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 籃網新「豪」友小白射手Joe Harris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籃網在NBA新球季被看扁在東區墊底只有20勝,因為攤開他們的陣容只有NBA台裔之星林書豪與中鋒Brook Lopez,最多再加上Bojan Bogdanovic,算得上是正值生涯巔峰的球星,其餘不是老的老,就是小的小,或是沒有知名度的咖,實在看不出來能玩出什麼把戲。

     

    但是籃網打了2場季前熱身賽下來,團隊戰力並沒有想像中差,陣容中也可以發現一些亮點,其中又以3年級小白射手Joe Harris表現最出色,2戰平均11.5分,3分球85中,從籃網教頭Kenny Atkinson致力於3分球作戰的企圖心來看,Harris很有可能是本季讓人驚豔的「豪」友、「豪」幫手!

     

    Harris其實小有來頭,他在2014NBA選秀第2輪第3順位被騎士挑中,原本是騎士看重的重建潛力股,但該年季外LeBron James高調從邁阿密返回家鄉克里夫蘭,球隊走向整個180度大轉彎,Harris只是一介菜鳥,自然是板凳中的板凳,並常被下放騎士直屬NBA發展聯盟Canton Charge磨練避免「冰」壞掉。

     

    不過Harris2014-15年新秀球季,還是把握51場出賽時間,繳出3分球合計8431中,命中率達36.9%的優質投射功夫,然而2015-16年球季,Harris因腳傷只打了5場,最後被迫進行season-ending手術,由於球季提早報銷,騎士為了省「豪華稅」在季中將他出清至魔術,隨後又被魔術釋出,成了無業自由球員。

     

    還好Harris的射手潛質與苦練精神並未被忽略,當時騎士的主管,也是昔日杜克大學神射手Trajan Langdon與助理教練Bret Brielmaier,今年季外雙雙被籃網挖角,Landgon被聘為總管Sean Marks的特助,Brielmaier則入主Atkinson的教練團,雙雙推薦球團簽下Harris,籃網以2年底薪約網羅Harris,第2年還是球隊選擇權,現在看來是有賺無賠。

     

    Joe Harris2

    Harris對自己的信心從未受今年腳傷開刀影響,因為他知道他只是需要機會,只要機會一來,他早就做好準備,而且這個準備,是早在小學4年級,甚至更早就ready了,他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NBA球員,並且一路努力朝這夢想邁進!

     

    Harris是來自華盛頓州不到4000人的小鎮Chelan,父親Joe Harris Sr.是當地高中的籃球教練,他從4歲起就跟進跟出體育館陪爸爸練球,耳濡目染下對籃球有無比的熱情,小4的時候當父親要求他的校隊球員寫下他們的人生志向時,Harris竟然也要求比照辦理要立下志願。

     

    Harris的志願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寫在自己臥室的天花板上:

     

    Have confidence.
    Work hard.
    Good team member.
    Great attitude.
    Win a championship
    Become a pro.

     

    然後他牆上也寫上一些NBA球星的名言,其中包括「J博士」Julius Irving說過的:I've got confidence in myself to believe that when I'm healthy and hitting shots no one can stop me. Great athletes have to think like that.

     

    Harris還不只是寫志願、名言來激勵自己而已,而是身體力行努力練球,他爸媽所訂下的家規也很妙,他們知道Harris愛打球、愛看球,只要他有違反家規、逾矩行為就是禁止去練球、看球,Harris說:「這是這世界最慘的懲罰了!」然後每年暑假體育館要整修3周,當他重回體育館練球的第1件事就是親吻地板說:「寶貝,我回來了!」

     

    Harris這就樣人小志高氣,先成為華盛頓州的高中明星球員,後來拿到維吉尼亞大學的籃球獎學金,打滿大學4年,成為NCAA頂尖聯盟ACC的明星球員,然後完成被NBA選秀的夢想,這個夢想雖在上季遭挫,但是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也未被埋沒,籃網找上他來參與重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Harris並非只是小白射手,他在維吉尼亞大學接受Tony Bennett的調教後,防守也懂得截長補短,靠頭腦與判斷來對手進攻方式與路線,以彌補體能與移位上的不足,Atkinson就說,Harris的防守比他預期還好,所以Harris在新球季至少能卡位主力替補的位置,並在外線埋伏,等待林書豪切入突破後的分球,靠外線來轟出他未完的NBA夢!

