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 林書豪公牛交易有譜?還是豪扯!

    開季不到3周,沒想到NBA台裔之星林書豪的交易傳言又起,傳了1周後連國內的中央社也發稿了,讓人好奇這傳言的真實性,結果追根究底這則新聞的來源竟是運動網站Real GM論壇的網友Pipfan112所提議的,在網路文章一大「抄」與「炒」了1周後大家似乎都信了!

     

    這位Pipfan顯然是公牛Scottie Pippen的球迷,他的交易提議出發點也是為了公牛,認為公牛後場老將Kirk Hinrich因傷所困,必須再補強才能在東區和死對頭騎士抗衡,因而提出用Hinrich公牛外加2016年首輪選秀權去換黃蜂林書豪的交易提議,同時替團隊薪資減壓。

     

    OK,大家都有言論自由,但是這筆交易提議我必須說爛透了!現實NBA球隊補強可不是在玩Fantasy Basketball說換就換,先來說黃蜂為何要進行這筆交易?這位網友認為黃蜂和得分後衛Jeremy Lamb簽下32100萬美元,顯然是有讓林書豪走的可能性!

     

    林書豪的確是可以打得分後衛,但是黃蜂今年季外會簽下他,主要是要替先發主控Kemba Walker備妥比Brian Roberts更好的第1替補控衛,林書豪能打得分後衛只是替自己加分而已,不打得分後衛也不會因此沒頭路!

     

    如果黃蜂把林書豪交易出去,換回傷病纏身的Hinrich,那麼黃蜂替補控衛不就又只剩Roberts?而且這位網友Pipfan是假設黃蜂又要繼續重建,看在首輪選秀權的份上應該會答應!黃蜂今年季外已經大動作補強了,就是瞄準要在本季拼回季後賽,拿即戰力來換打打停停的Hinrich,只會和季後賽漸行漸遠!

     

    沒錯,黃蜂的確把未來押寶在Lamb身上,但是這並不代表有Lamb23號鋒衛搖擺人的戰力就無虞了,現在NBA大打「小球」,23號位置必須囤積大量人手,黃蜂本來想讓今年季外網羅的Nicolas Batum2號,未料季前熱身賽首戰就掛掉當家小前鋒Michael Kidd-GilchristBatum又要重回3號位置,23號戰力調度人手不算是充裕。

     

    而且不要忘了,黃蜂在和Lamb延長合約的同時,並未執行2年鋒衛搖擺人P.J. Hairston的下季選擇權,明年暑假他將成為自由球員,所以這個決策應該是解讀成黃蜂在LambHairston「二選一」情況下,選擇將未來押寶在Lamb身上,而非解讀成可以讓林書豪走人!

     

    再來看公牛為何要進行這筆交易?Hinrich傷病纏身已非一季、兩季的事了,所以公牛在今年季外又和Aaron Brooks續約,Brooks上季加盟公牛全勤,不僅代班Hinrich有功,甚至在「飆風玫瑰」Derrick Rose受傷期間頂上戰力遺缺,先發21場表現也中規中矩,本季續約才200萬美元而已!況且公牛還有1位第3替補控衛E’Twaun Moore,再交易來林書豪的用意何在?

     

    Hinrich本季年薪287萬美元,林書豪214萬美元,這區區73萬美元的價差,對團隊薪資減壓能起什麼作用?更何況還要附加1個首輪選秀權,當今NBA球隊對選秀權的看重程度遠超過實體球員,首輪選秀權的交易價碼也達300萬美元,為了網羅林書豪再賠上1個首輪,這種賠本生意恐怕不是公牛願意的!

     

    公牛若這麼喜歡林書豪,今年季外就應該將他簽下來,做為Hinrich動不動就受傷的危機處理方案,而非和Brooks續約!結果搞到球季開始,公牛才要交易林書豪,然後還要附加首輪選秀權,況且林書豪合約是「11」,下季屬「球員選擇權」,公牛現在交易他來有可能只用本季而已,明年暑假他就可以走人,若公牛行政階層這麼「凱」,只能「I服了You」!

     

    總之,林書豪不是不能被交易,根據NBA規定,凡是季外916以前簽約的自由球員,必需要到1215以後才能被交易,這筆網友Pipfan所提的公牛與黃蜂交易提議我只能說可能性既不高,創意性又不足,但是牽扯到台灣球迷所關心的林書豪,所以大家似乎都信了,你能不說豪扯嗎!

