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在 02-22-2008, 6:15 下午 由 donkey_3213 發表.第 55 篇回覆.
第 3/4 頁 (共 56 項)   < 前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2-19-2008, 1:38 上午 157727 in reply to 157193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JC莊:

    中華隊早就該揚棄"專職控衛"的觀念了, 台灣的專職控衛都太矮,  180竟然已經算是高的了...

    所以在國際賽經常被壓迫到走樣, 連帶影響全隊的節奏, 而且矮小後衛也是防守時的致命缺口.

     

    "基本動作不紮實",  一直是台灣球隊過度依賴"專職控衛"的主要原因,

    因為各級教練通常只會嚴格要求"專職控衛" 的基本動作, 僅有少數教練偶爾會去要求 "得分後衛".

    因此其他位置球員的基本動作都不及格, 經常在後場遇到包夾就得收球求助, 不然就是跳起濫傳...

    因為 "怕其他球員控球過場會失誤",   所以國內矮小的專職控衛, 才一直能維持生存的空間.

     

    如果台灣的2號, 3號球員, 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控球的基本動作, 那麼台灣控衛的身材才有可能被提昇,

    因為矮小控衛的功能性如果漸漸被較高大的2號, 3號球員取代,

    就會迫使1號球員必須具備能對抗2號, 3號球員的身材條件.

    這是一種自然的"進化原理",  台灣的矮小控衛則是 "退化原理" 的產物.

     

    毛加恩絕對可以打中華隊的控衛, 至少他的控球能力沒問題, 身高夠自然不怕包夾,

    最重要的是, 防守的嚇阻力一定比180左右的李學林, 陳世念強的多.

     

    第一點,如果中華隊現在只是要專職控球的話,那也許毛家恩有機會打中華隊的控衛,因為專職後衛只要把球帶過半場,然後把攻勢組織好就可以,但中華隊甚至現代的籃球對於控球後衛的要求已經不是只是做好專職後衛的帶過半場組織攻勢,而是要強調突破,外線,快速帶球攻守轉換,甚至自己快下進攻跟組織的能力,而毛家恩不要說重心過高的運球在遇到包夾壓迫時容易失誤,他本身的帶球速度跟快攻的組織能力也是明顯不足的,而再半場進攻時他彆腳的外線以及相對於矮將較為不足的切入突破能力,會拖垮整個中華隊的進攻

    當然他是可以在磨練,但現階段來說,選他來打中華隊的後衛不如選陳暉,也許身高矮了一點,但夠壯,速度比他快一點,運球比他好一點,組織比他強一點,外線一樣看天吃飯,我看不出有什麼原因要選毛而不選陳暉

    我認為毛家恩今年是很有機會入選中華隊,但他最後一定只是陪練的份,不會是正式的球員,為什麼?原因就在於中華隊根本沒有他的位置,他算是全能球員,但在中華隊裡面,他就變成了全不能球員,而且他的球路其實中華隊已經有個超人叫做陳信安的擋在前面,根本沒有用到他的地方,我認為他在中華隊唯一有的位置,就是當成防守大鎖來用,因為以他的身材和靈活度,如果加強防守,是可以守對方2~4號的進攻主力,但相對來說,在國際賽裡面,真的有很需要這種所謂的防守大鎖型的球員嗎

     

    第二點,我不太認同你所謂的西亞球隊PG幾乎都在190以上的論調,我們看一下亞錦賽八強內的西亞球隊的控衛,第一名的伊朗PG超過190,第二名的黎巴嫩PG只有185左右,第五名的約旦,我們所熟知的傭兵萊特,登記身高是192,實際上應該也不到190,重點是他其實多半是打二號位置的,他們的主力PG也不到190,第七名的卡達PG阿度拉曼有190,但他也是被李學林打的最慘的,何來西亞的PG幾乎都超過190?再看第三名的韓國,他們的主力後衛梁東根身高只有180,卻讓各隊吃足苦頭,所以真的指示後衛身高的問題嗎?我必須要說,只要國際籃賽的規則不改,PG永遠是最不需要身高也最不會被打點的位置,因為PG的進攻位置永遠是場上五人中最靠外面的,相對防守也是最靠外面的