    Joe Harris
  • 從海峽盃中國美女總經理談起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颱風天沒事幹,就來談談925結束的台灣SBL與中國CBA交流賽「海峽盃」吧!要從何談起呢?那就先從比賽中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福建潯興美女總經理伍伯蘭開始。

     

    伍伯蘭2

    海峽盃打3天,但是從第1天起,不只是媒體,而是連球迷都一定會注意到這位坐在球員席後方觀眾席的短髮俏麗女子,本來以為他是隨隊的職員,或是隨隊職員的女友、老婆之類的,但是打開秩序冊,赫然發現福建的球隊介招第1位就是她,而且是掛名總經理。

     

    總經理有沒有搞錯啊?腦中浮現第1個想法,她看起來這麼年輕,難道是老闆的女兒嗎?這個問題憋到第3天才去打聽出來,伍伯蘭既非「掛名」總經理,也不是「花瓶」總經理,而是女強人,從球隊基層一路幹起,最後做到這個位置。

     

    她的強項是招募球員,尤其是和經紀人打交道、網羅洋將,因為她擁有很好的語文能力,又擅於溝通,對事情也很有想法,很受球團的重用,就這樣升到總經理這位職務,當她上任第1天,就被中國媒體封為CBA最美的總經理。

     

    當然,要談海峽盃不能只是「膚淺」地談美女總經理,整個海峽盃下來,我感受最深的是,CBA全力NBA看齊,但是他們的本質卻未能跟著改變,所以中國籃球即使在亞洲是一方之霸,但是仍難和世界抗衡。

     

    會提到美女總經理,就是要講洋將主宰一切的CBA,福建所找的大洋將J.J. HicksonDwight Buycks都打過NBA,尤其是才28歲的Hickson,在NBA還打得到球,足夠納入輪替陣容內,但是選擇來中國打工。

     

    我找到難得的機會和Hickson小聊一下,因為福興的官員禁止球員和媒體訪談,只要看到媒體找他們聊,就會過來「理性」勸退,還好Hickson願意在賽後獨自1人收操時,和我小聊一下!

     

    我告訴Hickson:「You’re killing everybody in this tournament. You don’t belong here. You belong to the NBA.Hickson聽了大笑說:「Man,過去這1年半我在NBA上場機會不多,我只想打球,我和經紀人與家人討論後,認為中國是能讓我打到球的地方。」

     

    沒錯,Hickson在中國的確可以打到爽,而且他的價碼遠比想像中低,不到150萬美元,不過若加上勝場獎金,應該可以突破這數字,然後球季結束後,若表現受NBA青睞,可以在季中重返NBA再撈一筆。只是我想再跟Hickson多聊,他的翻譯就靠過來了「理性」勸退了,還好,和Hickson拍個照留念並未被攔阻,至少為這段訪談留個回憶!

     

    JJ Hickson

    中國CBA20隊,每隊2個洋將,共40位其實是呈現「僧多粥少」局面,也由於搶的人多,行情已有下滑趨勢,除非是天王級的,必須開「破盤價」才能打動球星的心,像是廣東宏遠今年所簽的Carlos Boozer200萬美元,其他洋將的議價空間已經比以前小很多,因為你不要,其他洋將搶著要。

     

    NBA球員到CBA淘金也是算過的,同樣100萬美元,在NBA扣完稅大概只剩60萬美元,但是在CBA是實拿100萬美元,所以以Hickson為例,他現在在NBA可能只剩底薪140萬美元,扣完稅只剩80多萬美元,當然沒比CBA來得優。

     

    不過基本上,CBA洋將還是從「公定價」100萬美元談起,然後從獎金加碼,這才是球員要拼的,也是球團肯給的,這次海峽盃福建2位洋將與山西小洋將Jamaal Franklin據了解都是拿100萬美元。

     

    由於洋將是NBA等級,也讓這次海峽盃的比賽很有看頭,尤其是看山西被譽為「大3元先生」Franklin一球在手主宰全場,真是讓人看得樂趣無窮,他也裡子與面子雙贏替山西拿下最後冠軍。

     

    Hickson表演也很過癮,過去在NBA看他沒什麼特別的,但是來到海峽盃,他的彈性、彈速、爆發力就是高過其他人,不僅在內線殺爆,還可以抓下籃板1個人運過半場、伺機1條龍,底角的3分線也勇於出手,這些都是在NBA看不到的!