    Jeremy-Lin-vs-Bulls-e1445339169764
  • 新馬刺5唬

    馬刺衛冕NBA總冠軍之路,在今年52作客快艇第7戰生死戰最後1秒遭Chris Paul絕殺出局,以魂斷季後賽首輪畫下悲情句點後,經過5個月的生聚教訓,以嶄新的面貌強勢回歸,對,他們挖角來了拓荒者一哥LaMarcus Aldridge,但,這裡要談的是「新馬刺5唬」。

     

    沒錯,來了LA12,加上Tim DuncanManu Ginobili老而不退,還有Kawhi LeonardDanny Green順利續約,加上舊將Tony ParkerBoris DiawPatty Mills在陣,讓馬刺奪冠行情未降反升,然而漫長的82場例行賽不可能只靠這8位戰將打天下,這不是馬刺的招牌「養生籃球」。

     

    於是有了「新馬刺5唬」,為什麼稱他們是「唬」而非「虎」,原因他們只將扮演替補小咖,但功能性足夠唬人,將是馬刺教父Gregg Popovich在新球季來唬弄對手,尤其是對付B段班、C段班球隊,讓主力能夠養生,卻又能持續累績勝場數的籌碼。

     

    新馬刺5唬分別是「老」David West、「高」Boban Marjanovic、「矮」Ray McCallum、「快」Jonathon Simmons、「慢」Kyle Anderson,相信除了Wset是大家所耳熟詳且不能算是小咖外,其餘4唬都相對陌生,但沒有關係,他們會在球季慢慢讓大家認識。

     

    馬刺新球季放眼5560勝,其中4550勝需要靠主力拿下,另外這10勝只要分別來自於5唬的貢獻,馬刺的「養生籃球」就賺到了!那就先從今年季外將1100萬美元放水流,甘願以150萬美元底薪加盟的West談起。

    David West

     

    West絕對不是小咖,但是他到馬刺將扮演生涯所陌生的替補角色,視臨場狀況而定來支援DuncanLA12,大家都好奇他捨棄1100萬美元之頭殼可能有「洞」的動機,但是West卻大談「有捨才有得」的哲理。

     

    West表示,渴望總冠軍,他渴望學習,這兩點他在溜馬已經「無感」了,來到馬刺,他竟然發現自己不自覺盯著Duncan看,他在Duncan身上看到所謂的偉大,年紀35歲的他,終於可以再度開口向39歲的Duncan38歲的Ginobili討教、請益,重拾上進的動力。

     

    馬刺需要West的穩健中距離、沙場經驗與強悍作風,尤其是在對付喜歡打小球的對手,看看West若打中鋒,配上強力前鋒Leonard,然後對手是勇士的Draymond GreenHarrison Barnes,我相信DuncanGinobili在場邊會看得津津有味!或是LA12DuncanWest隨機32,對付Draymond GreenAndrew Bogut雙人組,Popovich唯一會失守的應該是自己的嘴角。

     

    Boban Marjanovic

    馬刺今夏被活塞挖角走「人肉攪拌機」Aron Baynes,對球隊的功能性造成影響,還好他們國際球探報告做的好又棒,馬上簽下比610Baynes更大1號,來自塞爾維亞、身高達73吋、體重290Marjanovic補上,他那一對有如吸血鬼的耳朵已經讓美國球迷嚇得不寒而慓了,更何況他是當來「犧牲打」的功能性肌肉棒子。

     

    或許大家會質疑,在當今「小球」當道的NBA裡,像Marjanovic這種「恐龍」還有生存的空間嗎?別隊我不知道,但是馬刺補的不用懷疑,還是有像爵士「法國鐵塔」Rudy Gobert、活塞「汽車城猛男」Andre Drummond、鵜鶘「土耳其力士」Omer Asik、雷霆「紐西蘭毛利戰士」Steven Adam等的大傢伙要對抗,稍有不慎就會把LA12Duncan弄受傷,這時候當然就要靠Marjanovic上來「配」掉對手了。

     

