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國內的中鋒迷思以及現況

  •  03-11-2007, 2:17 上午

    國內的中鋒迷思以及現況

          近期看到許多朋友不滿意SBL濫投三分的現象,其實追根究底來說,國內缺乏中鋒的問題在國際賽中更顯的無力。放眼望去現在世界籃壇,例如NBA,在太陽隊帶起快打炫風的小球戰術後,「去中鋒化」已經成為許多球隊效法的對象,像是巫師隊etc...。但這樣做真的好嗎?個人認為小球戰術固然可行,但倘若隊中沒有像Nash這樣的分球高手,外加體力充沛、外線神準的跑轟球員,這一切都是空談,講的難聽點,中樞的漏洞只會造成沒有籃板、家裡沒大人的景象。

           話題回到台灣球員,當今能夠稱作「中鋒」的球員,你覺得是哪一位呢?這次明星賽票選先發中發出現吳志偉,相信很多球迷相當不滿,不過以嚴格的角度來看,吳志偉真的算是球風較像中鋒的一位,你何曾看到他沒事跑到三分線投射?頂多是中距離和擦板罷了,大多時間都在禁區打爛帳攪和。至於曾文鼎被列入前鋒,個人覺得「實至名歸」,雖然國內他主打的是5號位置,國際賽中也是他扛起中鋒大任,但是他的機動性和敏捷性還有投籃方式,4號位置應該才是真正屬於他的球風。國內目前實屬於中鋒位置的球員,除了剛剛提到的吳志偉,我想到的第一人是賴國弘,他的好不用我多加說明,其實中鋒的好壞通常取決於腳步的判斷,好的腳步對中鋒的進攻有很大的幫助,防守亦然。本季湖人隊的拜南在賈霸的指導下有明顯的成長,我們不妨多觀察他在禁區低位單打的腳步以及轉身鉤射的手腕運用,會發現比起去年那種稚嫩、無師自通的胡亂打法好太多了。另外,國內禁區一直缺乏苦工,苦工不限制是中鋒,前鋒也是搶籃板重要的一環,像金塊隊的Najera 是標準undersiz的前鋒,但他壯碩的體格和拼戰的精神,往往是那些人高馬大美國球員所欠缺的,這也是為何以他白人身材還可以在NBA打滾的重要原因。國內肯做苦工的球員太少,少到幾乎叫不出名字來,苦工代表奮力爭搶籃板、努力防守、積極卡位、有效檔人etc...,有些球員卻把努力防守解釋為犯規,最好的例子就是台啤隊的哈孝遠,防守需要技巧,例如腳步的移動、手臂的妨礙,最重要的是防守概念的專注力,而不是腳步跟不上便拉人犯規,這種案例國內太多了。

           國內缺乏中鋒人才,除了身材受限外,缺乏好的指導人員也是主因。NBA各個球隊中都有指導人員,有的教外線投射,有的教禁區單打,所以指導人員是培育中鋒的第一步。即使有好的人才,如果沒有好的指導人員,那也是空談。目前有些隊中有指導人員分工的情況,這是好的,但多半是有關後衛的教學,今日三分球投射問題,由此也可觀察出一些端倪。中鋒培養應該由HBL就要做初步的規劃,當然不用太早定位,但基本可分為純控衛、得分型的SG和SF、在禁區打滾的鋒線這三大類,提早在高中做類型區別,大學前2年找到屬於自己球風的位置然後「定型」,而後2年積極培育其位置的技巧、鑽研所需的能力,這才是改善目前許多球員搖擺人的問題,不是不好,只是從國際賽的經驗來說,好不到哪裡去。

           聊聊今年暑假的亞洲男籃錦標賽,之前有筆者發言這篇[中華男籃隊的危機] ,其中提到集訓天數短暫的問題,有鑒於之前的移地訓練等等漫長的訓練整合,結果卻都不盡理想,這次短時間的集訓或許能改變球員們懶散的心態。我記得朱哥曾經討論過集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戰績的好壞,這點從亞青就看的到實例,無須冗長的練習導致球員受傷等問題,重要的是短期內集中所有球員的注意力,讓他們心無旁鶩的專心練習1個半月,這比漫不經心的練習3個月有效多了。再來,中華隊隊形的問題,這幾次國際賽打下來,最能夠打出正常身手的算是田壘,因為他不但具有身高、彈性、外線以及籃板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心態的調整,國內很多好手一到國際賽就失常,像是林志傑在移地訓練時很正常,但國際賽就是打不開,除了強度有差別,如何克服先天條件不足,用速度和技巧,還有最重要的籃球精神TEAM來完成比賽,始終堅持,抵死不從,這是國內球迷都想看見的,如果像對上中國隊那樣打一節就棄械投降的萎靡心態,就算你有再大理想也都是泡影。

           希望中華隊能夠加油,好好調整出每個位置適當的先發及替補陣容,發揮團隊精神,不濫投,多傳導,多嘗試,或許今年能夠打出一番好成績,前提是球員的鬥志要夠,贏球慾望要強,要忘記條件輸人這件事,用代表國家尊嚴的態度出征,那麼,即使輸了,也能贏得對手尊重和我們的掌聲。

觀看完整的討論串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