     

    但是扣除洋將後,其實中國球員的競爭力並不高,身材每個人都很嚇人,對抗性訑都優於台灣球員,但是技藝並不夠全面,籃球智商也常有讓人一頭霧水的感覺,這就是中國籃球普遍的通病!

     

    中國球員不是不肯練,而是練過頭了,1天可以練3餐,練到都疲勞性骨折,還會被老闆說不夠吃苦耐勞,加上他們都是從15歲起就被挑中的「籃球苗子」,妻早就集中訓練,每天只有籃球,並沒有讀太多書,所以頭腦上是比較平庸、死板一點,但是籃球要打得好,頭腦是勝過體能的。

     

     

    所以即使中國在請洋教練也是大手筆,像是山西助理教練Will Voigt就是身出NBA馬刺名門的影像分析師,又是奈及利亞奧運代表隊總教練;福建J.T. Prada昔日曾帶過中華職籃CBA的宏福公羊,後來也在NBAWNBA謀職過,但是球員腦筋轉不過來就是轉不過來,請來名師的成效還是大打折扣!

     

    加上CBA是採「雙洋將」制,排名墊後的球隊還可以找亞洲外援,所以比賽就是看這些洋將與外援主秀,中國本土球員淪配角發揮的空間並不多,更遑論要揮灑個人的創意,所以比賽整體內容,就球的流動性來看,並不夠順暢好看,且缺乏團隊合作,就看洋將與外援所提供的娛樂性,本土球員的亮點不夠讓比賽發光、光熱!

     

    但是你說我羡慕不羡慕CBA?答案是肯定的,當然不是為了美女總經理伍伯蘭!而是他們所投資的財力、人力與全力向NBA看齊的心力,每支球隊年度預算至少2億台幣起跳,而且他們可以不計盈虧來玩,因為每支球隊背後不是國營事業,就是財團撐腰,錢不是問題,只要贏球一切都好說!

    伍伯蘭3
  • 2016年NBA新球季風向球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距離NBA新球季開打只剩5周時間,新球季風向球會導向哪邊,相信是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既然提到風向球,那麼就要有個參考依據,NBA賭盤向來是話題指標,也有大數據精算,近日最新賭盤也開出新球季各隊預測勝場數,就讓我們來一瞧究竟。

     

    2016-17 NBA wins

    攤開這份最新球季賭盤勝場預測,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且大吃一驚的絕對是被看扁的東區「三衰」公牛、尼克與熱火,預測勝場數竟然分列分區第101112名,這賭盤未免也開得太詭異了吧!然後西區最讓人意外的是已連續4年被摒除在季後賽之外的爵士,預測勝場數飆到分區第4

     

    先來談談東區被看看「三衰」,其中最令人難解的一定是季外再度大破大立重建的尼克,大手筆網來公牛「雙人組」Joakim Noah與「飆風玫瑰」Derrick Rose,即使這2人的耐戰力堪慮,但是先發還有Carmelo Anthony與新生代新星Kristaps Porzingis,左看右看重返缺席3年的季後賽都只是及格而已!

     

    其實也我不看好RoseNaoh在尼克所能產生的效應,但是今年季外「禪師」總管Phil Jackson佈局不只是迷信大牌而已,挖角來Courtney Lee擔綱先發得分後衛也是步好棋,替補功能性球配置上更有過人之處,像是Brandon JenningsJustin HolidayMindaugas KuzminskasMaurice NdourGuillermo Hernangomez根本就是另一套既可以鞭策先發5虎,同時也夠稱職輪替的5位可用之兵,以這樣的替補深度,除非新任教練Jeff Hornacek再度「凸槌」否則尼克是至少前8、上看前4的新興強權!

     

    New-York-Knicks-Super-Team

    賭盤看衰公牛季我可以理解,因為我也不看Jimmy ButletDwyane WadeRajon Rondo3人組」,問題再簡單也不過,球只有1顆,但是這3人都需要「一球在手」才能極大化個人能力,那麼球權該怎麼擺平,即使最老的Wade願意犧牲,那麼ButlerRondo誰來發號施令?然後輪替的長人Taj GibsonNikola MiroticBobby PortisRobin Lopez,戰力與人手又未若上季,公牛在新球季的確有得磨合與調整。

     

    至於熱火,即使走了隊史最偉大的Wade,我是覺得還是有老8的實力,因為Wade走了,球權才能交給去年季外重金續約的Goran Dragic,否則只要Wade在,Dragic永遠都只能當配角,無法一球在手變出把戲,換言之,現在球交給了Dragic,熱火成敗就看他了!