    Ray McCallum

    馬刺今夏被暴龍挖角走「新加拿大後場一哥」Cory Joseph很痛,絕對不是從國王交易來McCallum可以彌補,但是有他和Mills一搭一唱,加減能將CoJo離隊的影響減至最低,尤其是在進攻方面,這2位將是不按牌理出牌的狙擊手,手感一來絕對轟得對手頭皮發麻。

     

    將升3年級的McCallum,號稱63吋,實際卻趨近6呎,不過他上季單場最高20分,就是227日出戰馬刺所創,那場比賽馬刺被他遠投近切搞得人仰馬翻,最後才以10796脫困贏球,像對付國王這種C段班球隊,或是比賽打到剩下圾垃時間,甚至是戰況陷僵局的時候,就是McCallum上來攪和、改變比賽節奏,替主力燒上場時間的最佳時機。

     

    Jonathon Simmons

    馬刺今夏還被國王挖走議大利射手Marco Belinelli,在這位置上馬上也補進Jonathon Simmons,他和Belineli是截然不同類型的球員,是時下最受歡迎的「3D潛力股,上來就是拼防守與埋伏定點偷襲3分球,而他的運動性勁爆,隊上唯一能和他尬彈性爆發力的大概只有Leonard

     

    Simmons是馬刺自家發展聯盟奧斯汀馬刺所培養的球員,當初當還是自費500美元參加奧斯汀的公開測試被錄用,然後在奧斯汀馬刺磨了2年,今年先受邀參加籃網在奧蘭多的夏季聯盟比賽,馬刺怕他打太好被籃網簽走,趕緊將他簽下來以免夜長夢多。

     

    Simmons接到簽約電話時,正在去夏季聯盟比賽的路上,然後他就掉頭回飯店,收拾行李飛到Las Vegas和馬刺夏季聯盟球隊會合,然後就和隊友聯手殺爆對手,幫助女教練Becky Hammon拿下夏季聯盟冠軍,他的功能性就是拼快、拼狠、拼防守,讓Danny GreenGinobili不用跟那些初出茅蘆的小伙子全場追、趕、跑、跳、碰。

     

    Kyle Anderson

    最後是Anderson這位馬刺去年首輪第30順位撿到的「怪胎」,綽號Slowmo(慢動作)的Anderson,去年選秀就是因動作慢到離譜而行情大跌才輪得到馬刺選,這種球員大概也只有馬刺會用,因為他有視野、傳球與籃球智商的功能性,必須用對時機與地方。

     

    Anderson今年夏季聯盟有破繭而出之勢,更能善用Slowmo的時間差,讓那些張牙舞爪的對手抓不到他的節奏,既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甚至還賠上犯規,當然相較於夏季聯盟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Anderson的時間差騙術必須要持進化,才能打出自己的功能性特色,讓馬刺用兵更添籌碼。

     

    看完新馬刺5唬,希望今年的馬刺在增添老、高、矮、快、慢5個驚奇元素後,能讓大家有更多不同的期待,並且打出不同的奪冠格局!

  • 如何進行中華男籃重建工程

    中華男籃在今年亞錦賽創下史上最差的第13名,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與其批評、責備、自怨自哀,倒不如思考接下來的重建工程比較實際,和幾位國內教練聊過後,以下是幾點可以思考的建言。

     

    由於是和教練溝通,所以從教練團改造談起,所有的教練都知道接中華隊是燙手山芋,打得好是應該,打不好則該死,但是再怎麼該死,還是要有人出來當替死鬼,就像是扮演這次「三哥」周俊三一肩扛起歷史「罪名」這樣壯烈。

     

    但是要當替死鬼,也要死得心服口服,要嘛就是找像Otis Hughley這樣的外籍教練,不然就是要像許晉哲這樣,可以延續性地帶完3年的中華隊,來執行他的籃球戰術與信念。

     

    找外教的原因有幾點,「外來的和尚會唸經」,球員比較能服氣,球員服氣才叫得動,叫得動才打得動,這是基本的。這裡不是要暗示老球員帶不動,而是老球員有老球員習慣的打法,你與其改變他們來套入你的籃球哲學,倒不如更深入了解他們,替他們打造能接受、能發揮的訓練計畫與戰術,這一點Hughley與許晉哲都做的不錯。

     