     

    第三點,所謂從小開始培養高後衛也是很難行的通的,我舉一個比較特別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一般我們台灣男性的身長發育期不像歐美,我們台灣男性的身長發育期以台語的講法叫做"早蚯",也就是說我們台灣男生的身長發育期主要集中在國二根國三這階段,而我們的球員大部分都市從國中開始接受正規訓練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球員身長最快速的時候,卻也是開始接受正規訓練的時候,我們很多球員高一之後身高就沒在長過,所以你會發現我們的球員從小到大打的位置都是從上往下打的,也就是說他很可能國中是打5號,到高中可能要改打3號,到了SBL可能又要打1.2號,一個從4.5號改打1.2號的球員,絕對不可能練的比從小就打1.2號球員的人強,如果今天要練一個190的PG,以台灣男生的身長發預期,他很可能在國二國三就已經是185~188左右了,籃球是講究分工的,你叫國中教練把這麼高的球員拿去練後衛,難道要叫比他矮的球員打中鋒嗎

    國外很多球員因為歐美身長發預期的不同,很多是再高一高二的時候突然長高的,甚至有在大學還長的,而他們再國中時因為沒有特別高,所以練了很多後衛的基本動作,毛家恩就是這樣,所以你要從小培養190以上的高PG,我認為是很難也很不切實際的

     

  •  02-19-2008, 8:58 上午 157748 in reply to 157685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crossover3000:

    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原則上

    有打過校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

    在防守的時候

    隊上有一個身高矮 容易被打點的球員

    自然整支球隊都會比較辛苦

    進攻上 李學林沒有太大的作為

    更談不上他的組織帶給中華隊多大的幫助

    如果有空緯來重撥亞錦賽 你可以回去看看

    控球後衛的工作好像只是把球穩定帶過

    不要掉球就好了 至於要談什麼帶給對手的牽制

    一點都沒有

    其實最基本的問題

    最迫切的問題

    在於對抗性不足

    再來才是身高

    我不知道中華隊的控衛有哪個比顏行書還壯的?

    第一、

      進攻上沒有太大作為?你是期望李學林應該得很多分嗎?中華隊的戰術一向是打快速攻守轉換

    ,以速度來彌補內線高度的不足,李學林對這種的進攻組織會沒貢獻??

    第二、 

     控球後衛的工作好像只是把球穩定帶過?你是指對方完全不壓迫,然後讓你慢慢帶球到前場

    打半場的陣地戰嗎?中華隊的內線應該沒本錢多打這種戰術吧!到最後只是又落得一堆人退到

    外線投三分,而且一旦對方知道我們後衛的弱點,連控球、運球都不好,壓迫防守或就會上來了

    ,哪還有可能讓你慢慢帶球走到前場,控球、運球差的,連球都分不出去了,這時候你就會知道

    190的歐陽和李學林差別在哪裡了。

     

    (以下是我針對高控衛的另外一些看法,非針對你的文所提)

    第三、

      再興時期標榜190的控球歐陽,一樣有著長人重心高、運球、控球動作不佳的缺點,但

    是當時再興的雙塔在HBL有絕對的籃下優勢,根本無需像中華隊一樣打小球戰術,在快攻

    跟控球上,還有花金國(186)、胡祥智(184)擔任主要的角色,歐陽的名義上是控球,但

    真正需要展現控球功力的時間並不多。

    第四、

     能有190又靈活的控衛當然是極品,在沒有極品的現狀下,就不能只以身高當控衛惟一

    的考量,尤其目前台灣根本沒有這種190又靈活的控衛,從小養成也有實行上的困難

    (請參閱之前的文章)。

    我會一直以歐陽當例子,是因為他是近來唯一標榜190的控衛(HBL時期),若是要以

    這樣子的球員來當中華隊的控衛,得到的只有防守上的優勢,失去的卻是更多,

    只能說是得不償失。

  •  02-19-2008, 9:41 上午 157749 in reply to 157748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沒錯! 說得好!! 搜尋我以前的文章就知道了,那時我就大力鼓吹身高190以下的人