     

    熱火在其他補強上也有驚豔之處,像是找來Dion WaitersWayne EllingtonDerrick WilliamsLuke BabbitWillie Reed功能性至少無虞,而且不要忘了3位接班新星Tyler JohnsonJustise WinslowJosh Richardson同樣讓人期待,只要能解決血栓問題纏身的Chris Bosh處境,熱火還是有得燒啦!

     

    另外是讓人關切的台裔之星林書豪新東家籃網,被看衰在東區墊底很正常,因為季外補強功虧一簣,只好先走「勤儉建軍」路線,找願意配合重建的老將,搭配一票新秀,就看「布魯克林連線」Brook Lopez與林書豪能否健康無虞聯手搭檔領軍,只要這對「雙人組」沒有受傷問題,籃網的戰績絕對不止20勝。

     

    其餘東區排名應該大致沒有疑議,或許「綠衫軍」塞爾蒂克的排名能衝到第2有點讓人意外,不過季外進補到Al Horford的確是大補丸,但是也不要忘了被拓荒者挖角走攻勢製造機Evan Turner,不過整體而言,東區仍將維持上季騎士一人高高在上,其餘前8球隊都在伯仲之間的拉鋸戰。

     

    賭盤看好爵士在西區崛起讓人好奇,但也不無可能,因為爵士是NBA當今「小球瘋」大行其道下,少數「逆向操作」的球隊之一,他們強打「雙塔」Derrick FavorsRudy Gobert的防守招牌,過去2季挑戰季後賽都只差臨門一腳,本季又有老將Joe Johnson助陣,加上兩大傷兵Alec BurksDante Exum歸隊,戰力絕對有增無減。

     

    尤其季外針對控衛罩門下猛藥,從溜馬交易來同是馬刺體系出身的George Hill,加上ExumShelvin MackRaul Neto,應該不難磨合出先發與替補分工分明的控衛輪替,加上Gordon HaywardJohnsonBurks也都分球能力,爵士是該奏凱歌重返季後賽了,只是名列第4的排名應該是高了點!

     

    西區其他排名,我比較有意見的是小牛,我認為小牛在今年季外的補強成果不錯,尤其是前勇士「雙人組」Andrew BogutHarrison Barnes,兩人將在小牛扮演比過去難勇士更吃重的任務,相信表現會更加全面,尤其是Barnes能否成為日後Dirk Nowitzki退休後的一哥接班人,更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只要這「雙人組」夠給力,小牛仍有衝擊前8實力。

     

    各位球迷怎麼看這份新球季的勝場預測排名呢?下好離手,準不準再5周後即可見真章!

     

    posted 22-09-2016 12:57 by 艾迪 | (Comments Off)
    Filed Under:
  • 中華隊挑戰盃第8名皆大歡喜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中華男籃在伊朗亞洲挑戰盃錦標賽,先是預賽3連勝,接下來苦吞5連敗,最後以當初所設定「前8」目標的第8名低標坐收,但是這是個皆大歡喜的名次,因為這樣球迷才有「討論」的空間,中華隊也才有「成長」的空間。

     

    閻家驊2

    中華隊在挑戰盃拿第8,若要打分數,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60分勉強及格,但是要我打的話,中華隊有70分的分數,這個分數對球員、對教練團都一樣,因為贏球大家一起贏,輸球大家一起輸,不分教練與球員。

     

    其實我相信大家只想問,為何第8名是皆大歡喜?上屆中華隊是銀牌耶,而且本屆還有6位舊將,另加上擁有國際賽經驗的周柏臣,但也不要忘了還是有5位國際賽(台灣境外)菜鳥,蔣淯安、李維哲、間偉儒、胡凱翔與周伯勳。

     

    這裡指的「歡喜」,是指中華隊拿第8名,球迷才會歡天喜地品頭論足,尤其是針對以閻家驊為首的教練團在這屆挑戰盃的執教表現,如果中華隊在8強賽是以1分險勝南韓,而非1分惜敗,中華隊驚喜闖進4強,那麼球迷「歡喜」指數應該暴跌。

     

    閻家驊是台灣籃壇爭議性人物,他是籃球素人,既非國手,也非科班教練出身,但是卻讓台啤這支曾面臨解散的球隊起死回升,締造SBL和璞園平起平坐的4座總冠軍王朝,所以大家對他的成就又愛又恨。

     

    你可以批評閻家驊不會畫戰術、只懂當大哥,不會練球、但卻要在臨場調度,他會拿冠軍完全歸功他會「找球員」,並且在國內有「哨音」護體!沒錯,這些雜音都沒停過,但是他就是拿了4座總冠軍,如果「閻家驊經驗」那麼好複製,那麼為何SBL偏偏只有他成功?

