192公分高的AhMad Ibrahim身上,而至於西亞國家近來的長人,也都走向歐美模式、具備有拆開後拉出投三分的能力,這應該也不是太稀罕的事情。

      好,當對手的進攻主力是在後場身上時,如果你有把握自己的後場球員能夠封鎖對方的後場主力,那採取壓迫、盯人的防守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如果做不到時,採取以著重外圍防守為主的32(如果有曾文鼎跟Quincy Davis都在陣)或131(兩人只有一人在陣),搭配一些重點指示也是可以抑制外圍火力;但是我們先回頭看看,對方三大後場主力的身高,194、192、192,光這樣的身高差距,我們就沒有任何一個後衛能夠頂得上,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但周俊三總教練卻仍然在大部分的時間,去執行盯人,而曾經在第二節收到好效果的區域聯防卻在下半場整個被雪藏,不知道周俊三總教練是沒有意會到對手主力在後場,還是根據什麼情報認為我們的後場可以有能力撲滅對手的主力?

      於是整場就看到對方簡單的放單邊切入,或是高位執行擋拆後,我們的後場在盯人防守下完全沒有對抗能力(這並非努力或是態度問題,光是身高就差一截),於是必須頻頻讓禁區補防,對方的後衛身高視野跟護球能力都夠,切深一點,讓你有能力干預高個投射的禁區球員來不及跟出去,產生諸多的外線空檔,不然就是跟了但是籃板也空了,整場被三分投30中13、11個進攻籃板,就是防守策略下的失當。

           Q1  Q2  Q3  Q4

    CT   20   21  16   30

    LB   26   14   26   23       由表可看出唯一把黎巴嫩單節得分壓在20分以下的就是用區域聯防的第二節

    黎巴嫩 3後場 Ibrahim 得23分 Youngblood 得18分 Arakji 得14分  合計55分

    二、呂政儒是這樣用的嗎?

      我們之前在瓊斯盃的時候,就有兩次探討過三總的三分射手使用跟戰術安排,當時的結論大概是幾個,第一個就是他底下的射手在瓊斯杯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太多專門設計的跑位,頂多就是單邊簡單的單雙擋,那種過去許總時代射手繞來繞去的跑位,至少在瓊斯杯沒有看到;第二個,他畫的三分投射戰術板,第一波的跑動幾乎都是誘餌,而且他通常喜歡拿純射手當誘餌,這對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是很可以討論的事情,通常當誘餌的球員除了要具備吸引力之外,他還必須能夠具備對於場上防守方應變的解讀能力,還有解讀之後的執行能力,才能夠在當完誘餌之後,有自行衍生、成為意料之外空檔選擇的機會,簡單地來說,可以說在國際賽把點數全部點在投籃的呂政儒,並不具備誘餌的第二項需求,因此我們從瓊斯盃到這場比賽都可以看到,暫停後的set up play的三分出手,呂政儒幾乎都沒起到作用。

      這是進攻端沒有善用呂政儒的地方,當然,呂政儒本來也該要有自己找尋空檔、不要倚賴戰術的本事,這我也贊同,他上半場也隨機地找到不少空檔、把握,有著良好的表現,但下半場呢?這邊我們就要回到前一個話題,防守策略的安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呂政儒從來不是個單防優秀的球員,而盯人防守除了需要高度的單防能力外,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而純射手的投籃穩定度常常跟體力相關;如果你有意識到上半場就是靠著呂政儒的外線拉回比數、而下半場也同樣需要,那你除了在進攻端該有更多的佈置外,防守端你就這樣放呂政儒去做他不擅長的消耗戰嗎?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呂政儒假設國際賽的個人攻擊力是+5、防守力是-7,許晉哲透過大量量身訂做的跑位設計(攻擊+5),還有在防守端利用團隊防守來掩護呂政儒的不足(防守+1),讓呂政儒最後表現出來是個攻擊力+10、防守-5的球員,而周俊三則就是讓他個人發揮進攻、防守(攻防初始+0),但是當他在防守端影響體力後,連帶影響他的進攻(攻擊-2),最後下半場變成個攻擊力+3、防守-5的球員;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個射手去執行防守任務,我們之前也在這篇瓊斯盃回顧提到,該用的是陳順詳,而陳順詳較多元(但相對來說並沒有在國際賽堪稱為突出)的攻擊能力也比較適合三總體系下那種弱邊埋伏球員。

    三、結論

      這場其實還有很多的點,包括「陳世念一先發就兩失誤落後8分」,或是「QD為什麼一直要用14落位、進攻硬打禁區,而只有在關鍵的時候才回到他真正擅長的高位擋拆跟進」可以談,但是關鍵來說,從根據情蒐後下的防守策略判斷就錯,而錯了之後也沒有試著去調整、改用在比賽中已經發現較好的方式,更讓這樣的防守策略拖垮了台灣上半場進攻火力最旺盛的球員的體力;而即便在這麼多策略錯誤加上罰球烙賽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僅僅以5分之差落敗,就更可以看得出來這場比賽的失去有多可惜。

     

     

     

     

     

    這篇文章,說實在話,有些講的並不是事實。批評是可以,但跟實際狀況不同,我只能說並不是在前線、也不清楚狀況就會這麼說。

     

    首先說情蒐的問題,事實上,在比賽前一天,許晉哲與周俊三就已經見面了。許晉哲也針對了黎巴嫩的問題跟周俊三說。唯一的變數是Youngblood在與山西隊的熱身賽並沒有出現。一直到比賽當天的半夜,我得知他已經趕到了長沙,我還特別留言告訴了三哥,三哥在隔天早上回了我表示知道了這件事。但是對Youndblood的特點,確實是不太熟悉,而能不能打,狀況如何,也不知道。但對他的特點掌握之後,中華隊在先落後的情況下又追上來,之後的比賽,實在是球員自己在籃板與罰球問題上沒掌握好。

     

    對哈薩克的情報是很足的,之前也評估過哈薩克應該在這組比較強。我不認為這存在情蒐問題,這一組唯一情報不足的,就是卡達。

     

    如果要說,中華隊對於西亞歸化球員的防守很糟,這是最大的問題。西亞歸化的球員不是歸化大個子,而是小黑後衛或是二、三號的搖擺人,而中華隊並沒有理想的防守人才。像哈薩克的那個小後衛,可能李學林可以去頂,但其他人都不行,誰防守都有問題。

     


    我的新浪blog
    http://blog.sina.com.cn/twiverson
    我的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1666330110/

觀看完整的討論串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