    根本就應該禁止參加HBL等級以上的比賽,好提升我國籃球員平均身高。

    相信只要讓毛加恩、歐陽進恆當控球,再把鄭至豪、康昭翔等人徵招進來當中鋒,

    國家隊的實力絕對暴增! 有能力抵抗歐美中日韓等強權!!

    身高無敵! 萬歲~~

     




    生きていれば、何かがある
  •  02-19-2008, 12:10 下午 157769 in reply to 157748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freddylin:

    crossover3000:

    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原則上

    有打過校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

    在防守的時候

    隊上有一個身高矮 容易被打點的球員

    自然整支球隊都會比較辛苦

    進攻上 李學林沒有太大的作為

    更談不上他的組織帶給中華隊多大的幫助

    如果有空緯來重撥亞錦賽 你可以回去看看

    控球後衛的工作好像只是把球穩定帶過

    不要掉球就好了 至於要談什麼帶給對手的牽制

    一點都沒有

    其實最基本的問題

    最迫切的問題

    在於對抗性不足

    再來才是身高

    我不知道中華隊的控衛有哪個比顏行書還壯的?

    第一、

      進攻上沒有太大作為?你是期望李學林應該得很多分嗎?中華隊的戰術一向是打快速攻守轉換

    ,以速度來彌補內線高度的不足,李學林對這種的進攻組織會沒貢獻??

    第二、 

     控球後衛的工作好像只是把球穩定帶過?你是指對方完全不壓迫,然後讓你慢慢帶球到前場

    打半場的陣地戰嗎?中華隊的內線應該沒本錢多打這種戰術吧!到最後只是又落得一堆人退到

    外線投三分,而且一旦對方知道我們後衛的弱點,連控球、運球都不好,壓迫防守或就會上來了

    ,哪還有可能讓你慢慢帶球走到前場,控球、運球差的,連球都分不出去了,這時候你就會知道

    190的歐陽和李學林差別在哪裡了。

     

    (以下是我針對高控衛的另外一些看法,非針對你的文所提)

    第三、

      再興時期標榜190的控球歐陽,一樣有著長人重心高、運球、控球動作不佳的缺點,但

    是當時再興的雙塔在HBL有絕對的籃下優勢,根本無需像中華隊一樣打小球戰術,在快攻

    跟控球上,還有花金國(186)、胡祥智(184)擔任主要的角色,歐陽的名義上是控球,但

    真正需要展現控球功力的時間並不多。

    第四、

     能有190又靈活的控衛當然是極品,在沒有極品的現狀下,就不能只以身高當控衛惟一

    的考量,尤其目前台灣根本沒有這種190又靈活的控衛,從小養成也有實行上的困難

    (請參閱之前的文章)。

    我會一直以歐陽當例子,是因為他是近來唯一標榜190的控衛(HBL時期),若是要以

    這樣子的球員來當中華隊的控衛,得到的只有防守上的優勢,失去的卻是更多,

    只能說是得不償失。

    謝謝你

    我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但其實籃球這種東西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不同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樂趣

     

    我認為李學林絕對是稱職的後衛

    但很明顯的

    在進攻 組織方面

    他確實因為身高的問題

    而不能有太大的作為

     

    他的功用在於突破和分球

    又或著在對方壓迫時安全把球帶過半場

    交給小前鋒 或是得分後衛來跟中鋒搭配

    進攻的發動與隊友的搭配確實是比較少

    很明顯的就是因為身高不足

    而不能帶給對方的控球後衛

    在防守時造成極大的壓迫

     

    但這種矮小刁鑽的球員在對上少數特定的球隊

    可以造成對方的困擾

     

