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u19

在 03-04-2011, 12:12 下午 由 rumomo 發表.第 64 篇回覆.
第 2/5 頁 (共 65 項)   < 前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2-18-2011, 5:02 下午 365355 in reply to 365313

    Re: u19

    請問U19會有轉播嗎??雖然應該會看到中華隊被電爆,但還是覺得這些球員很了不起 ^ ^!!

    fat...fat...fat...

  •  02-18-2011, 5:35 下午 365367 in reply to 365313

    • kk23800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2-28-2016, 5:27 上午 kk23800
    • Not Ranked
    • 加入於 07-13-2006
    • 圓球地下城市
    • 高中校隊

    Re: u19

    其實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同組這三隊,基本上身高並沒有高出中華隊太多,我查了一下這三隊最高的大約都在205cm左右,但是問題是在於身體對抗性相差太大,中華隊的壓迫防守究竟能有多少效果?我是覺得中華青年隊出國前最好和到時備戰亞錦賽的中華隊多打個幾場練習賽會比較適應。突然想起小象李雲翔曾經分享過他以前去打U-23世錦賽的經驗,說碰到身材高大的歐美球隊,你說本來想以快制高,結果人家西班牙隊205公分的比你還快,這要怎麼打?只有被慘電的份了。


    圓球城市歡迎您的加入
  •  02-18-2011, 8:49 下午 365386 in reply to 365367

    Re: u19

    kk23800:

    其實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同組這三隊,基本上身高並沒有高出中華隊太多,我查了一下這三隊最高的大約都在205cm左右,但是問題是在於身體對抗性相差太大,中華隊的壓迫防守究竟能有多少效果?我是覺得中華青年隊出國前最好和到時備戰亞錦賽的中華隊多打個幾場練習賽會比較適應。突然想起小象李雲翔曾經分享過他以前去打U-23世錦賽的經驗,說碰到身材高大的歐美球隊,你說本來想以快制高,結果人家西班牙隊205公分的比你還快,這要怎麼打?只有被慘電的份了。

    看身高不能只看絕對高度

    事實上 每次大多數世青賽最好的長人高度大概都是在6呎9~6呎10上下

    包含前兩屆的MVP Milan Macvan和Mario Delas(都是來自塞爾維亞)

    03年的MVP Andrew Bogut  當時高度大概也是在大概6呎10吋未滿

    像今年立陶宛Jonas Valanciunas 這種近7呎的類型 其實並不多見

     

    看起來中華隊身高劣勢不大?

    錯了,中華隊身高最嚴重的劣勢不是只有在禁區

    歐洲球隊雖然絕對高度不嚇人,但他們可能3~5號身高都差不多

    SF少有低於6呎5,SG少有低於6呎4  甚至歐洲這個階段也出過不少6呎5上下的雙能衛

    身高劣勢是幾乎每個位置都少了對手3.4吋以上 對方經驗和平時訓練強度又遠優於亞洲國家

    這是亞洲國家在U18青年賽對到歐洲國家比成年隊更是一勝難求的主因

    據說中華隊這次集訓時間有兩個月左右

    我是希望中華隊這次要拉高平均高度

    五號高度提升到197.198上下 四號196 三號190 二號也要接近190 

    就算比對手矮 也不能差太多

    不然光是以快制高,壓迫防守這些招式能學到多少經驗? 我很懷疑

     

  •  02-19-2011, 12:16 上午 365427 in reply to 365386

    • yjlin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8-01-2012, 8:31 下午 yjlin
    • Top 20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1-31-2011
    • 김일성종합대학
    • 大學校隊

    Re: u19

    看到報導黃萬隆教練的說法就是要拚速度和防守。 

    感性上當然是希望「壓迫防守+以快制高」能打出不錯的比賽內容,但理性的預測這次能學習到應該只是再次印證李雲翔的過往經驗而已。

    而且已經到了國際頂級賽事,當實力有相當的差距時,恐怕節奏一拉快的結果是加速分差的擴大,

    更別說在一般情況下分組預賽對手是不會留情的,應該會想把勝分拉開到最大。

    希望這群年輕人出去後信心別被打垮,而是開拓視野產生積極正面的思考,

    身高方面自己能控制的因素太少,但身體對抗性總是能練起來,

    以後別學老大哥撞不贏就乾脆開始飆外線,最後連籃板球都忘了怎麼搶。

     

     