    Hughley去年帶中華隊拿下亞洲盃銀牌另一個關鍵就是年輕球員當家,Hughley告訴我:「年輕球員肯學肯拼,所以即使罵他們,也知道是為他們好,但是帶老球員不能這樣帶,我只會讓老球員做他們習慣做的事,只要這些事是合理的!」

     

    所以Hughley去年在亞洲盃可以在短時間貫徹他最拿手,也就是傳統的美式球風,強調防守第一,靠壓迫防守製造對手失誤與快速反擊得分機會,去年這批年輕的中華隊,有的是體力可以輪番上陣拼防守,加上又有健康無虞的「新台客」戴維斯(Quincy Davis)掌控制空權,所以他們辦到了。

     

    但是亞洲盃的等級並不如今年的亞錦賽,所以Hughley這一套靠壓迫防守建構的籃球哲學,是否經得起亞錦賽考驗還有待觀察,因為在亞錦賽的強權,球員的體能與防守強度都更強,球員的才華與執教的智慧更能左右勝敗,這樣一比下去,球隊的等級就高下立判。

     

    所以中華隊要做的就是找外籍教練,不然就是找國內教練專職,先不看初期成績,耐心賦予他兩到三年的時間來打造他所想要、所帶得動的球員陣容,而且這個教練團還需要有球團的資源來支持中華隊,以這樣的條件來看,可能只有璞園與富邦有這樣的財力與熱情。

     

    看完教練這部分,再來談球員吧!中華隊不管如何,都一定要有一位像戴維斯這樣有速度、有籃板與有防守的中鋒來坐鎮區,我的看法是戴維斯還能打,曾文鼎也有意願再打中華隊,加上台灣出生、不佔歸化名額205公分台美混血包提傑(T.J. Burke)今年在NAIAVanguard大學若能擺脫3度膝傷的陰影正常出賽的話,那麼有這3支身高都在204公分以上的中鋒,禁區戰力就能穩住基本盤了。

     

    中華隊真正頭痛的位置在4號強力前鋒上,其實看看亞洲列強,除了中鋒都逾205公分以外,4號位只需要200公分,但機動性要強,內線能扛、能打是一定的,若外線還能投就吃香了,也就是第2高度並不用太高,但至少要200公分且能跑、能跳、能打,就是一個靠5號、4號球員機動性與速度來彌補高度、對抗性不足的概念!

     

    偏偏中華隊若退了田壘後,這個位置的可能接班人都不足200公分,像是也打過亞錦賽的周柏臣、今年中華隊培訓的周伯勳、去年亞洲盃的陳冠全、林郅為、陳孝榮、胡瓏貿與亞洲盃培訓的林耀宗等,都是介於194198公分之間,而且功能性不一,最能攻守兼備的胡瓏貿則是最矮194公分,只能扮演34號角色,而非正職4號。

     

    但是沒200公分,中華隊的重建工程還是要持續進行,國內教練都一致希望林郅為可以扛下這重任,因為他的身材條件與攻守技巧都有潛力,有朝「田壘接班人」邁進,只是過去一年進步幅度未如預期,在此之前還是要借重周柏臣與周伯勳,然後希望像金酒李家瑞、台啤吳怡斌等號稱200公分的長人潛力股也可以冒出頭來。

     

    中華隊「4號荒」就要靠蔡文誠與胡瓏貿這樣的34號球員來彌補,所以在功能性上這兩人也絕對是中華隊未來成員之一,然後就是寄望今年SBL選秀的施顏宗、蕭順議、楊興治、林任鴻等人,也可以磨練出扮演這種34號功能性球員的潛力。

     

    23號球員是中華隊最不缺的,但是都沒有像「野獸」林志傑這種等級的一哥領袖,劉錚很棒,他在今年亞錦賽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國際賽,但是他還要學習領袖學分,外加林志傑出色的「攻勢發動機」角色,劉錚目前還只是得分箭頭,難以像林志傑這樣穿針引線。

     

    目前國內最能兼俱投、切、傳能力於一身大概就只有達欣周儀翔,台啤的呂奇旻也能勉強算是,但是周儀翔的身材與對抗性比較符合國際賽的23號鋒衛搖擺人的規格,呂奇旻則要定位在12號雙能衛比較不會吃虧。

     