    還有我認為中華隊一點都不像快打旋風

    攻守轉換很快確實很快沒錯

    但我覺得他們根本只是在打機遇戰

    一碰到傳統強隊很快就倒了

     

     

     

  •  02-19-2008, 1:59 下午 157786 in reply to 157769

    • herman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10-28-2015, 12:50 下午 herman
    • Top 5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8-03-2006
    • 台北
    • 籃球名人堂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選James當然要比選陳暉還好,因為國家隊除了考量到即戰力還考量到未來性

    陳今年三月就滿30,現在再召回國家隊也打不兩年,而毛今年年底才會滿26,起碼以後可以用個3~5年

    李學林在多次面對卡達的PG阿都拉曼(193cm,約95kg)時,進攻時可以靠著速度和基本動作把對方吃死,但是防守時只要阿都拉曼拿到球,就必須靠隊友協防,這一個協防,就讓卡達多了很多空檔,中華隊來不及協防,阿都拉曼就低位單打或市外線跳投直接吃掉李,這就是矮後衛的缺點,球技在怎麼好,身材吃虧就吃虧了

    這個時候倘若有毛加恩去防守阿都拉曼,就少了這個擔憂

    如果有176cm的矮後衛又有196cm的高後衛,教練就可以依照場上的狀況派出不一樣的控球

    別想用林志傑或是陳信安去打控球,這兩人是中華隊的得分武器,拿去打控球就浪費了,除非我們已經是領先對方20分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放這樣的陣容

    但是以現在中華隊的實力,碰到伊朗,卡達,黎巴嫩或是約旦等西亞強隊,根本不可能去領先到20分以上

    除了毛,達欣的林宜輝也有控球後衛的潛質,只是達欣有小四和志群兩個優秀的控球,所以他的控球潛質被埋沒,他也有191cm的身材

     

     


    herman
  •  02-19-2008, 2:55 下午 157792 in reply to 157425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籃球不是靠身高而是靠技巧及每一個位置的基本條件的要求 後衛不需要太高而是有驚人的速度及掌管比賽的能力 如果夠刁鑽破壞力夠那更是加分只要看像Chris Paul, Mike Bibby, Jason Williams,Jamal Tinsley, TJ Ford,Carlos Arroyo, Ben Gordon(SG),Raymond Felton, Jordan Farmar, Derek Fisher, Baron Davis,Earl Watson, Luke Ridenour,Tony Parker,Agent Zero, Rajon Rondo這些都是這一個世代的後衛 都在6'2以下 一級控球也很少超過6'3'的 Steve Nash, J Kidd, Mr. Clutch, Starbury, 後衛的第一先天的元素就是速度然後技巧是決定你有沒有競爭力 

    以James的技巧在國際賽打控球是很難的以他的速度防守對方後衛會有問題 除非我們又打區域

  •  02-19-2008, 3:06 下午 157794 in reply to 157786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先提一個假設,倘若五年前開始,

    將林志傑培養成卡達隊阿杜拉曼式的得分型控球後衛,陳信安轉向得分後衛,田壘自五年前培養成小前鋒,曾文鼎大前鋒,吳岱豪中鋒,
    這個主力陣容再搭配幾位體型略遜的實力派替補,比如李學林作替補控球,
    這樣的臺灣隊會是如何?

    即使内綫身高依然不夠,但整體身高提升后,

    特別鋒綫將有3個200cm長人,聯防的效果會有質的飛躍.


    正因爲沒有208cm以上的長人内綫,所以更需要提升其餘位置的身高.
    安哥拉是個特例,首先全隊都是身體素質很強的黑人球員,

    其次安哥拉在世界級比賽裏也無法取得好成績,即使打中國隊也處於下風

  •  02-19-2008, 3:14 下午 157796 in reply to 157786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If James Plays Qatar, he will not be able to bring the ball up against their guards to get into a set offense, he will not be able to post them up, on defense, their guards will drive around James with ease.   James is good player, but at his size and mobility, he will not able to match up against strong quick guards from Qatar, Iran, Lebanon on both offense and defense.  陳志忠is still the best international guard we have, someone who is tough on defense, experienced enough to run offense and able to make a outside jumper with consistancy.  we do need guards who has good size (not only height, but strength) good speedto be competitiv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e need size in center that is what we need, 麒麟子and阿柴can be good power forwards in Asia 壘and安and beast can be 2 and 3 spot,  PG can be rotated between 學林andㄚ忠  we need a natualized big man who can defend and rebound someone like Ben Wallance or Tyson Chandler. 