     

    其實我也很好奇閻家驊在國際賽的執教表現,尤其是在哨音這部份,他帶隊是不可能享受在SBL的「哨音」禮遇,那麼他如何在沒有親身練球、也沒有臨場畫戰術情況帶領中華隊,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很想看,甚至比看球員打球還想。

     

    閻家驊不懂訓練、不懂戰術,但看得懂比賽,也知道比賽節奏的變化,然後靠他獨樹一格的用人智慧與調度風格,能拿下第8名,說真的值得給60分了啦!而且不要忘了,當家一哥劉錚在第5戰,也就是複賽最後1戰出戰中國第4節決勝期剛開始就右眉角裂傷,那場比賽中華隊只以8893惜敗。

     

    劉錚最後3戰都掛免戰牌,中華隊能在8強賽和最後拿下銀牌的南韓廝殺到最後讀秒階段,才以6970飲恨輸球,光這2場比賽,我就會再替中華隊在本屆比賽的表現各加5分,所以最後給70分的分數,這個分數當然也包括閻家驊為首的中華隊教練團表現。

    閻家驊

     

    說真的1分之差就是4強與第8名的天堂與地獄之天壤之別,如果閻家驊第1次執教國際賽就闖進4強,那麼他真的是國內、國外都吃得開的「天之驕子」教練,這樣的結果相信是很多球迷所不樂見的,所以閻家驊還是拿第8名就好,讓球迷有更大的「討論」空間。

     

    閻家驊在3連勝的時候告訴我:「還沒打之前,我們是擔心的要死,現在有3連勝,大家信心都出來了,接下來約旦、中國大家都想奮力一搏挑戰自己的極限!」在最後5連敗後,閻家驊告訴我:「年輕球隊就是憑這股氣,對南韓1分輸球,大家都打悶了,不是不想拼,而是氣上不來!」

     

    閻家驊還說:「我比執教SBL更絞盡腦汁想辦法激勵球員,在最後2戰出戰中國與印度,要撐過去,即使沒有前4,還是要拿下最好的名次,可惜最後還是第8名,原先3連勝讓大家燃起希望,最後5連敗也令人失望,我要扛下責任,我們輸在經驗,這包括我的執教經驗。」

     

    說真的,1分之差如何量化成功與失敗?若我們在8強賽1分勝南韓進4強,就代表中華隊換血成功、閻家驊執教有一套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相同道理,中華隊在8強賽1分惜敗,也不代表換血失敗、閻家驊執教一蹋糊塗!

     

    2014年中華隊拿下挑戰盃銀牌,老爹Otis Hughley的確有一套不容否認,只是那屆競爭強度與賽程難度未若本屆,只有8隊參賽,中華隊在9天只出賽6場,然後8強賽前曾有2天與1天的休兵日,8強賽是3連戰;本屆則是12隊參賽,9天內打了8戰,包括預、複賽5連戰,休段1天後8強賽3連賽,強度明顯有差。

     

    好了,不需要繼續「檢討」閻家驊了,必畢竟球賽是球員在打,教練只是在一旁督軍(當西瓜),況且就我對閻家驊的了解,這次挑戰盃應該是他首次,也是最後1次帶中華隊了,不管未來台啤是否繼續拿SBL總冠軍,他都會「讓賢」,所以就不用再過度「討論」他了,回歸球員這部分的焦點。

     

    這屆比賽最大的收穫當然是獲得國際賽經驗,然後又打出了蔣淯安與周柏臣兩位可用之兵,其中以蔣淯安的表現最讓人振奮,他克服了174公分的身材劣勢,打出了國際賽的競爭力,掌控節奏能力很出色,擅長的進攻也吃得開,甚至我還覺得閻家驊太要求他打「傳球第1」的控球,犧牲了些許攻擊型控衛的進攻力。