  •  02-19-2011, 11:06 上午 365491 in reply to 365427

    Re: u19

    其实篮球里面的“高”和“快”确实是有很多内容在里面的。。 而中华台北希望在U19上有所作为应该还是在培育自己的优势方面形成更多的对抗砝码。

    例如高:首先就包括球员的身高,而这个身高就包括球员的平均身高和绝对身高,前者可形成每一点的对位优势,而后一点可能形成绝对的对位优势;第二个就是球员的控制高度,这个包括球员的弹跳弹速以及臂展而形成的控制高度,因为篮球大多数的球都在空中,特别是篮下的球权争夺,所以弹跳弹速带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超过了第一点;第三个是球员的技术风格形成的高度,这个就是球员的技术成型度和先进程度了,比如中锋C的高举高打习惯,防守时的习惯扬手习惯、策应时卡位形成的对位高度技术习惯、投篮时的一些直臂抛投和时间差形成的高度习惯等等。。。

    而说到快这一点更加是包容万象了。首先是每位球员自身人的速度,这个包括移动速度、脚步防守速度、出手速度等等各方面的速度;而第二点则是球场上球的速度,球的速度包括球的转移分配速度、球的处理速度、发动和形成战术的速度等等关于球方面的速度;最后一点则是人球结合的速度,第一点大多数是人的天赋方面,第二点大多是技战术方面,而最后一点则是两者兼顾。 人球结合程度往往也反映了一个球员的发展高度和天赋状况,如人球结合的快速带球技术、人球结合的突破技术、人球结合的精确快速处理球的能力。。

    所以中华台北无论高和快如果能在和其他队较量时有更多的相对优势砝码,那么比赛也将会有了更多的胜算了。。就我观察的中华台北,对位突尼斯、埃及这些队伍是有很多胜算的,而即便加拿大这些队伍也可以打出自己的一些东西,毕竟对于年轻和成长中的球员来说,技术上的成长和心态上的成熟才是最重要的。。。


    理想永远是点缀在现实中的明珠~
  •  02-21-2011, 12:01 上午 365776 in reply to 365367

    Re: u19

    我覺得版友們有幾點都說得很對:

    1. 想以快制高? 可是對方不僅比你高 還可能跟你一樣快或比你快喔

    2. 表面上高度是只輸一點, 可是真正在籃球場上具影響力的應該是「摸高」和「跳高」, 應該沒人是用頭蓋火鍋吧? 當然是用手。所以可能身高只高了5公分,實際上摸高卻可能差到15公分, 歐美籃球員手比較長這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3. 只看最高的球員也不準。拿成人級中華隊對戰西亞球隊來說, 雖然對方場上可能只有一個205以上的球員, 然後我們也派上204公分的曾文鼎, 但為什麼每次中華隊感受到的禁區壓力總是那麼大呢? 那是因為對方絕對不只贏在中鋒身高, 很可能是從得分後衛開始身高都贏我們。你說李學林去到大陸一樣身高劣勢, 但你總得想, 輸身高也只輸他那點, 其他位置還沒輸呢。但如果是中華隊的國際賽, 五個位置身高都輸, 這才叫慘上加慘。伊朗隊控衛卡瑞尼近年愈打愈好, 我們與之對位的李學林身高已經輸了, 我們裡面補防的球員身高也輸對方禁區球員, 補防能力根本有限, 所以去年中華隊被卡瑞尼打進很多球... 不意外。

    我曾經說過, NBA各隊的平均身高其實很接近, http://www.nba.com/news/survey_height_2007.html 顯示, 最矮6呎6.07吋, 最高6呎7.77吋, 差距大約4.32公分, 但是亞洲國際賽平均身高高中華隊4公分以上的球隊一堆....你就真正明白 中鋒身高輸不是身材劣勢, 五個位置身高都輸 那才叫身材劣勢!! 所以常常身高敬陪末座的中華和日本隊, 戰績難以打進四強, 也是相當不意外的事情啊。

    同樣我們的青年隊小弟弟們也可能會遇到這個問題.... 五個位置至少矮三個, 五個全都比較矮也非常可能。然後禁區被狂吃、進攻籃板被對方搶爽爽的戲碼將會上演....尤其對方也是小弟弟, 投籃也可能沒那麼準, 所以更可能會去狂吃禁區。

    不過我覺得這已經是算理想的狀況了, 我現在只怕一件事: 中華隊一直被歐美球隊嚴密防守守下, 甚至被斷後場, 然後對方一直快攻, 那根本也不要說防守了, 因為你連回防都來不及。

    李雲光在某一年帶中華隊打中國時, 刻意採取放慢節奏的打法, 結果果然輸的不至於太難看。不知黃萬隆是否也會考慮「少輸為贏」呢?