    I always tell my friends we are 1 player away from being good in Asia.

  •  02-19-2008, 6:54 下午 157855 in reply to 157792

    • Palm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5-17-2010, 4:29 上午 Palm
    • Not Ranked
    • 加入於 01-08-2008
    • 高中校隊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become Barkeley:
    以James的技巧在國際賽打控球是很難的以他的速度防守對方後衛會有問題 除非我們又打區域

    我還是想強調我之前說過的
    矮控衛並非要被完全捨棄
    而是要能讓教練有所選擇
    選一號球員並不是要通通選矮或通通要高
    為什麼不能同時選李學林、野獸、James呢?
    遇到速度快的控衛讓李學林上
    遇到高度夠的控衛讓James上
    遇到身材厚的控衛讓野獸上
    前提是教練要有足夠的選擇啊
    通通選矮的,遇到對方高控衛就毀了
    通通選高的,遇到對方有個刁鑽的矮控衛也毀了
    所以當然是高矮都要選啊
    一支球隊裡面又不是只能有一個或一種控衛的存在

    我會覺得不管控衛或鋒線都應該要盡量挑選高的
    籃球場上的俗諺:跳得高不如長得高
    速度不夠可以區域可以協防,是有方法可以彌補的
    高度不夠要怎麼彌補呢?
    矮控衛真的選一個就夠了

  •  02-19-2008, 7:49 下午 157874 in reply to 157786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herman:

    選James當然要比選陳暉還好,因為國家隊除了考量到即戰力還考量到未來性

    陳今年三月就滿30,現在再召回國家隊也打不兩年,而毛今年年底才會滿26,起碼以後可以用個3~5年

    李學林在多次面對卡達的PG阿都拉曼(193cm,約95kg)時,進攻時可以靠著速度和基本動作把對方吃死,但是防守時只要阿都拉曼拿到球,就必須靠隊友協防,這一個協防,就讓卡達多了很多空檔,中華隊來不及協防,阿都拉曼就低位單打或市外線跳投直接吃掉李,這就是矮後衛的缺點,球技在怎麼好,身材吃虧就吃虧了

    這個時候倘若有毛加恩去防守阿都拉曼,就少了這個擔憂

    如果有176cm的矮後衛又有196cm的高後衛,教練就可以依照場上的狀況派出不一樣的控球

    別想用林志傑或是陳信安去打控球,這兩人是中華隊的得分武器,拿去打控球就浪費了,除非我們已經是領先對方20分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放這樣的陣容

    但是以現在中華隊的實力,碰到伊朗,卡達,黎巴嫩或是約旦等西亞強隊,根本不可能去領先到20分以上

    除了毛,達欣的林宜輝也有控球後衛的潛質,只是達欣有小四和志群兩個優秀的控球,所以他的控球潛質被埋沒,他也有191cm的身材

     

     

    首先,你可能沒看懂我的意思,我說了,以"現階段"來說,如果我是教練,我會選陳暉,因為以毛家恩現在的動作技術,根本沒辦法作為一個PG,我當然知道毛家恩未來性比較好,這樣說好了現在的情況,如果要我從他們兩個人中選一個上場比賽,我會選陳暉,但如果是選進中華隊,我會選毛家恩,即使我現在根本用不到他,我在文章中也說了,我認為毛家恩今年很有機會入選中華隊,但一定只是陪練的份,因為中華隊根本沒有他可以打的位置

     