    蔣淯安

     

    周柏臣過去在國際賽都是長人替補的替補,這次被賦予先發重任,終於證明自己防守能守,進攻也偶爾佳作,過去那幾年在國家隊「陪練」的日子沒有白練了!只是周柏臣進步空間還很大,尤其是在中距離與策應這方面,中華隊身材本來就不如人,周柏臣若能進一步拉開團隊作戰空間,球的處理更好,那殺傷力會更強。

     

    這屆挑戰盃我也很關注胡瓏貿的表現,我對他期待很高,也希望他能勝任「小球」強力前鋒,因為胡瓏貿有扛205公分以下對手強力前鋒的能膽識,他若能在中距離與高位策應上再進化,相信好用程度不會輸周柏臣,只是閻家驊將他定位在小前鋒,即使後3戰遞補劉錚先發受重用,但是打小前鋒未發揮出最大特色,失誤也多了點,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至於劉錚與周儀翔,相信他們兩人就是未來中華隊的「雙箭頭」,兩人都是有球在手就能帶領球隊的中心型球星,不過周儀翔在球的處理上比較好,劉錚則是進攻破壞力更大,所以劉錚擔綱第1得分選擇、周儀翔扮演playmaker,會是兩人均衡球權最好的角色配置。

     

    再來談「新台客」戴維斯(Quincy Davis)33歲的他真的是為中華隊完全燃燒了,「雙10」表現也是贏球基本盤,我相信Q還能再戰國際賽,但是中華隊要替他找好本土長人備胎,不能再動輒出賽逾35分鐘,必須控制在25分鐘左右,一方面才能延長他的運動生命,另一方面本土長人才能生存與成長的機會。

     

    最後就是周伯勳、李維哲、簡偉儒、林郅為、胡凱翔等這些新生代球員,他們同樣辛苦了,在有限機會很認分在場上、場下各司其職,未來仍值得持續獲選中華隊培訓的肯定,今年挑戰盃只是換血的開始,第8名的成長空間、想像空間都很大,來年的亞洲男籃錦標賽才是重頭戲,重建工程還有賴教練與球員繼續參與。

    戴維斯
  • 姐弟情深:台美混血Joy & TJ Burke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關心台灣籃球的球迷請留意囉,如果近日在台灣各大知名景點或是餐廳,遇到一對平均身高200公分的男女一起出現,不要懷疑,八九不離十是碰上台美混血姐弟包喜樂(Joy Burke)與包提傑(TJ Burke)

     

    離台13年後,包喜樂與包提傑今年又首度在台聚首,包喜樂去年先回來,在闊別台灣12年後回來效力中華女籃;包提傑則是睽違13年後,又踏上出生地,準備在新球季打SBL,近日分別到裕隆與富邦練球,下周還要到璞園,然後做出最後加盟決定。

     

    其實不只是包家姐弟對回來台灣感到興奮,相信有關心台灣的球迷,也對這對姐弟檔充滿期待,因為他們真的是愛台灣,把自己當成台灣人,回來不只是想打籃球,若可以的話他們還想做更多回饋台灣。

     

    包喜樂是在結束澳洲SEABL職籃後,先回美國幾天,緊接著就在24日回到台灣,當天就去看璞園在大鼎D-Live的夏季聯賽,然後在昨天又陪著包提傑到富邦練球,姐弟情深溢於言表。

     

    包喜樂去年打中華女籃,獲得非常正面評價,她對於在台灣一切心存感恩,並跟包提傑分享,這也是包提傑同樣樂意返台打球的動力,包喜樂說:「幫弟弟趕快找到適合的SBL是我目前優先要做的事,等一切定下來後,我會留上一陣子,除了陪弟弟外,還要找尋小時候的回憶!」包喜樂在嘉義出生,包提傑在高雄出生,然後一起在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讀書。

     

    包喜樂從小就愛「管」弟弟,她說:「從小我就很照顧弟弟,然後什麼都管,當意見不一樣的時候,就是聽我的就對了。」但是長大以後,包喜樂說:「現在我和弟弟不像姐弟,而是像最好的朋友。」這對既討人喜歡、又平易近人的姐弟,都以「雙胞胎」來形容他們的感情即使2人年紀差2歲,包喜樂生日1990117,包提傑則是199333

     