    周儀翔經過上季SBL「新人王」的歷練,今年打瓊斯盃的進步有目共睹,未來要再加強的就是穩定性與領袖能力,如何像林志傑這樣可以藉球技服人,並靠霸氣來帶領隊友,同時再強化運球基本動作、減少失誤,都是他要再努力之處。

     

    中華隊的23號也不能忘記「噴射機」張宗憲,待我們的「黃金世代」全退役後,擁有7年中華隊實戰資歷的張宗憲,算是國際賽經驗最豐富的了,即使不能像劉錚或周儀翔擔綱先發角色,但是替補有他扮演「最佳第6人」角色,上來就是砍分、改變比賽節奏、帶動進攻爆力,這樣的功能性還是鮮少有人能取代,且是國際賽必須配備的狙擊手。

     

    中華隊1號位的問題僅次於4號位,如果洪志善還想打,當然是很好,但是放眼未來,國內教練全都把接班希望放在今年升上大4的旅美陳盈駿,去年已代表中華隊出征亞洲盃,只要今年在美國大學男籃第2級持續進步,未來絕對是中華隊先發控衛不二人選。

     

    至於替補控衛,今年獲選中華隊培訓的蔣淯安,個頭雖小,但是像「溪湖」陳世杰一樣,小歸小,改變比賽節奏的功能性依舊不容忽視,另外像是身材較好的璞園彭俊諺、裕隆新秀柯旻豪與金酒林韋翰,當然也是培訓人選與替補控衛稱職人選。

     

    最後是射手的問題!國際賽說穿了,只要籃下站著210以上的長人不動如山,在切入難上加難情況下,就是比外線取分、拼防守減少失分了!中華隊今年在亞錦賽的外線作戰能力不是當機,就是穩定性欠佳,所以呂政儒、楊敬敏不退役當然最好,像台銀陳順詳、金酒簡偉儒等射手,也要審慎考慮他們的功能性。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要提華裔陳山眉與台裔林書緯也值得徵召培訓,他們的身手當然沒問題,但是身份與意願則沒那麼樂觀,在美國出生且是混血的陳山眉勢必要佔歸化球員名額,林書緯和他哥哥林書豪一樣,不能勉強他們打中華隊,都可能被迫割愛。

     

    中華隊實力絕對勝過今年帳面上的第13名,但是現在再怎麼幹聲不絕、長噓短嘆都無濟於事,重建工程刻不容緩,球員也就這些人了,未來國際賽還是要打,該是全員動員起來的時刻了,先從重組教練團先做起,一步一步來,否則只會再重蹈「長沙慘案」覆轍!

     

    AK9O3064

    (台灣NIKE提供)

  • 張宗憲正在步向陳信安後塵

    請記住,你、我可能都是當年那位鼓勵「小飛人」張宗憲向「飛人」陳信安看齊,挑戰自己的旅外籃球夢想的人,但是當張宗憲旅外碰上瓶頸時,回過頭來思考重返台灣籃壇發展的可能性時,我們非但未向當年一樣鼓勵他,或是拉他一把,甚至對他說:「Ouch!孩子,對不起,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為自己的下場負責,回來就是要守規則,我們不會替你搞特例!」

     

    我再次重申,我沒有要替張宗憲請願在SBL設「張宗憲條款」,我也不是什麼「喊水會結凍」大人物,我也不是寫寫專欄就能撼動SBL所以的體制與規矩的人,但是我誠心的請大家思考,張宗憲是不是已經在步向陳信安的後塵,陳信安這位曾經可以是台灣籃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最後卻只在2012-132013-14年球季各只在SBL出賽1場比賽情況下遺憾高掛球鞋。

     

    陳信安是我們台灣籃球史上最偉大的旅外先驅,卻也是死得最慘的烈士,但是由於他的勇敢追夢,不僅開拓台灣籃球的視野,也讓在他之後的後進,能夠追隨他的腳步,謹記當年他慘痛的旅外拓荒經驗,勇於踏出旅外這一步,讓自己在旅外路上走得更有信心、更順利。

     

    陳信安的旅外「烈士史」不用再多提,2002年挑戰NBA國王季前訓練營,落得被台灣籃協祭出國家隊「球監」的下場,但接下來田壘再去挑戰NBA都沒事了,國家隊還能請假;2008年挑戰中國CBA,被祭出「陳信安條款」不准放行,但隔年「野獸」林志傑去挑戰CBA卻准了,陳信安雖然也去了,但因打國家隊渾身是傷,身價從先前3100萬美元跌到只剩3年不到30萬美元,然後只打2年就回SBL了。