    再來我沒有辦法認同的是,什麼叫阿度拉曼拿球就需要隊友去幫李學林協防?李學林幾時要隊友協防阿度拉曼了?什麼叫阿度拉曼低位單打或外線跳投就可以直接吃掉李學林?很多人大概NBA看多了,好像只要身材有優勢就可以在低位打點,中華隊在國際賽對上卡達幾乎都適用2-3區域聯防來防守,我想最基本的籃球防守觀念,只要是守區域防守,阿度拉曼要是在低位單打,絕對不是李學林去守他,這點難道都不知道嗎

    中華隊對上卡達,阿度拉曼會在外線跳投多半是因為外圍防守球員去協防內線的緣故,即使把李學林換成毛家恩,以中華隊內線相對弱勢的狀況,毛家恩一樣要去協防內線,一樣會讓對方的後衛有空檔在外線投籃,又會有多大的差別,我說過了,只要國際籃賽的規則不變,控球後衛永遠是最不需要身高的,麻煩好好想一下我這句話的意思

  •  02-20-2008, 2:50 上午 157953 in reply to 157119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樂觀其成,不過困難度還很大!

    當年的阿龍跟東方也曾被寄予厚望,被認為可以培養成190公分身高的高控衛,但最後還是成了有不錯控球能力的前鋒!

    以毛加恩的身體素質跟目前的技術,還是專心在小前鋒的技巧為上,如果能成為優質的鋒衛搖擺人就更佳了!

  •  02-20-2008, 2:59 上午 157955 in reply to 157727

    • kk23800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2-28-2016, 5:27 上午 kk23800
    • Not Ranked
    • 加入於 07-13-2006
    • 圓球地下城市
    • 高中校隊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前面有人提到安哥拉,其實安哥拉國家隊也是有190以上的控衛的,而且其實隊中比較矮的控球也沒多矮,也有185左右。

     其實高控衛的思維在歐美算是行之有年了,之前日本參加世錦賽的歐洲教練就一直希望,可以把隊中的櫻井良太拉到控衛的位置,以應應控衛高大化的現代籃球,在上上屆歐錦賽克羅埃西亞隊教練對於隊上控球的策略很明顯,大部份時間都把198公分當時在籃網隊的Zoran Planinic拉到控衛的位置,而以他們的打法控衛在場上的功能並不明顯,像是多了一位射手,同時又能在防守上也能加強許多,到了比賽末段他們領先,而對手拼命想追分時,又將185公分的控衛Popovic換上場控制節奏,當年的亞錦賽預賽,黎巴嫩教練Paul Coughter為了對付約旦隊197公分的純控衛Sam Daughlas以及複賽對上中國隊的孫悅,也都曾經將主力戰將Fadi Khatib拉上控球的位置以提升全隊高度,雖然最後效果並不是很好。

    總而言之,說了一堆並不是說一定要高控衛才好只有矮控衛不夠,我的意思是,提昇後衛高度確實是目前國際籃球發展中的一種趨勢,我們也不應該忽視,至於我們有沒有辦法培養出高控衛,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圓球城市歡迎您的加入
  •  02-20-2008, 11:23 上午 158004 in reply to 157955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毛加恩打球的確會讓人感覺他有練成 PG 的潛力..

    但運球與外線必定還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來加強..

    現階段台灣要培養高後衛得從國高中開始計劃..而且這些教練們是否都能接受這樣的改變也是個問號...

    不過在這之前..我想軟弱的禁區與卡位籃板意識才是中華隊最大的麻煩.....


    「Everyone wants to win, but not everyone is willing to prepare to win」
  •  02-20-2008, 11:52 上午 158007 in reply to 157794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messitup:

    先提一個假設,倘若五年前開始,

    將林志傑培養成卡達隊阿杜拉曼式的得分型控球後衛,陳信安轉向得分後衛,田壘自五年前培養成小前鋒,曾文鼎大前鋒,吳岱豪中鋒,
    這個主力陣容再搭配幾位體型略遜的實力派替補,比如李學林作替補控球,
    這樣的臺灣隊會是如何?