    由於包提傑是在815回來,當時還1個人,加上是13年來首度返台,包喜樂說:「我和媽媽都很緊張,怕TJ對台灣不熟,適應上有問題,結果他到台灣後一直傳他到哪裡吃東西的照片給我們看,根本就是多擔心了。」不過姐姐還是姐姐,包喜樂說:「這個周末,我要教弟弟坐捷運,台北捷運太方便了,對他幫助會很大。」

     

    但是當我不經意問他們會不會11鬥牛時,包喜樂有點翻白眼不想承認現在打不過弟弟,包提傑可就侃侃而談:「姐姐很老奸,應該在我高中時候,身高快超過姐姐時,我們最後1次鬥牛,姐姐險勝後從此就不再跟我鬥牛了,這樣她就可以保持對我的全勝紀錄了!」但包提傑也趕緊稱讚姐姐去澳洲後,外線更強了,這點他承認比不上姐姐。

     

    看著這對姐弟鬥嘴真的是非常可愛,包提傑接著說:「我和姐姐做什麼事都一起,唯獨吃東西與打籃球是compete(對抗),要比誰吃得多、要比誰打得好!」包喜樂非常不服輸,還聽說有人說包提傑中文講得比她好,讓她很不服氣。

     

    我跟包喜樂解釋,包提傑雖然13年沒回台灣,但他一回台灣跟著在台灣的經紀人張憲銘在一起,都要講中文,所以已經練習好幾天了,當然比較「輪轉」,包喜樂這才有點釋懷表示:「也是啦,我到澳洲打球,又快1年沒講中文,當然要再練習一下。」

     

    我趕緊換個話題和包喜樂聊,前先日子首次和包提傑見面,訪問時聽到他的聲音嚇一跳,因為包提傑講話的聲音與語調和她都很像,感覺就像「重播」去年訪問她所聽到聲音,包喜樂說:「對啊,好多人都這樣說,弟弟變聲前,我和他的聲音根本一樣,在講電話時,連爸爸與媽媽都分不清楚誰是誰。」

     

    包家姐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共同特質就是謙虛,像包喜樂在SEABL表現超優,平均「雙1015.1分、12.4籃板,幫助球隊打進季後賽,還獲選聯盟MVP,我一見到她就喊:「MVP!」然後告訴一旁的「黑人」陳建州:「你知道包喜樂在澳洲殺翻天,是MVP耶!」包喜樂一臉害羞說:「你不要再提了啦!」

     

    我又鬧她說,去澳洲1年,台灣球迷太想念你了,應該要幫你辦球迷會,包喜樂又說:「你不要鬧了啦,辦球迷會?應該只有你和我去而已吧!」我跟她打包票,她太低估自己在台灣的人氣!

     

    當我收起鬧包喜樂的心,問她有沒看里約奧運,她說:「有!」然後互看彼此一眼就知道要講的是共同一件事,她說:「日本打進女籃8強耶,我們去年亞錦賽差點贏日本,也就是差一點打奧運的就是我們中華隊了,好可惜,真希望我去年表現可以再好一點,不要受膝傷影響,然後再找更多好的台灣球員。」

     

    然而包喜樂想做的事不只是侷限在籃球,她說這次回來想做些事,但不是那種要替自己增加知名度的球迷會,而是會把籃球當成一個平台,像是公益活動、慈善活動,都是她會考慮的,她也要觀察台灣需要什麼,然後手掌放在額頭前、向遠方望去表示:「我要做長遠的事,look at the big picture!」

     

    包提傑也提到同樣的想法表示:「我回來台灣,除了想完成未完成的籃球夢之外,也想看看台灣有沒有什麼其他機會,籃球不能打一輩子,但是若要做其他事,我想在台灣做,而不是在美國做,我想替台灣做更多的事。」姐弟倆真是心電感應來著的,愛台灣的心是一樣的!

     

    這時候包提傑又要跟姐姐比誰比較「台」,因為姐姐提議要吃火鍋,她在澳洲最想念的台灣食物就是火鍋,包提傑馬上說:「我要吃麻辣鍋!因為我是台灣人!」包喜樂不喜歡吃辣,但她說:「台灣有鴛鴦鍋,所以我也沒有問題!」看著姐弟一搭一唱真情流露的樣子,我想在台灣感情最好的姐弟最多也是如而已!

    包喜樂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24年6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123456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