     

    中華陳信安(右)菲律賓提優(左)

    ★陳信安是旅外壯烈成仁的「典範」

     

    當年,我將過去見證陳信安挑戰NBA所遇到的障礙全都告訴張宗憲,要他在踏上旅外之路前想清楚,必須克服那些難關,如果沒有這樣的勇氣,沒有吃苦的決心,就留在國內發展,當時桀傲不馴的張宗憲就在自尊心與自信心驅使下踏上旅外之路,將前輩所遇到的最大語言障礙、溝通不良問題都克服了,接受完夏威夷楊百翰大學4年完整大學籃球教育洗禮。

     

    然後更重要的,也是我們台灣籃協眼中唯一「關切」的國家隊義務也都顧到了,2009年張宗憲才結束大一球季,就「破格」從光華隊被拉上中華隊,並在當年中國天津亞錦賽一戰成名,成為台灣男籃史上首位既是菜鳥,又是替補的全隊得分王,那一年台灣男籃拿下繼1999年以來「純本土」最佳的第5名!從那1年起,張宗憲沒有缺席過國家隊徵召,但是卻在2013年、2014年都以受傷收場,黯然從國家隊退出。

     

    今年張宗憲在沒有CBA合約情況下,先去PBA菲律賓職籃打工賺錢,然後接著盡國家隊義務,甘冒打國家隊可能再次受傷,加上合約沒有著落雙重風險情況下,只是探尋回來SBL的發展的可能性,還不是像陳信安當年一樣有種地的衝撞台灣籃球窠臼不合時宜的體制,所得到的答案卻是「此例不可開,一切照規矩來!」

     

    中華張宗憲(後)菲律賓萊斯特(前)

    ★張宗憲旅外之路也步向陳信安後塵

     

    從這次事件中,我感覺張宗憲在步向當年陳信安的後塵,所以我要呼籲,我們是不是該思考現在正在旅外,今年已經升上大四,明年就即將畢業的胡瓏貿與陳盈駿,當年我們鼓勵他向張宗憲看齊,從美國大學男籃先挑戰起,破除言語隔閡,再來吸取所想要的美式籃球球技與經驗,他們都做到了,也都在能盡國家隊義務情況下回來打瓊斯盃、亞洲盃,替台灣籃球貢獻旅外所學與對籃球的熱情,是不是會落得像張宗憲的下場?

     

    OK,現在明年這兩位旅外好手要畢業了,如果能直上NBA最好,但是若不能的話,你會希望他們就回到SBL嗎?還是去挑戰更符合他們當初旅外所嚮往更偉大的籃球夢想!沒有NBA,那麼試試亞洲,甚至歐洲聯賽,是不是都更好一點?台灣永遠都是他們的家,SBL也永遠都有他們一席之地,這絕對不是把SBL當備胎、瞧不起SBL的意思,而是都已經旅外、吃苦這麼多年了,不是就是要追求更上一層樓的挑戰嗎?

     

    好了,若這兩位旅外好手真的找到比SBL更好的職籃聯賽去打拼、去賺錢,然後季外也都守規矩「加班」打國家隊盡義務,也都拿到比SBL更優沃的薪水,但是35年後像張宗憲這樣在旅外遇上瓶頸,必須思考回打SBL的可能性,我不希望我們再像對待張宗憲一樣,告訴他們:「Ouch!孩子,對不起,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為自己的下場負責,回來就是要守規則,加入SBL選秀,從國手級新秀最高待遇月薪10萬打起,我們不會替你搞特例!」

     

    當然,這兩位球員也很有可能對SBL充滿了熱情,旅外的目的就是要回來台灣,不僅要為國家隊盡義務,更想在SBL進一步貢獻旅美所學,畢業後就迫不及待要回來,如果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偉大的籃球情操,說真的我們必須為這兩位旅外球員「破例」,選秀可以照選,但是月薪方面絕對要從優處理!