    即使内綫身高依然不夠,但整體身高提升后,

    特別鋒綫將有3個200cm長人,聯防的效果會有質的飛躍.

    第一:

      這五個人的組合看似完美,但我覺得這五個人同時擺先發,那麼板凳深度一定是弱到不行,

    林志傑、陳信安不適合同時在場上,角色重疊性太大,若能互為替補,反而能增強板凳深度,

    曾文鼎和吳岱豪如果同時在場上太久,沒有輪流休息,一旦兩個人都下場休息,接下來頂替

    上來的中鋒就弱掉了,禁區一下子從雙塔變成唱空城計,落差太大,從過去的國際賽中的經驗

    發現,中華隊越打到後面越是氣力放盡,贏的比賽也會打成輸的比賽,由此可知光靠五人完美

    先發是不夠的,連板凳都要考慮進去,才是完美的組合,五個人大部分的時間從頭撐到尾,

    只會一場打的比一場差,下半場打的比上半場差。

       就國際賽看來,中華隊的內線的人手實在是吃緊的可以,更別說是替補了。曾文鼎、吳岱豪、

    田壘三個人,是擔起中華隊禁區防守和籃板的重要角色,遇上強隊,三人中至少必須要有兩人

    在場上,休息時間有限, 尤其是田壘的角色更是怪異,進攻上是小前鋒、防守時又要轉成

    大前鋒和中鋒的角色,由於體力關係,以致於在進攻和三分線的投射上,並沒有像在達

    欣隊那麼準,常常在國際賽中關鍵時刻熄火,看得出來他實在是累得可以,導致在進攻上,

    小前鋒的角色無法彰顯,我覺得倒不如把小前鋒給別人打,曾文鼎、吳岱豪、田壘三人就專司

    中鋒、大前鋒的角色,這樣一來,可以把小前鋒留給體力更充沛的人做攻擊的角色,提高

    命中率,曾文鼎、吳岱豪也不必得一直保持在場上,如果能再出現一名同等級的選手,

    保持四個人中有二人上場,體力的維持會比現在來得更充裕。

     

    第二:

     要他們練新的位置,除非他們回到母隊(SBL),一樣打相同的位置,長期下來,才有成效,

    否則每次只靠中華隊短期集訓時做角色的轉換,只怕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林志傑和吳岱豪回到母隊當控衛和大前鋒的效益絕對沒有他們當得分後衛和中鋒來得好,

    台啤為了戰績考量,不可能這麼做。

    由於內線人才太少,田壘雖然有當小前鋒的本錢,但在中華隊卻不適合當小前鋒,就我看來

    中華隊禁區的防守和籃板至少要四隻專職的才夠用,目前加上田壘也才三隻,如果田壘還是

    進攻當小前鋒,防守變中鋒、大前鋒(曾、吳的替補角色),體力消耗又過大,進攻反而成效

    不好,不如專司內線的防守、籃板角色,因為這裡是中華隊的大罩門,以往也發現田壘對中

    華隊最大的貢獻反而是籃板。

            一些個人的淺見……:

     

     

  •  02-20-2008, 1:55 下午 158034 in reply to 158007

    Re: 中華男籃史上最高控球後衛-毛加恩

    本季台灣大已經證明了區域聯防可以補身高的不足

    中華隊的身高放到國際赛和台灣大在SBL的困境是類似的

    每個位置都矮上5CM左右

    在身高不如人的狀況下如果還沒有速度及靈性(比人家矮又比人家慢,不準....)

    台灣隊永遠回不了亞洲前四

    田壘 曾文鼎 吳岱豪三人所組成的內線遇到各國中前鋒

    優勢就只剩下速度和靈活度

    即然改變不了劣勢何不往長處發展呢?

    這批球員年紀都很接近

    當他們到約30歲的成熟期就有機會靠經驗闖進亞洲前四


    用心打球的圓球境界
第 3/4 頁 (共 56 項)   < 前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