  •  02-21-2011, 1:04 上午 365794 in reply to 365776

    Re: u19

    前面的各位想太多了
    先發名單預測
    黃柏偉 簡肇熠 陳順 范士恩  胡瓏貿
    替補名單  余煜祥 潘彥廷 劉東元  等(省略
    正確率超過8成  
    比賽目標內容:主打防守  抓澳洲


     抓澳洲  那亞青怎麼不抓大陸隊

    看來國內教練的國際觀究竟...  是啥? 能吃嗎

    反正靠著防守 我們鬆糕連夢幻隊都守的下來


    姚明分析2014中国男篮亚运会失利
    我们经常在说一句话叫防守赢得冠军,这句话没错,但我要在这句话之前加一句:在赢得冠军之前你需要干什么,在你走到决赛之前你需要靠的还是进攻。
    任何运动的发展都是进攻带来的,防守你防得再好,零比零打平进加时,但篮球需要靠最后得分压过别人才能取得胜利,防守应该作为进攻的补充加入进去,而不能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  02-21-2011, 3:45 上午 365805 in reply to 365776

    Re: u19

    ec75413:

    同樣我們的青年隊小弟弟們也可能會遇到這個問題.... 五個位置至少矮三個, 五個全都比較矮也非常可能。然後禁區被狂吃、進攻籃板被對方搶爽爽的戲碼將會上演....尤其對方也是小弟弟, 投籃也可能沒那麼準, 所以更可能會去狂吃禁區。

    不過我覺得這已經是算理想的狀況了, 我現在只怕一件事: 中華隊一直被歐美球隊嚴密防守守下, 甚至被斷後場, 然後對方一直快攻, 那根本也不要說防守了, 因為你連回防都來不及。

    李雲光在某一年帶中華隊打中國時, 刻意採取放慢節奏的打法, 結果果然輸的不至於太難看。不知黃萬隆是否也會考慮「少輸為贏」呢?

    中華隊五個球員通通比對方矮是很正常的  在亞洲五個位置通通輸人已經是不意外的事

    何況走到世界級?

    這個階段和歐美真正差距是對抗強度,以及大賽經驗

    這些差距比身高和體型更無法彌補
  •  02-21-2011, 7:51 上午 365819 in reply to 365805

    Re: u19

    大家幫小朋友加油好了,期待的高度是不會有的,球員就擺在那裡,沒有辦法;至於用什麼策略,是輸多還是輸少,有沒有機會爆冷...這一切就讓萬隆兄去操煩吧!

    總之大家加油!

  •  02-21-2011, 2:30 下午 365887 in reply to 365794

    Re: u19

    = =

    妳是指說?黃萬隆當教練的時候嗎?呵呵..?

    是在反諷?還是我會錯意QQ

     

    U19的教練一定是他唷?還是說是看今年HBL冠軍的?

    希望教練別再選冠軍隊的教練了....整個偏心偏很大

      

     

     

  •  02-21-2011, 2:58 下午 365890 in reply to 364205

    • lkk1225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5-04-2014, 8:35 下午 lkk1225
    • Top 50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2-10-2011
    • 中部
    • 麥當勞高中明星

    Re: u19

    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一個很難得的國際一流賽事

    .國內球員很難再有別的機會遇到世界同年齡的高手

    改變球員的視野與氣度.或許更重要吧

    還有希望不要跟成人隊一樣.技術性放水.要每場都拼

    我相信黃萬隆帶的球隊會贏的尊重的


    朗哥
  •  02-21-2011, 3:15 下午 365894 in reply to 365887

    • 朱彥碩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5-28-2024, 11:35 上午 朱彥碩
    • Top 1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7-13-2006
    • 台灣台北
    • 籃球名人堂

    Re: u19

    a台北小城o:

    = =

    妳是指說?黃萬隆當教練的時候嗎?呵呵..?

    是在反諷?還是我會錯意QQ

     

    U19的教練一定是他唷?還是說是看今年HBL冠軍的?

    希望教練別再選冠軍隊的教練了....整個偏心偏很大

      

     

     

    不然怎麼選?

    世青隊的教練,一定就是他。他帶的隊,他用的人打進了世青賽,不滿的話也用你所謂的「用人公平」帶到世青賽去。

     


    我的新浪blog
    http://blog.sina.com.cn/twiverson
    我的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1666330110/

  •  02-21-2011, 3:59 下午 365903 in reply to 365887

    Re: u19

    a台北小城o:

    = =

    妳是指說?黃萬隆當教練的時候嗎?呵呵..?

    是在反諷?還是我會錯意QQ

     

    U19的教練一定是他唷?還是說是看今年HBL冠軍的?

    希望教練別再選冠軍隊的教練了....整個偏心偏很大

      

     

     

    我的理解是黃當教練,沒錯!

    沒有反諷,是很認真也很期待!

    所謂冠軍隊教練=國家隊教練是否偏心?

    我的看法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很清楚整個運作過程,

    事實上很多代表隊的主教練都要煩惱集訓的問題,

    領隊都要煩惱錢的問題,應該不是你想的~肥缺吧!