     

    SBL都能為華裔球員開特例自由選擇球隊了,為旅外球員在努力與辛苦過後回到SBL多點「優惠」方案,是有這麼「天理難容」嗎?還是華裔球員因為從小就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努力與吃苦,我們台灣囝仔只是去「過水」努力與吃苦幾年,不成比例,所以不夠享受「特例」的程度?記住,我們會鼓勵台灣囝仔旅外,就是台灣籃球環境並不好,他們若能出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對自己與對台灣籃球都好。

     

    如果SBL真的要堅守體制與規矩的話,那就不要再拿「追夢」這一套來騙我們的小孩子去旅外了,像是3年前國中畢業就更帶種去旅外的吳永盛,還有他那些一樣帶種去旅外的金華國中學弟們,不然就是告知他們一清二楚:「有夢最美,旅外OK,返台從嚴,依法照辦!」

     

    台灣籃球需要旅外追夢的籃球勇者,但是不需要旅外壯烈成仁的籃球烈士,有一位陳信安已經付出慘痛代價了,現在若真的再賠上張宗憲也夠了,在鼓勵孩子們旅外追夢之際,也多幫他們的後路多著想點吧,不然夢醒時分後是很殘酷的,真的要長大後的孩子們自己去面對與承受嗎?

     

    旅美三少

    ★不要讓我們旅外三少日後也成為旅外烈士

  • SBL「張宗憲條款」是在演那齣?

    正當台灣男籃在備戰923中國長沙亞錦賽之際,竟跑出個SBL「張宗憲條款」出來搏版面,2009年起即披台灣隊戰袍的張宗憲,在台灣籃壇還算得上一咖,也引來媒體與球迷的關注,那麼到底「張宗憲條款」是在演那齣?

     

    這個事件的源由應該是,過去2年都征戰中國CBA的張宗憲,由於現階段並無CBA合約,所以就有熱心人士「投石問路」去問台灣籃協,是否可以不需要透過SBL年度選秀,讓張宗憲可以有較大自由空間可以選擇加盟所想要加入的SBL球隊。

     

    SBL某支求才若渴的球隊,也的確有和張宗憲接觸,探尋他是否有可能回SBL發展,張宗憲在沒有合約情況下,當然對此抱持「意者可洽」的開放態度,然後這支球隊也向籃協探尋是否可以有所謂的「張宗憲條款」來網羅他,而不需要透過SBL年度選秀。

     

    這個議題在昨天的SBL例行領隊會議上被拿出來討論,當那支想網羅張宗憲的球隊提出「張宗憲條款」議題後,馬上就有球隊跳出來「打槍」,然後又有幾支球隊跟著附和,所以最後結論就是「此例不可開」,SBL不會有所謂的「張宗憲條款」,往後也不傾向有類似的條款,一律支持現行SBL選秀制度是加入SBL唯一辦法。

     

    對於領隊會議的決議,人在台灣男籃集訓,積極備戰亞錦賽的張宗憲,心平氣和表示:「我尊重領隊會議的決議,我目前專注在幫助國家隊在亞錦賽拿下好成績,未來動向待亞錦賽結束後再來想吧。」

     

    張宗憲透露,回CBA仍是他最主要方向,也不排除重回2007-08年的歐洲聯賽戰場,他和昔日德國聯賽的教練仍有連絡,過去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學長在歐洲也可以牽線,SBL不會是唯一選項,不過他也說:「到歐洲打是個嚴苛的挑戰,雖然賺得錢比台灣多,但仍是辛苦錢。」

     

    由於張宗憲並未報名915SBL年度選秀,所以張宗憲也確定無法在SBL新球季登場,對於SBL是否能有更具「彈性」的加盟辦法,張宗憲未諱言表示:「我當然希望有啊,我打了那麼多年的國家隊,也已經26歲,再和那些2021歲的球員一起選秀好像怪怪的。」

     

    我沒有要偏袒任何一方,但是有個方向可以提供大家思考,張宗憲過去2年在中國CBA年薪都逾500萬台幣,若照規矩投入SBL選秀,還拿不到「規定」的最高待遇月薪12萬台幣,而是只能比照國際賽(非瓊斯盃)國手級新秀最高待遇10萬,要是你是張宗憲的話,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SBL現行最新選秀規則第11條「附則」第1點:經選秀程序被挑選之球員,必須依期(一個月內)向該遴選球隊報到(球隊必須將簽署合約書送一份至本會備查)、參加訓練,如未依期報到或拒絕報到者,未來也不得參加新人選秀。若該球員決定再參加SBL,仍必須向最初挑選的球隊報到參加該球隊之活動至少三年,才可成自由球員

     

    某支跳出來反對「張宗憲條款」的球隊,就是看準這一點,反正老子有的是高順位的選秀權可以用,一旦你張宗憲參加選秀,我就賭一把選你,不管你今年是否繼續打CBA,明年是否再打CBA,後年還是繼續打CBA,反正總有一天你回SBL,就是要幫老子打,老子就一切按照規矩來不想多花錢,國手級新秀最高待遇月薪10萬簽你3年,其他的事打完3年後再來說。

     

    而那支提出「張宗憲條款」想法的球隊,就是擺明老子有錢,若「張宗憲條款」成立,老子就用錢砸張宗憲,管他什麼SBL頂薪月薪12萬台幣,或是國手級新秀最高待遇月薪10萬台幣,反正老子出手砸錢就是要贏其他球隊,絕對可以將張宗憲網羅到手。

     

    這就是國內目前SBL球隊團隊薪資結構不能說的秘密,有的按照規矩來,就是支領月薪打死,有的也是按照規矩,但靠「簽約金」來彌補,或是所謂的「暗盤」,同樣頂薪12萬台幣簽3年,若再加個300萬簽約金然後分3年攤,這樣下來「支領月薪打死」與「支領月薪再加簽約金」是144萬台幣與244萬台幣的差別。

     

    如果你是站在球團的立場,想怎麼做都有人支持,依法行事也都不會錯,但是你若站在球員的立場,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如果挑走你的SBL球隊是肯砸錢、肯加碼的,那是你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若是選走你的SBL球隊是一切「照規矩」來的,那你只能怪上輩子紙錢燒得不夠!但是只出得香蕉的球隊,只能委曲球迷看球員像XX在打球!

     

    SBL過去一線球星,從「野獸」林志傑起,已經都出走西進中國CBA打球了,林志傑一打就是6年了,收入34000萬台幣跑不掉;去年年逾30歲的「老俠」田壘終於從不符身價的SBL合約解套,到中國CBA爽賺1年抵SBL窮忙23年的人民幣,人往高處爬、往錢多跑天經地義,看看在這股「西進潮」後,SBL還剩那些上得了檯面的指標球星?

     

    如何留住這些指標球星讓SBL更有看頭,或是讓SBL潛力新星不會只是把SBL當成「CBA發展聯盟」,錢是不是最現實,但也最有效的改變之道?我相信,在CBA能拿500萬台幣的球員,只要SBL出得起8400萬台幣,甚至7350萬台幣,相信就有辦法留住球員「驛動的心」,因為「家」是無可取代的地方。

     

    我很期待在那些在CBA打拼的球星,尤其是林志傑,能在走完和中國CBA浙江廣廈所剩2年合約後,再回到SBL舞台風光謝幕,但是我們SBL出得起什麼薪水來讓林志傑在SBL退休!想到這裡,我想林志傑只要在CBA還能賺就繼續賺吧,不用回來打心酸的。

     

    張宗憲也必須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因為他沒報名今年SBL選秀,台灣已經沒有他的退路了,他必須再次收起行囊到異鄉打拼,他自己也看得很開說:「少了1個機會,就再找1個機會吧,結束今年中國CBA球季,我曾覺得可以走的路愈走愈窄,但是就冒出個去PBA菲律賓職籃打球機會,所以就是往好地方想吧!」

     

    從新榮高中畢業後,張宗憲就先到德國打青年隊聯賽,接著到夏威夷楊百翰大學接受4年完整美式籃球教育,畢業當年我和他有個半開玩笑的約定,我告訴他:「30歲以前,我若在台灣看到你打聯賽,我會很失望的!」希望這個約定不會跳票,反正未來這一年台灣是沒他容身之地,再次備妥燃料、點燃噴射引擎,像Jet一樣開啟另一段籃球之旅吧!

     

    我更希望不會有像張宗憲這樣的例子與球員再次出現,因為你們為台灣籃球盡一分心盡一分力,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往往不會知道台灣籃球能給你們什麼驚奇,加油也保重了!

    中華隊張宗憲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24年5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