    而萬隆兄的部分,我蠻尊敬這位教練的,但是我尊重你的不同觀點(包括用人時間的問題),

    然而我也希望大家在網路上能有基本的尊重,在指名人(特別對方不是真正的公眾人物)的評論時,

    發言攻擊請慎重!謝謝!

  •  02-21-2011, 6:34 下午 365929 in reply to 365903

    • booboo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3-24-2020, 5:50 下午 booboo
    • Top 5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7-13-2006
    • 新竹
    • 籃球名人堂

    Re: u19

    我想要發酵一個討論。我想請問大家覺得黃教練應該採取什麼大原則來打這個比賽?

    目前看到的想法有:

    1, 以快制高。不過可能對方比你更快。然後輸一屁股。

    2, 節奏盡量打慢,縮小內線防守圈,少輸比分伺機而動。不過也可能節奏一慢更守不住賣高,又打不出快攻輸更多。

    3, 盡量選擇身高高一點的球員上場,可以拉近跟歐美球隊的身材劣勢。不過大概也提升不了多少,而且比較高的球員也不見得是球技最好,戰術執行力最佳的那幾個,這樣反而不是拿出最佳陣容,也可能輸更多。

     

      除了以上三種,我想應該還有其他想法,大家覺得怎麼作是對中華隊最好的方針?

     

      問我的話,我會想要黃教練包夾全場。我想跟一級強隊相比,我們技術輸,身高輸,連速度也不見的贏,但有兩件事情我覺得還有那麼一點機會可能比他們優秀,就是體力可能比較好,還有重心可能比較低。

      黃教練是一個很強調體力的教練,松山每一年的體力都是名列前矛的,他這幾年在比賽中的球員調度也很頻繁,而他本身對全場壓迫的戰術也頗有心得,我希望他把這些條件發揮到極致,務求拖垮對手的體力。如果對手連體力都比我們好,那,反正本來就會輸一屁股,結果也不會更差就是。

      另外就是,不管再厲害的後衛,面對比自己矮20公分以上的球員,在運球上都會有點壓力的,因此中華隊必須很努力對運球者作出干擾,讓對手想要運球推進都會感受到壓力。對,這也是矮個子唯一的防守優勢,跟上邊打體力戰的想法結合,這樣也可以更加速對手帶球過半場的體力消耗。

      我是覺得19歲的球員在處理籃球跟29歲在成熟度上一定會有差別的。當然我們家的球員跟已經進入歐美聯賽的他們經驗是比較欠缺,但如果把比賽打成爛仗,實力上的差別就有望會縮小,如果把比賽帶入求勝心上的較量的話,中華隊就可以看到這麼一點點小小勝機。

      我知道這都是紙上談兵啦!不過這也是籃球樂趣啊!聽聽看大家有什麼有趣的想法。 

     

     

  •  02-21-2011, 6:39 下午 365930 in reply to 365887

    Re: u19

    a台北小城o:

    = =

    妳是指說?黃萬隆當教練的時候嗎?呵呵..?

    是在反諷?還是我會錯意QQ

     

    U19的教練一定是他唷?還是說是看今年HBL冠軍的?

    希望教練別再選冠軍隊的教練了....整個偏心偏很大

     

    這種類型的短期杯賽

    教練選幾個自己熟悉的人選是很正常的

    例如過去07年田本玉選了吳宏興,胡喻證(被捨棄包含周柏臣,范錦城)

    09年 楊宜峰選進李家慶(被捨棄的包含邱金龍,周儀翔)

    只要被捨棄的不是選不可的人選,基本上是尚可接受的

    相較之下,去年選進的松山球員,絕對是可以接受的

    但今年是世青賽,我不認為過去的思維能夠繼續創造什麼奇蹟

    這次世青賽,據說集訓時間有兩個月以上

    我個人是希望在預算若是許可的情況下

    盡量選近20人左右的大名單(上屆U18的12人+本屆HBL打出來的球員)

    去年的陣容或許打打亞青還可以,但打到世青賽應該一勝難求

    至少呂冠廷,邱金龍,施顏宗,郭士修,楊興治,溫立煌,蕭順議這幾個球員高度上比較適合打到世青賽的層級

    施顏宗,胡瓏貿,李家慶,楊興治等人應該都有機會練到3.4號雙挑 這是未來幾個月加強的重點

    如果內線高度一定輸人 至少多放幾個可以衝搶籃板的3號

    185以下的SG除非準如過去陳慶閺,現在的吳松蔚這種等級 不然選進去也很尷尬

    不如多選幾個能切的三號球員

第 2/5 頁 (共 65 項)   < 前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